大批A股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上半年业绩,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
截至7月29日16:00,有158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17家同时披露业绩快报、半年报),其中700家预喜(预增、续盈、扭亏、略增),875家报忧(预减,续亏,首亏,略减),5家不确定,报喜率为44%。
还有83家公司披露了业绩快报、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各有57家。
对于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整体预期,有观点认为,全A中报盈利增速或触底回升;但也有观点认为,参考上半年工业企业盈利,预计中报业绩整体仍承压。
700家预喜,875家报忧
在披露业绩预告的1580家上市公司中,有438家续亏、433家预增、217家首亏、204家预减、193家扭亏、68家略增、16家略减、6家续盈、5家不确定。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预喜的公司中,电子(78家)、基础化工(60家)、机械设备(57家)、汽车(47家)、医药(44家)、电力设备(42家)等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前。
报忧的公司中,基础化工(72家)、医药生物(62家)、机械设备(55家)、计算机(54家)、房地产(53家)、电力设备(49家)等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前。
结合行业逻辑看中报预期,财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美岑团队分析称,上游涨价,中游、TMT、公用需求超预期,非银受益于市场行情向上。具体而言,上游原材料中基化、有色涨价明显;中游制造中,铁路装备受益于需求端客流增长+新线投产+既有线路加密,AI应用侧发力带动TMT各环节需求,板块整体受益;非银金融板块,上半年权益市场趋势向上,带动券商手续费收入高增预期。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向好率占比较高的行业主要有非银、有色金属、电子、农林牧渔、汽车、机械等。同时,非银、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环保、美容护理等板块业绩超预期占比相对较高。
从上市公司情况来看,预喜的700家公司中,有374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倍以上,其中29家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0倍以上。南方精工(002553.SZ)预计扭亏,净利润同比增长28647%~35784%,主要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贡献了绝大部份利润;华银电力(600744.SH)、三和管桩(003037.SZ)、华宏科技(002645.SZ)、先达股份(603086.SH)、容知日新(688768.SH)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在20倍~45倍之间。
875家报忧的上市公司中,635家预计业绩下滑,其中282家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倍,27家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超过10倍。*ST南置(002305.SZ)、ST晨鸣(000488.SZ)预计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12倍,中化国际(600500.SH)、光明地产(600708.SH)、华纺股份(600448.SH)、罗平锌电(002114.SZ)等12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降幅在20倍~79倍之间。
在83家披露业绩快报、半年报的公司中,上半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各有57家。有2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30%,6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倍,分别为智明达(688636.SH)、同洲电子(002052.SZ)、沃华医药(002107.SZ)、中科三环(000970.SZ)、神通科技(605228.SH)、药明康德(603259.SH)。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25家公司中,有9家同比降幅超过30%,其中,中盐化工(600328.SH)、惠城环保(300779.SZ)、博迈科(603727.SH)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80%,*ST四通(603838.SH)、海通发展(603162.SH)、保利发展(600048.SH)等6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在30%~80%之间。
中报业绩期对A股影响几何?
在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同时,券商也纷纷对A股业绩进行预测,并分析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期对市场的影响。
“需求不足导致营收增长乏力,但上市公司降本增效,叠加成本回落,全A中报盈利增速或触底回升。”李美岑团队预计,上半年全A/全A非金融营收同比分别下滑0.04%、0.13%,盈利同比分别增长4.74%、3.29%。单季度口径,预计二季度全A/全A非金融营收同比分别增长0.41%、0.33%,盈利同比分别增长5.07%、0.85%。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则认为,参考工业企业盈利,预计中报业绩整体仍承压。中报业绩增速预计较高或者改善幅度较大的几个方向主要有:高景气的TMT领域,半导体、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软件、游戏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制造领域,汽车、国防军工、自动化设备、电网设备等;消费服务领域,受益于政策催化的家用电器、家居用品,销售端改善的饰品、美容护理,农产品加工等。
业绩预告披露,往往会提供一个业绩区间。那么,市场如何交易这个宽幅区间,是否有“模糊”带来的超额收益?
对此,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团队认为,个股维度,宽幅预喜龙头在7月胜率与赔率均最高,但在8月后进行了切换/扩散,龙头相对收益小于行业整体;行业维度,业绩预告上下限幅度更宽的板块表现也更好。
“无论是预喜还是预忧的板块,都可以观察到大部分区间,龙头宽幅预告的行业整体走势更好,但这个超额的稳健性和幅度均不如个股,毕竟预告披露率有限,交易整体行业属于扩散逻辑。”吴开达团队称。
就中报业绩对A股市场的影响,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团队认为,今年中报业绩期政策和外部事件依然偏积极,A股短期继续震荡,结构性慢牛行情依旧。
邓利军团队的主要逻辑在于,一是短期政策和外部事件依然偏积极,估值处于中性水平;二是短期经济和盈利基本面处于弱修复趋势,其中已披露的A股中报业绩预告显示,盈利增速可能继续处于回升周期中;三是短期流动性依然维持宽松。
配置方面,李美岑团队建议,关注中报表现亮眼,且具备中长期逻辑的龙头化、国产化、全球化三大主线。当下“反内卷”去产能的背景下,龙头化主线表现或更优。
邓利军团队认为,短期继续均衡配置低估值蓝筹和成长行业,一是估值性价比和盈利增速可能较高的有色金属、电新、交运、建材、大金融等行业;二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传媒(游戏)、计算机(数字货币)、电子(消费电子)、通信(算力)、机器人、军工、创新药等。
“短期结构轮动中,科创已是相对滞涨的方向,可能有修复行情。主线行情休整阶段,非银金融和创新药是中期机会明确的方向,值得坚守。”申万宏源研究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称。
上一篇:半年度百强量化私募榜揭晓!稳博、阿巴马等领衔百亿! 2022量化私募排名 2020量化私募基金排行榜
下一篇:“三一系”捧出的德力佳要IPO!创始人夫妻上市前分红过亿 “三一系”捧出的德力佳要IPO!创始人夫妻上市前分红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