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7月18日电 (付健青)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连创纪录,火力发电企业业绩如何?
电力负荷刷新纪录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7月4日、7月7日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55亿千瓦。本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维持高位,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据介绍,近期全国多地电力负荷快速上升,入夏以来至16日中午,全国共有天津、冀北、河北南网、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河南、江西、辽宁、蒙东、陕西、四川、广东16个省级电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
从电力生产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5月份规上工业火电由降转增,同比增长1.2%;6月份虽然增速小幅放缓,但工业火电仍同比增长1.1%。
火电企业多数预增
今年上半年,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下探,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显著提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申万火力发电行业共有1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与上年同期相比,9家预增,1家减亏,2家下滑。
从增幅来看,华银电力同比增长3600%~4423%暂居榜首,豫能控股预计增长不低于321.57%、建投能源预计增长153.39%紧随其后;从数值来看,京能电力、上海电力分别预计净利润不低于18.28亿元、17.5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银电力目前并未正式披露业绩预告,而是在股价异常波动中提及,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8亿~2.2亿元(未经审计),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75亿~2.15亿元。
多数已经公告的上市公司也表示,成本下降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建投能源介绍,2025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整体较为宽松,价格中枢持续下移。公司进一步加强电热营销,优化燃料采购管理,同时公司采取多元化融资,合理调整融资结构,优化存量债务利率,降低资金成本,多措并举提升火电主业经营效益。
赣能股份称,业绩增长是公司所属火电厂本期燃料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导致;晋控电力指出公司燃料采购成本整体降低;豫能控股表示,发电成本下降,火电经营业绩好转。
机构看好盈利能力
随着电力运行进入高峰,煤炭价格或将出现反弹。
民生证券分析,当前供给减量明显且库存去化到位,实体用电需求转好加剧供需缺口,近日高温来袭,后续火电需求加速攀升或导致需求超预期上行。
不过,信达证券指出,伴随着加大电煤长协保供力度,电煤长协实际履约率有望边际上升,判断煤电企业的成本端较为可控。同时,煤电一体化企业依靠自有煤炭或高比例煤炭长协兑现的优势,有望在稳利润同时实现业绩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出台《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煤电机组容量电价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
华泰证券表示,容量电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保障了火电盈利与投产意愿。2023年来伴随煤价下跌,容量电价政策出台,火电盈利能力与盈利的稳定性大幅增强。根据统计,上半年煤电新增定标超过52GW,2025全年超过60GW-70GW概率较大,反映了火电企业作为业主方在项目核准后的开工意愿,有效保障了订单的落地确定性。
银河证券认为,目前煤电收入主要来自电能量市场,受煤价、电价影响较大,盈利能力易大幅波动;至2030年,随着煤电向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变,利用小时数逐渐走低,预计将有接近50%的收入来自容量补偿和辅助服务,其对于煤价、电价敏感性低,推动煤电盈利稳定性大幅提升。
光大证券也指出,全国的火电都将因此受益,尤其是风光装机容量高增、调节电源价值凸显的省份,以及火电电量电价具备压力的区域。(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