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造船央企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超50亿元!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贡献超八成 中国造船业2025年业绩 造船年盈利千亿的民企集团
创始人
2025-07-15 21:02:1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五大造船央企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重工(601989.SH)、中船防务(600685.SH)、中国动力(600482.SH)和中船科技(600072.SH)纷纷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五家造船央企预计归母净利润合计达50.2亿元至60.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合计达43亿元至49亿元,在五家造船央企中占比超80%,同比增长约121%至152%。这一亮眼的成绩不仅彰显我国造船业的强劲实力,更为全球造船市场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净利润超40亿元

7月11日,中国重工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亿元至1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对于业绩预增原因,中国重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交付的民船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营业收入相应增长,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同日,中国船舶也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亿元至31亿元之间,同比增加98.25%至119.49%。中国船舶表示,报告期内交付的民品船舶价格同比提升,建造成本管控得当,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预计净利润合计达43亿元至4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21%至152%。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上半年,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这得益于民船订单量价齐升,以及两家公司智能化改造、精益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缩短建造周期,增加交付量。同时,钢材价格下降、集中采购降低成本,订单结构向高附加值船型倾斜,LNG船、超大型油轮(VLCC)等占比提升,绿色船舶技术落地带来溢价。

7月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运作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重组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此次换股吸收合并作为A股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例,也为资本市场树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中船样板”。

二级市场上,近期,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股价均在震荡中上涨,截至7月15日收盘,两家公司市值分别为1518亿元和1051亿元,合计约为2569亿元。

造船市场持续繁荣

今年上半年,中船防务和中国动力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凭借其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成功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中船防务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6亿元—5.4亿元,同比增长213.25%—267.73%。公司表示,报告期内船舶产品收入及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产品毛利同比改善;同时联营企业经营业绩向好,参股公司分红水平提高,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中国动力日前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68.28%—141.9%;扣非净利润预计7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增长66.99%—150.49%。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柴油机动力、综合电力、化学动力、热气机动力、核动力(设备)等七类动力业务及机电配套业务。

对此,中国动力方面表示,上半年,公司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合同结算大幅增加,主要产品船用低速发动机的价格增长。公司深入贯彻“成本工程”,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此外,中船科技却预计其净利润出现亏损。其净利润亏损的原因以及后续应对措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7月14日晚间,中船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5.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亏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内,国内风电市场持续保持竞争激烈的态势,风力发电机组招标价格仍旧处于低位,公司主营业务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公司本期风机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导致风机销售毛利同比减少。同时公司实现风电场滚动开发,本期在营场站规模同比下降,发电收入及毛利同比减少,导致公司本期业绩同比增加亏损。

造船业引领全球

2024年,全球新造船市场迎来高潮,订单量高达2390艘,合计6555万修正总吨,这一数据创下了17年来的新高。然而,进入今年上半年,全球造船业的景气度却开始明显回落,这一转变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克拉克森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总量同比下降54%。具体来看,截至6月底,全球累计新接订单为647艘,约合19.38百万修正总吨(CGT),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2.58百万CGT和1788艘的规模。其中,中国船厂以10.04百万CGT、370艘的成绩位居首位,占据全球订单的52%。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近期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领先地位依旧稳固,但订单占比已较2024年的70%明显回落,标志着市场竞争格局正悄然变化。尽管新接订单数量锐减,全球新船交付总量却保持相对稳定。中国船厂交付量占比高达48%,韩国和日本分别为31%和13%,三国合计占据超九成市场份额。这一稳定交付格局,得益于此前年度积累的大量在手订单持续兑现。更重要的是,主流船厂在排产与产能管理上展现出强大的应对机制,交付节奏未因订单减少而大幅波动。面对市场变化,中国船厂正稳步前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华西证券分析,中国在本轮船舶制造周期中显著受益,各项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船舶制造国。中国船厂凭借成本优势、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及产能规模,展现出强大竞争力。自2021年起,订单结构逐步优化,高价值造船订单的交付显著提升了船企利润率。尽管受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但中国船厂优势依然显著,将继续获得外资船东青睐。展望未来,中国造船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市场份额。

“未来,我国造船业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国际市场空间。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我国造船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独家 | 美团快乐猴签约10店... 交流快乐猴,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美团做的硬折扣线下超...
读懂IPO|红星冷链的业绩“冷...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编辑|郑琳近年来,随着消费端...
租客又找麻烦了... 租客又找... 图: charlotte.ager 我最近在看一位澳洲华人写的博客,写得很好,不知不觉我把他七八年的...
罗马仕最新声明:召回服务长期有... 7月15日,@ROMOSS罗马仕发布最新声明: 亲爱的朋友: 近日,我们关注到网络上关于罗马仕的大量...
英伟达开盘涨出大半个AMD!黄... 受H20芯片即将恢复对华销售利好提振,当地时间7月15日美股开盘后,英伟达股价大涨超过3%,市值增加...
55亿良品铺子「卖身」,零食江...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包装和营销造就的高端故事已成往事,效率与价格正成为新赛点。作者 ...
英伟达、AMD股价开盘大涨,G... 美股周二开盘,AMD股价涨超8%,英伟达也涨超4%。消息面上,英伟达今日宣布将恢复AI芯片H20在中...
读懂IPO|剑桥科技业绩回弹后...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雷小艳编辑|郑琳7月15日,剑桥科...
金价上涨叠加产能扩张,黄金矿企... 尽管黄金市场近期跌宕起伏,但黄金矿企在今年上半年已是赚得盆满钵满。国内黄金企业近日密集发布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