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来吧
7月14日晚间,万科发布了一份简短的业绩预告。盈利能力或许跟大家猜想的没太大出入,反正就是没赚钱。
据公告:万科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00亿元-1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8.5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95亿元-115亿元。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尽管业绩亏损,但今年上半年万科销售回款能力还不错,销售收入691.1亿元,交付超4.5万套房源,销售回款率超100%。
虽说有项目做着,但毕竟房地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不可同日而语。况且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处理,亏损不可避免。
万科对此也深表歉意,称公司将全力以赴推进经营改善,持续为客户提供“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的轨道。
万科的上半年
上半年,致使万科亏损的有三点。
其一,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仍处低位。我们结合前文提及的万科交付量具体展开。
根据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第三方机构数据,2025年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11.8%,全口径销售额超千亿房企仅剩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
尽管万科以691.1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七,但同比去年还是下滑的,且远远低于招商蛇口和建发房产。
招商蛇口上半年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888.94亿元,建发房产上半年销售额为706.8亿元,可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倾斜。
其二,万科表示结合行业、市场和经营环境变化,考虑到业务风险敞口升高,新增计提了资产减值。
由于半年报还没出来,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资产减值的具体项目。但如果翻看2024年年报的话,可知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减值的重点。
2024年万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6亿元;计提信用损失准备264亿元,占全年减值总额的78.7%;投资性房地产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不过这部分占比较小。
其三,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这点从陆陆续续的新闻报道中,也能了解到。为了应对流动性压力,2023年万科就加速“瘦身健体”策略,通过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回笼资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大宗交易签约金额64.3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57.5亿元,并以盘活模式新增获取项目3个。
大宗资产交易虽然可以缓解短期现金流压力,但行情不好就得以折价方式卖资产。万科上半年的大宗交易主要涉及商业、办公、公寓等非住宅类资产,今年1月份,万科以12.92亿元向大股东深铁集团转让深圳红树湾项目49%投资收益权,交易价格低于历史投入成本。
今年2月份,万科以23.84亿元向领展房产基金转让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交易价格较估值打了七折左右。
是地就要拿?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依然处于一个深度的调整期之中,整体需求还未完全修复,资产估值也有下行的情况。
一边出售旧资产,一边还要补给新资源。今年上半年,万科选择先后于武汉、郑州、成都等多个城市补充项目资源。
2025年上半年,成都、武汉、郑州均通过产业升级、政策红利和区域辐射力实现人口净流入。尤其是成都,据统计,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就迈过2000万大关,成为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4座2000万级的超级城市,步入全国人口城市的“第一梯队”。
武汉、郑州也在进行产业迁移、升级。三个城市,是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有机构把三者列入新一线城市的范畴。
房地产不景气之时,可以折价卖资产,也可以低吸资产。万科通过参与武汉经开区、郑州中原区等地块的竞拍,以低成本获取核心区位资源。
在武汉,万科竞得武汉经开区地块楼面,价格仅6966元/㎡,而周边新房均价约14000元/㎡。
今年5月,万科联合体以底价5.28亿元竞得编号为郑政出〔2025〕5号(网)的地块。成交楼面价3934元/平方米,溢价率为0%,低于同区域历史成交水平。
万科在郑州、成都的项目均涉及城市更新。在郑州拿的这块地,根据出让文件,该地块的工程建设投资总额要求不低于45039万元,且需配建不超过2746.97平方米的安置房,此类房屋不得进入商品房一级市场销售。
万科选择进驻这些城市,一方面来看,可能是这类城市的发展潜力不错,所处地段也是核心区域。但如果结合用途,或许拿到它们之后的想象空间没那么大。
今年时不时会出现地王的新闻。只是,得到地王的东家不是万科。
7月14日,深圳土地市场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交易。在前海深港合作区核心的桂湾片区,一宗住宅用地吸引了12家实力雄厚的房企参与激烈竞拍。经过多轮角逐,该地块最终被招商蛇口旗下公司收入囊中,成交总价达21.55亿元,对应的楼面价更是高达84180元/平方米。
中指院深圳分院高级分析师孙红梅指出,该地块预计将开发为小高层产品,形成前海稀缺的低密度改善型社区。建发股份旗下的建发房产今年在杭州、成都等核心热点城市夺取多个单价地王,被业内称为新“地王收割机”。
相比万科,这类地王的竞得者,拿到了最热的资源。这些地段的商业价值,想必比万科来得更高。
持续输血
据DM查债通统计,2025年全年,万科共有16笔到期或行权的境内公开债,存续本金规模合计326.4亿元。
当前来看,万科的偿债在有序推进。目前万科公开债全部如期兑付,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万科获得了各类金融机构支持,加快债务风险化解。上半年合并报表范围内新增融资和再融资249亿元(不含股东借款);公司顺利完成164.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大股东深铁集团对万科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据公开信息计算,年内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超218亿元。此外,更有深圳铁对万科更是提供“造血式”的业务协同。万科与深铁上线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为商家配送货”的试点合作。
结语
各地房地产的支持政策依然在加速释放,2025年二季度,整体楼市延续“止跌回稳”弱复苏走势。下半年国家土地收储的市场预期在,叠加城市更新,供求两端的结合有望改善行业库存压力。
据克而瑞,今年第三季度是房企偿债高峰,到期规模约1600亿元。若销售市场长期低迷,已经实现债务重组的房企仍将面临债务再次违约。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