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帽”的青海春天,“保壳”之路不容乐观。
7月14日晚间,*ST春天(即青海春天)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96万元至138万元,而在去年同期,该公司归母净亏损为5986.99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与此同时,青海春天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为1.21亿元至1.26亿元,同比下降8.95%至12.65%。
根据青海春天方面解释,上半年营收预计同比下跌,主要是受市场环境变化和第二季度主营业务处于行业淡季影响所致,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主要是上半年内销售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平均毛利率和毛利额增加,同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减少所致。
青海春天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截图来源:企业公告)
不过,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注意到,相比第一季度的盈利,青海春天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或陷入亏损状态。今年第一季度,青海春天归母净利润为891.81万元。以此计算,青海春天第二季度的归母净亏损或为753.81万元至795.81万元。
虽然青海春天并未具体披露影响业绩的主要业务,但从其预告中部分表述来看,其处于第二季度淡季的主营业务,可能是该公司白酒产品听花酒。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重新营业”并且今年重回电商平台的听花酒受到各界关注,但实际上销量不佳。南都湾财社查阅电商平台了解到,公司旗舰店出售的750ml 听花酱香酒,全网销量合计10瓶,蓝标装750ml 听花酱香酒合计卖出两瓶,线上合计销售额约8.45万元。线下渠道方面,虽然听花酒线下旗舰店已恢复销售,不过具体销量不明,不过从青海春天相关业绩预告推断,听花酒上半年销售“遇冷”或可能是公司面临的困境。
业界分析认为,听花酒销售遇冷,一方面,其过高的定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在消费者心中,性价比仍是重要考量因素。另一方面,违规宣传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更重要的是,超高端白酒方面,茅台酒、五粮液和国窖1573等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听花酒尚不具备与这些产品竞争的能力;尤其今年5月17日“禁酒令”落地后,政务消费和部分商务消费场景的缩减和销售,进一步压低听花酒的销售。
当然,对于酒水消费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产品在线上销量低的情况,青海春天相关高管表达相对乐观的态度。
在此前青海证券业协会举办2025年青海辖区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上,青海春天董事会秘书陈定表示,今年5月,听花酒在电商平台恢复上架销售,“目前虽然销量不大,但持续有量。”
陈定进一步表示,近期包括“禁酒令”等条例,对其内对整个白酒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但白酒行业已经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消费结构转型,以商务和个人消费为主导,正在逐步构建抗风险能力,“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和行业情况择机推出新品”。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此前报道,由于去年营收、净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触及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红线,青海春天(当时已ST)于今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春天”。另外,由于2024年业绩预告数据未及时更正,也未向市场充分提示触及退市风险警示风险,青海春天以及部分高管,还在近期遭到上交所的公开谴责,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1条规定,若青海春天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分析意见认为,今年青海春天要成功“保壳”,仅留下盈利或营收超过3亿元两条路径。
为了留在资本市场,青海春天今年展开了多项“保壳”行动,该公司相关高管向媒体表示,今年青海春天已将摘星摘帽列为核心工作目标,在稳固主营业务基本盘的同时,持续推进业务多元化战略布局,“但最终能否成功摘星摘帽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将“保壳”希望押注在听花酒和传统的医疗健康外,青海春天还跨界至航空领域。
今年4月,由青海春天控股的上海昀翔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航空商务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机械设备租赁、航空运营支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根据青海春天方面披露,该子公司未来拟围绕民航器材贸易、维修、租赁等方向展开探索,目前该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启动销售资质的申报办理工作。
不过,要依靠新成立的航空业务“保壳”,现实而言存在一定难度。青海春天相关高管表示,航空业务具体经营规划正处于研讨和论证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同时,受行业政策动态调整、市场供需波动等因素影响,新业务发展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对于青海春天今年能否顺利“保壳”,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将持续关注。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上一篇:800亿华润啤酒!灵魂人物“隐退” 华润啤酒现任老板 华润啤酒前董事长
下一篇:上市券商半年度业绩喜报频传,券商ETF(159842)涨0.72%,锦龙股份涨近6% 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去年增长482.59% 上市证券公司2017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