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晚,是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的日子。
虽然数据并不完全,但已经能反映问题本质了。尽管今年上半年出现531抢装等因素的刺激,光伏主材企业上半年的业绩仍在进一步恶化,而不是好转或哪怕持平。光伏仅靠企业、行业的力量,已经难以自救!
首先说明一下A股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披露规则:
第一,7月15日,一般情况下是7月14日晚间,也包括7月15日盘前,是A股上市公司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最后时间窗口。
第二,只有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含原深市中小板),才有强制性的中报预告披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的任何一种——若公司预计半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扭亏为盈、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都应进行业绩预告。
第三,科创板、创业板企业为自愿公告,不作强制性要求。所以我们看到包括晶科、天合、大全、日升等众多光伏企业,虽然没有发布中期业绩预告,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发生上述三种情况的一种或几种。
01光伏,仍在ICU!
上周写奥特维、捷佳伟创、高测股份等企业减持的文章,赶碳号在标题中说,光伏刚刚抬出ICU,大股东就准备提桶跑路?有人在后台留言,光伏还在ICU啊。现在看,的确如此。
赶碳号选择的54家上市光伏企业进行分析,截稿前有24家公司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
这24家企业中包括14家主材企业,除横店东磁以外,13家主材企业无一例外全部亏损。横店东磁不具代表性。其在公告中披露,业绩变动主要得益于磁材产业、光伏全球化(美国市场)。
我们发现,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光伏四大环节的主材企业的亏损并没有收窄、持平,而是进一步恶化了。
在硅料环节,通威股份较去年同期亏损额进一步放大,但较今年一季度环比略有收窄。
通威在公告中表示,虽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公司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其中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节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稳定为公司贡献业绩;公司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就是说,关键时刻,饲料业务拉了通威一把。
协鑫科技、新特能源为H股上市公司,大全能源则为科创板企业,均未发布中期业绩预告。
硅片环节同样是重灾区。TCL中环、双良节能、京运通三家企业,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亏损都在进一步放大。就像通威的饲料业务一样在关键时刻助力一样,TCL中环略感庆幸的是,公司大股东TCL科技今年上半年业绩不错。TCL中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上半年以改善经营质量为核心,保持了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弘元绿能的亏损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但较今年一季度却明显放大。而且,其今年上半年的扣非亏损大于归母亏损,而其2024年中期的亏损基数较同行偏高。另外,今年上半年,弘元绿能对亏损严重的硅料资产进行了处置,这可能也是弘元脱困的重要原因。
在一体化企业中,一向的优等生晶澳科技亏损幅度之大有些出乎赶碳号意料,比去年同期放大了一倍,且环比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并无任何改善。公司在公告中解释,主要是竞争加剧,受海外承压。
隆基绿能今年中期业绩同比大幅减亏,但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持平。有光伏人在吃瓜群里打趣说主要是裁员带来的降本,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赶碳号认为,主要是隆基在2024年同期的亏损基数过大,以及近一年来公司组织变革及BC产品溢价等影响。
隆基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实现同比大幅减亏。同时HPBC 2.0 组件产品迅速赢得市场认可,签单量及出货量快速增长。
主材企业中,爱旭股份或许是电池组件企业中变化最大、最不可思议的一家:今年二季度单季竟然实现了扭亏为盈!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ABC 组件高功率、高安全、高美观等优势逐渐显现,公司围绕ABC产品创新打造的以价值定价的商业模式已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公司精准细分价值市场、价值场景,优化产品结构,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
公司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2025 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爱旭是光伏严冬里一丝暖意。赶碳号在此祝贺爱旭,祝贺陈刚。一路走到今天,真不容易!
02 仅靠企业自身力量,已很难自救!
现在,一体化龙头晶科、天合虽然尚未发布中期业绩,但反转的可能性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虽然阿特斯没有发布中期业绩预告,但其母公司加拿大太阳能(CSIQ)今年上半年业绩不错。今年第二季度,无论是营收、毛利率还是组件出货量,均较一季度有不小增幅。赶碳号最近听到一则传闻,在当前市场形势之下,阿特斯据说已经放弃了国内组件市场。
但是,光伏仅靠阿特斯、爱旭股份、横店东磁这些企业,显然远远不够。光伏板块上市公司的亏损,无论是同比去年上半年,还是环比今年一季度,都是令人揪心的。
在去年11月,赶碳号在西安见到钟宝申。他提到,2025年光伏行业或许不会像2024年那么亏钱,大家肯定会控产能、控价格,亏现金的生意尽量不会做。然而,各家企业的开工率下来了,限产限价等各种自律也在推动,光伏主材整体上却并未改观,而是更差了!
制造行业内卷式竞争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企业在大年赚到的钱,并不是像大全能源那样存银行,而是全部又都投进去。所以,那些认为光伏企业前几年大赚、现在还能亏得起的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
赶碳号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光伏的杠杆,特别是头部企业的杠杆前两年放得太大了,负债太多了,迅速积累起来的惯性和势能太强了。巨额负债压顶之下的光伏,已经很难自救,或者说无法自救。
今年上半年,531新政之下,我们国内市场还出现了一波抢装潮。今年下半年,光伏企业的日子会好吗?赶碳号个人认为,如果这一轮反内卷不能落到实处,不能有效去除过剩产能,光伏企业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集中暴雷。这绝非危言耸听!
正因如此,中央政府才果断、迅速出手!重症须下猛药,生死存亡时刻,反内卷已经刻不容缓!
前几天赶碳号专访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他有几点建议赶碳号认为非常好,在此简述如下:
1、必须要干掉多晶硅一半的产能。当然,除了限制不得低于现金成本销售以外,还要形成完善的机制,也要限高价,防止”拥硅为王“、工信部等约谈都无效的情况重复上演。
2、不只是硅料产能不能扩了,而是建议所有的光伏产能都不能再扩了,无论TOPCon、BC,还是HJT。
3、反内卷,一定要制定并执行严格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产品标准、能耗标准、碳排放标准,等等,杜绝让产品认证标准被商业利益绑架。
4、光伏行业要汲取当年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低质低价、到今天完全从市场中消失的惨痛教训,当下必须高度关注光伏产品质量,避免因为内卷式竞争,在未来出现大面积的质量问题,把中国光伏这块招牌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