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雨 摄影)
文/王潇雨
7月14日晚间,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均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三家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仍未能实现扭亏,但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业绩改善迹象。
根据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601111.SH)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17亿元到22亿元。
按照国航方面的说法,上半年经营效益稳步改善,同比实现大幅减亏。但受市场供给不均衡、客源结构下沉、高铁网络冲击,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相比去年同期,国航业绩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根据2024年发布的财报显示,国航在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27.82亿元。
国航在报告中对业绩改善的原因进行了解读,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平稳增长,航空市场持续发展。公司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提质增效。加强生产组织,提升可用飞机利用率夯实投入基本盘;精细营销把控,推动“保价争量”稳定收益品质;严格成本管控,降低成本水平拓展效益空间;上半年经营效益稳步改善,同比实现大幅减亏。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600115.SH)在7月14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中披露,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至-16亿元。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8亿元。
在东航方面看来,上半年未能扭亏主要“受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
但相较去年同期东航减亏幅度更为显著。在东航方面看来,其业绩变化的主要因素归功于国内经济环境的向好以及民航客运市场稳健发展,同时“公司新开加密国际航线,优化航网结构,推进数字化转型,强化成本管控,经营效益稳步改善,同比大幅减亏”。
东航在2025年以来国际航线扩张迅速,仅在6月中旬到下旬就密集开通了多条新航线。执飞的欧洲航点数量达到14个。进入7月还陆续开通了烟台—东京、上海—松山、上海—阿拉木图、南京—巴黎以及上海—熊本航线,还将在7月17日新开上海—哥本哈根航线。合计新开、加密、改造国际及地区航线达210条,每周计划执行的国际及地区航班量超300班。
对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600029.SH)披露的数据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38亿元到-17.56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2.28亿元并未有明显改善。
南航方面表示,“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但在南航方面看来,其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呈现亏损,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有较大提升。
编辑:黄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