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单频现营收连降!光大银行怎么了? 光大银行金融罚单 光大银行罚单
创始人
2025-07-14 09:13:11
0



文|储燕 出品|天下财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又一张罚单落到了光大银行身上。

近期,光大银行沈阳分行因违反相关规定被罚款近230万元。这一情况并非偶然,今年前五个月,公司已收到更多监管罚单。不仅如此,光大银行遭行政处罚的次数和金额这两年都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频繁收到监管罚单的背后,是光大银行营业收入连续下降、合规和风控能力面临挑战的缩影。

罚单频出

光大银行全称是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2010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3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近期,光大银行再次因为处罚信息引起市场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光大银行沈阳分行被警告并罚款,违规行为涉及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未按规定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落实网络安全相关管理规定等6大问题,被警告并罚款约230万元。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沈阳分行时任副行长、时任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皆因对沈阳分行的违法行为负有责任,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罚款。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回看过去,光大银行可以说频收罚单。据报道,今年前五个月,光大银行就收到了数量庞大的监管罚单,最高罚没金额超1800万元。

放长时间线来看,光大银行这两年大罚单金额呈上升趋势。2024年全年总行及分支机构、个人的行政处罚达到66次,较2023年的51次增加了15次;被罚没金额为4220万元,较2023年增长88%。


(来源:公开报道)

罚款金额之多,横向对比看得更明显。有媒体统计,2024年光大银行收到的罚单金额累计约为4220万元,远超资产规模相似的民生银行(1804万元),也远超规模是光大银行1.5倍的招商银行(2600万元)。


(来源:公开报道)

其中,光大银行在2024年底收到了央行的千万罚单,涉及的问题主要有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等10项内容。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更值得注意的是,光大银行郑州某支行客户经理,涉嫌通过伪造理财产品协议、私刻公章等手段,向31名客户虚构“保本保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累计诈骗金额达1.6亿元。


(来源:百度)

无论是频频出现的罚单,还是更为严重的涉嫌诈骗事件,都暴露出光大银行在合规管理上亟待提升水平。

尽管如此,光大银行在2024年报中认为做到了“针对不同风险精准施策,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来源:公司年报)

不良攀升

罚款之外,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尤其是信用卡业务个人贷款管理方面面临较大考验。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从2021年末的约414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约493亿元,2025 年一季度进一步增加至约510亿元,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消费贷及房地产领域。

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已从2022年的约437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332亿元,降幅近25%,交易金额也从2022年的约27566亿元,降至2024年的约16801亿元。

其中,光大银行2024年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3%,而这方面业务做的比较好的招行,能够逆势增长,中信银行下滑幅度不足6%,远低于光大银行的跌幅。


(来源:豆包)

光大银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个人贷款坏账的集中爆发。

今年5月底,光大银行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一口气挂出10批个人不良贷款,有媒体统计,未偿本息合计金额高达108亿元,转让起始价仅6亿元左右,损失率高达90%以上。


(来源:公开报道)

无论这类不良贷款最终能否成交,都对光大银行的净利润造成不小的影响。

光大银行在年报中也表示“主动压降存量风险资产,提升不良资产清收回款效能“。


(来源:公司年报)

实际上,财报显示,光大银行近几年逾期贷款持续增长,已从2022年的约700亿元,增至2024年的约793亿元,增速约13%。


(来源:公司公告)

另据黑猫投诉网显示,截至2025年6月,光大银行投诉数量已达13326条,是民生银行的将近两倍。


(来源:黑猫投诉网)


(来源:黑猫投诉网)

对光大银行的投诉中,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投诉占不少比例,涉及暴力催收、还款信息泄露等。


(来源:黑猫投诉)


(来源:黑猫投诉)

光大银行零售业务虽然收入有一定规模,但利润贡献率极低,2024年零售净利润仅占全行0.55%,同比下降近96%,高昂的管理费用与信用成本导致零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招行等以零售业务见长的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高,业务成熟度和盈利能力都更强。


(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光大银行最近三年拨备覆盖率有所下滑,从2022年的187.93% 降至2024 年的 180.59%,虽仍满足监管要求,但这一趋势反映出其风险抵御能力有一定程度弱化。

多重挑战

近几年来,光大银行的营收、净利以及其它诸多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2022-2024年,光大银行营收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分别同比下滑0.73%、3.92%、7.05%,其中,2024年跌幅创近年新高。


(来源:同花顺iFinD)

2025年第一季度,光大银行的营收继续下滑4%,至331亿元,表明其业务增长动能不足。

与此同时,光大银行这几年净利润增长明显乏力。

光大银行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9%,是其A股上市14年来首次下滑。2024年净利润微增2.22%,但未恢复至2022年水平;2025年一季度仅增长0.28%,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来源:同花顺iFinD)

光大银行利润还能保持微小增长,与信用减值损失的缩减不无关系。例如今年一季度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减少超15亿元。若未来这种方法不能持续,利润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


(来源:公司公告)


(来源:公司公告)

光大银行的营收构成主要分为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等。

其中,2022年-2024年,光大银行最重要的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皆出现下滑。


(来源:公司公告)


(来源:公司公告)

光大银行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主要受贷款收益率下行影响,企业贷款、个人房贷、信用卡业务收益率分别下降38、31、44个基点。

光大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2023年为1.74%,2024年进一步降至1.54%,跌破行业1.8%的警戒线。

有关银行净息差“警戒线”的规定


(来源:百度检索)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方面,光大银行2024年同比下降19%,其中银行卡服务收入减少约29亿元,理财、托管等中间业务同样承压。


(来源:公司公告)

近几年,光大银行的理财业务也有些承压。

2022-2024年,光大银行理财业务虽然规模增长,但仍旧被招银、兴银、信银理财超越,且净利润2024年上半年被平安理财反超,被甩至第一梯队边缘位置。


(来源:豆包)

任何一家银行在经营方面遭遇挑战,无疑与公司治理水平、风控能力都有关系。

2019年-2024年,短短五年时光,光大银行行长已经换了五任。行长的频繁变更,一般会对银行发展战略的一致性有所影响。


(来源:巨潮资讯网)


(来源:豆包)

此外,近两三年来,光大银行原董事长李晓鹏、唐双宁,以及原副行长张华宇等相继落马,也让光大银行承受不小的压力。


(来源:百度)

针对罚单频出和逾期贷款增加的现象,光大银行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内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针对消费者的诸多投诉,光大银行是否有相应的改进措施?针对信用卡业务收入逐渐下滑的情况,光大银行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客户黏性?以及在未来的竞争中,光大银行有何自身优势等等问题,《天下财道》向光大银行寻求答案,但公司方面选择沉默不语。

不过,即使如此,也应该看到光大银行的特长所在。比如,特色业务品牌鲜明,金融服务多元化,综合实力依然较强。还有集团协同优势,服务网络广泛等等。

只是眼下,光大银行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难题不少。未来,光大银行将如何迎难而上,突出重围?《天下财道》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 7月14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
V观财报|特一药业上半年净利预...   中新经纬7月14日电 特一药业14日盘后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
为什么说没有堂食也能做出好外卖... 餐饮外卖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浙江开始推行无堂食外卖聚集区组团式管理模式,以应对后厨卫生、食材...
钟睒睒携20亿元入局!锦波生物...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近日,锦波生物(832982.B...
特一药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 7月14日,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一药业,002728.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
恒生指数收涨0.26%,恒生科... 7月14日,恒生指数收涨0.26%,恒生科技指数涨0.67%。欧科云链涨超46%,金涌投资涨超20%...
尚水智能IPO:业绩依赖大客户... 根据深交所官网显示,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水智能”)的上市进程已步入问询阶段。20...
热浪中的冰爽盛宴 青岛啤酒节多... 热浪翻腾的盛夏时节,一股沁人心脾的“冰”爽旋风正席卷大江南北——2025青岛啤酒节携带着清爽与活力,...
东方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2... 7月14日,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600958.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多地加码科技...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近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