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之王”,绝地大逆转 中国光伏电站奇迹 中国光伏历史性的突破
创始人
2025-07-10 17:02:07
0

光伏,一个前几年无数股民趋之若鹜的行业,最近几年惨烈的下跌让人欲哭无泪,在“反内卷”的呼声之下,近期又出现集体大涨。

让人悲喜交加的光伏行业,这次能彻底大逆转吗?

反内卷,光伏股暴涨

对于企业来说,“内卷”其实是很可怕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低价、意味着血汗、意味着不赚钱。

以光伏、锂电、电车为首的新能源产业,过去几年迎来极大发展,跑出了多家市值几千亿、上万亿的巨头,一时风光无二。

可是,再厉害的行业,一旦参与者如潮水般涌入,产能过剩、大打价格战、股价暴跌就会随之而来,朝阳行业变成红海行业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A股历史上,总是在重复这样的故事。

贵州茅台股价、酒价炒高了之后,资本扎堆入场,收购茅台镇当地小酒厂,现在贵州茅台股价下跌,酒价更是跌跌不休,这些资本又一窝蜂撤退,只留下一地鸡毛。

光伏火了之后,资本的介入更是到了离之大谱的程度。一些卖玩具的、卖拖鞋的、卖牛奶的、搞纺织的、搞房地产的都跨界进入光伏产业,试图分一杯羹。

这些公司短期股价是涨了,但盲目跨界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影响,原本的光伏企业还没赚几年钱,就被不断降价冲的七零八落,股价暴跌让重仓光伏的基金、散户损失惨重。

终于,国家出手了。

今年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发布,明确要求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源头消除导致“内卷”的诱因。

这点很有针对性,一些地方为了追求GDP,不认真分析市场,就火速招商引资盲目上马大量光伏项目,导致行业内卷加剧。

7月1日,国家高级别财经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7月3日,工信部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这几天,从国家层面到部委层面的“反内卷”,既体现了相当大的决心,又针对了具体行业。

光伏行业摆脱内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对于股市来说,只要“风来了”,市场情绪一上头,相关公司股价就会暴涨。

7月8日,光伏设备板块暴涨5.55%。市值靠前的三大巨头,阳光电源大涨9.45%,隆基绿能大涨6.46%,通威股份最强势,直接10%涨停。

7月9日、10日,通威股份再度分别上涨1.25%、2.66%。



通威股份是光伏三巨头里最强的,早在7月2日其股价就涨停过,当天隆基绿能上涨不到5%,阳光电源甚至是下跌的。

原材料涨价,通威大涨的底气?

光伏三巨头这种差异,跟它们的产业链位置有重要关系。

通威股份是上游硅料,中游电池片、组件,下游电站进行垂直一体化布局。在硅料环节,通威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在电池片环节,连续多年全球出货量第一;在组件环节,产能全球前五。

而隆基绿能的优势是单晶硅片出货量全球第一,非硅成本行业最低;公司重点布局BC电池,下游也是围绕BC组件,拓展分布式和工商业电站。隆基绿能的硅料依赖外部采购,是通威长期大客户。

比如,2024年5月,通威宣布与隆基签署了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2026年,隆基方面采购通威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按当时成交均价4.53万元/吨价格测算,光这一笔合同预计总金额就高达391亿元。

阳光电源基本就是纯下游环节了,公司主营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不涉及上游环节。

既然光伏行业的“反内卷”,反低价无序竞争,在产业链上上游的硅料首先不能这么便宜,只有上游先赚钱,整个产业链才能良性发展。

在“反内卷”之下,多晶硅期货价格这几天暴涨,从30000附近涨到近41000,涨幅高达37%。



多晶硅期货是在2024年底上市的,当时通威为首的企业宣布减产,因此多晶硅期货价格在2025年初小涨了一波。

4月份之前,多晶硅期货价格还算稳定,在43000-45000之间,但是4月之后,价格出现单边大幅下跌,一直到6月底跌到30000附近,不到三个月跌幅高达30%。

通威股份则是从3月中旬之后开始,股价出现新一轮下跌,从22元跌到6月下旬的15元以下,三个多月跌幅也是30%左右。

两者对比不难看出,通威的股价和其主要硅料产品多晶硅的期货价格在下跌的时间周期、跌幅上基本一致,资本市场更倾向于把通威看作光伏上游行业。

腰斩后再腰斩,光伏彻底反转?

从更长的视角来看,通威股份2022年7月股价见顶以来,基本上是单边下跌状态。仅在2024年9月底-11月初跟随大盘的暴涨有过一次像样的反弹,之后又创了新低。从11月到今年6月底,跌幅居然高达53%,超过腰斩。

如果跟历史最高点相比,通威股份到6月底的时候已经暴跌76%,腰斩之后再腰斩!

可以说,在这几天的大涨之前,通威股份为代表的光伏股是整个股市最惨的板块。

这么跌不是没有原因的,2022-2024年,通威股份营收分别为1424亿、1391亿、920亿,净利润分别为257亿、136亿、-70亿。



2025年一季度,通威净利润不到160亿,净利润-26亿,按照这个水平算,通威全年营收会是640亿,净利润亏损会超过100亿,这对于公司来说是很难承受的。

从营收结构来看,通威股份三分之二来自光伏业务,三分之一来自农牧业务。



通威股份最早是做水产饲料的,多年前通过收购永祥股份切入光伏行业。2024年,通威股份耗资16.5亿元收购天邦食品旗下种猪育种公司史记生物30%股权。虽然通威股份多次声明未涉及养猪业务,但一些投资者已经把公司视为猪肉股。

养猪行业也在开展“反内卷”,在生猪产能调控下,7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上涨,这对通威股份似乎也是一个小小的利好。

需要注意的是,高盛最近连续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当下的“反内卷”尚不足以改变产能过剩、库存高企与利润下行的基本格局,行业短期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高盛还明确对光伏行业维持“结构性偏空”观点。

众所周知,高盛是著名的反向指标,股民中流传“高盛反买,别墅靠海”的说法。

这次高盛是不是又要被“打脸”,还有待时间检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亚洲鸡王”上半年净利润大增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江西报道近日,A股白羽肉鸡领域龙头,被称为“亚洲鸡王”的圣农发展(002...
莆田人的宗族网,用潜规则建起民... 你知道民营加油站背后的神秘群体到底有多牛吗?十几万座加油站里,民营加油站可谓占了半壁江山。点击上方视...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到龄... 7月10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近日收到陆建强提交的辞职报告。陆建强因到龄辞去该行董事长、...
「百镜大战」打响,谁能赢下下一... 文 / 二风来源 / 节点财经如果你还觉得智能眼镜只是极客玩具,那你可能错过了一个“时代拐点”。20...
2025年金价已上涨超25%,... 2025年1月1日至今,金价已累计上涨超过25%,并创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历史新高,只是近期一直在...
利民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7月10日晚间,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民股份,002734.SZ)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
车市半年复盘:强者愈强,插混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焦文娟 广州报道2025年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500万辆大关,新能源正成为...
V观财报|北方稀土上调第三季稀...   中新经纬7月10日电 北方稀土上调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报价。  北方稀土公告截图  北方稀...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到龄辞任 ... 作者 | 李览青编辑 | 方海平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7月10日晚间,浙商银行(601916...
产品交付周期延长!订单激增26...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孙华秋编辑|韩迅在车规级芯片和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