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对企业家的态度,很多时候就隐藏在看似并不重大的新闻中。
6月27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第二届特首顾问团成员名单,有三人未续任,其中就包括李嘉诚长子、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
李嘉诚家族在香港的影响力巨大,这次没能连任特首顾问团成员,引发外界猜想。
香港方面并未公布李泽钜未续任的原因,但各种分析指出,或许和长和集团巴拿马港口交易事项有关。
1
这次香港特首顾问成员的变化很有看点。
香港特首顾问团是特区高层级政策咨询组织,下设经济高质量与持续发展、创新与创业、区域与环球协作三大分组。
顾问团成员既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包括全球众多商业领袖。其核心使命是为行政长官提供香港策略性发展意见。
2023年3月,首届顾问团成员产生,一共有34名成员,商界大佬包括香港太古集团主席白德利、亚洲金融集团主席兼总裁陈智思、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傅育宁、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长江实业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泽钜等。任期至今年6月30日。
从任期看,新一届顾问团成员中,没有李泽钜也在情理之中,但从未连任的名单看,李泽钜被换,又有点蹊跷。
本届未再获任命的原有成员除了李泽钜,还包括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傅育宁,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其中汤晓鸥于2023年底去世。
李泽钜是香港总商户理事会副主席,去年5月又获连任,在香港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次未进入香港特首顾问团,多少有点意外。
2
在香港特区政府6月27日公布新一届顾问成员名单次日,香港《大公报》就引用“网络博主”和专家的话,给出了李泽钜未入选的原因。
6月28日临晨5点,《大公报》官网发布“网络博主:不顾国家利益的人 不宜任顾问团成员”一文称,李泽钜未被续任为顾问团成员,或因在处理出售码头一事上“不顾及香港,不顾及国家”。
文章引述香港菁英会副主席、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高松杰的话称,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熟悉国家战略、具备创新思维的专家参与决策,而非一些不能顾及国家利益及固守传统发展模式的成员。李泽钜在长和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事件后,已明显不适宜再担任顾问团成员。
《大公报》隶属于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作为爱国爱港的主流媒体,是港人了解中央政府政策、掌握内地情况的重要渠道。
今年3月初以来,《大公报》连发多篇评论,猛烈抨击长和集团港口交易一事。不仅如此,其多篇文章还被港澳办官网第一时间转载,并置于网站重要位置。
3
相比于媒体的态度,主管部门的态度更加直接。
5月12日,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时称,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素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传统。
针对香港长和集团计划出售巴拿马港口,夏宝龙不点名批评称,资本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软骨头、“下跪”求饶必为中国人民所不齿。
夏宝龙强调,针对霸权行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就是软骨头,“下跪”求饶。主动献上“投名状”的有之,鼓吹“商人纯逐利”而不顾国家利益的有之,这样的人必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不齿。另一种是硬骨头,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展现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宁可戴着电子脚镣也绝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奋起反击的有之,这样的人是英雄,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敬仰。
5月13日,《香港经济日报》引述香港政商界中人表示,注意到夏宝龙的发言多次提及“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显然是暗喻长和卖码头风波。
6月21日,夏宝龙出席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五周年论坛并致辞时说:“必须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广泛吸纳爱国爱港立场坚定、管治能力突出、热心服务公众的优秀人才进入管治团队。
几日后,第二届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名单公布,李泽钜未能入选。
在一见财经看来,尽管还不能确定上述两件事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爱国者治港”已成共识,而且是基本准则。
从这个意义上看,长和集团今年以来的很多表现,很难被划入“爱国”之列,李泽钜未能入选,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