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丨
撰文丨华见
早在13年前,罗永浩本来想找雷军合伙造手机,但由于不认同雷军“极致性价比”的理念,选择另起炉灶创办锤子科技。他的梦想是主导一次科技革命。
可如今呢,小米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雷总虽说被舆论“反噬”,但好歹也短暂摸过首富的光环。
而坚持最初梦想的罗永浩,锤子手机已经成为过去,如今还在自己的创业泥潭里苦苦挣扎。
徒有梦想,纠缠于银两。这就是“创业狂人”罗永浩如今最真实的写照。
PART.01
“真还传”被戳穿,人设崩塌
前阵子,罗永浩的“真还传”算是翻车了。
原本大家都觉得他是条汉子,欠债6个多亿,靠着直播带货一点一点还,上演了现实版的励志故事。
可谁能想到,锤子科技的投资人、紫辉创投CEO郑刚跳出来控诉,锤子科技拖欠他1500万元借款,死活不还。
为了这1500万,这两位一个化身“钮钴禄”,一个化身“果郡王”,在微博唇枪舌战,宫斗剧的画面效果一下子就拉满了。
这对曾经惺惺相惜的“好基友”,如今怎么就反目成仇了?这笔钱又是怎么回事?
把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
2013年,郑刚投资锤子科技,力挺罗永浩,曾抵押房产借款2000万救急,堪称“投资界暖男”。
2016年,锤子科技出现危机,郑刚再借1500万,初期无息。2018年续签协议,约定6%年息,但锤子未还。郑刚强调这是“救急借款,非投资款”。
后来双方出现裂痕,主要是因为理念不合。比如罗永浩倾向与美元基金合作,郑刚不满。
2023年1月,郑刚发朋友圈炮轰罗永浩,指责其三年不开股东会、“势利眼”,并以新公司3.5%股份要挟投资人放弃回购权。
这一下把罗永浩激怒了。大家都知道,罗永浩靠直播卖货赚了点钱,他说可以用个人名义帮锤子科技把这钱给还了,但前提是郑刚得拍摄道歉视频才行。
他给出的理由是作为锤子科技投资人的郑刚发起了无赖诉讼回购,并且在网络上“造谣诽谤”。
而作为债主,郑刚怎么可能道歉,于是就出现打官司的戏码。
法院一审判决下来,郑刚赢了。
这下罗永浩还真得把这钱还上了,毕竟“真还传”的故事让公众给他树立了爽快还债的“真男人”人设。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来一回的“嘴仗”,互联网流量这口饭已经让他们吃饱了。
PART.02
“行业冥灯”出了续集
除了“真还传”有彩蛋,“行业冥灯”其实还有续集。
“创业狂人”罗永浩的创业项目,可以说是精准地一路“踩雷”。
牛博网落幕,锤子科技倒闭,“子弹短信”黄了,网售电子烟也被禁了……
2020年开始,债务缠身的罗永浩下场卖货,在抖音电商首秀的GMV达到1.1亿元,为此缔造了“真还传”的神话。
在大家以为他路子选对了,会安分守己地搞直播时,他却突然宣布退播。
2022年,罗永浩又扎进AR领域,成立细红线公司。当时他信心满满,觉得AR是未来的趋势,自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可现实又给了他一巴掌,用了一年多时间,烧了大把的钱,才发现10年内AR眼镜都不太可能商业化。这钱花得,简直就是打了水漂。
AR眼镜这口饭,科技界的“老大哥”苹果也不一定能吃得到,更别提初创公司了。
更离谱的是,锤子科技的投资人现在还在控诉他新项目(细红线AR)补偿不公。
最近,罗永浩官宣放弃AR眼镜,接下来是折腾AI 智能硬件和 AI 大模型。
不过,今年年初在 AI 智能硬件完成之后,他把整个硬件团队都裁了,只留下 20 多个软件工程师负责 AI 软件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打磨。这简直是谜之操作。
这么一看,罗永浩“行业冥灯”的魔咒还真不是白叫的,只要他涉足的领域,好像都很难成功。
别人创业是找风口,他创业,感觉是在给别人试错,把风口都给堵死了。
AI创业者们,只能自求多福了。
PART.03
或许该听梁文锋的建议
DeepSeek今年以来火得不得了,转型做AI的罗永浩自然不会放过和梁文锋接触的机会。
最近的极客公园AI大会上,他们俩终于见面了。
梁文锋见到罗永浩,第一句话就问:“你为什么非要做科技呢?”
后面梁文锋补充:“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一个人如果在任何一个领域能做到全国顶尖的水平,就不应该辜负这份天分。我认为你‘靠嘴吃饭’的能力,绝对是全国顶尖的。”
梁文锋建议罗永浩“靠嘴吃饭”,让他去做个播客节目,和科技领袖、创业者深度对谈,肯定能火。
面对前辈,这位初生牛犊还真敢说!不过,梁文锋这话,确实说到点子上了。
罗永浩在新东方当老师的时候,讲课那叫一个精彩,“老罗语录”在网上疯传,多少学生因为他的课爱上了英语。
后来做锤子科技,发布会也搞得像“科技春晚”,门票都能卖爆,微博话题阅读量动不动就破亿。
这说明什么?说明罗永浩在语言表达和吸引眼球方面,真的有一手。可他就是不甘心,非要在科技领域折腾。
在科技领域,罗永浩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其实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经验。这些资源,如果用在内容创作上,那可都是无价之宝。
但他却把火力放在了“嘴仗”了。
比如他和雷军,当年也是闹得不愉快。
罗永浩觉得雷军的小米手机没品味,雷军估计也看不上罗永浩那套过于理想化的创业方式。两个人在微博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还有和张一鸣,字节跳动收购了锤子科技的部分专利使用权,本以为这是个好的开始,结果后来也没了下文。
更让人唏嘘的是,罗永浩的朋友,当年一起创业的伙伴,有的已经开始二次创业,而且做得风生水起。可他呢,还在为锤子科技留下的债务焦头烂额。
这差距,就像一道鸿沟,越拉越大。
或许,罗永浩是时候换个赛道,重新出发了。
他曾经说过:“不被嘲笑的愿望是不值得去实现的。”
但是他可能没有考虑过,这个愿望靠谱吗?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