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Spring Boot + Spring Core
2,Spring Boot + Spring MVC + Spring Core
3,Spring Boot + Spring MVC + Spring Core + MyBatis
4,Spring Boot + Spring MVC + Spring Core + MyBatis + Druid整合
Spring Boot默认原生就是支持Spring Core的,只要在main类上加了@ComponantScan,就会自动去扫描各种spring bean,同时基于@Autowired可以完成自动装配
如果要在Spring Boot中使用Spring MVC,就意味着你肯定是要开发web应用了,那么就在pom.xml中声明对spring-boot-starter-web的依赖,
可以让spring boot自动配置好内置tomcat容器,同时支持spring mvc接收http请求
接着可以在包目录中创建你的Controller,对Controller而言,一般会使用@RestController注解,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前后端彻底分离的架构,很少再有Controller接收请求之后再去渲染视图的了,只要提供RESTful接口即可
Controller可以基于@Autowired来装配后面的@Service业务逻辑组件
对于常规的j2ee应用来说,一般都是轻量级的Spring MVC + Spring Core + MyBatis框架架构来进行开发,Spring MVC负责MVC层,Spring Core负责业务逻辑层,MyBatis负责ORM层,那么就需要将MyBatis整合到Spring Boot中来使用
标准的整合方式,就是基于mybatis提供的mybatis-spring-boot-starter,基于近乎0配置的方式,完成spring boot和mybatis的整合
spring boot 1.5以上的版本,对应的是mybatis-spring-boot-starter的1.3版本
mybatis-spring-boot-starter的工作原理如下
(1)自动发现一个注册好的DataSource, @Configuration作用替代掉以前的xml配置文件
(2)自动创建一个SqlSessionFactory,并且将DataSource传入SqlSessionFactory中
(3)自动基于SqlSessionFactory创建一个SqlSessionTemplate
(4)扫描所有的Mapper,将SqlSessionTemplate注入其中,然后将Mapper注册到Spring容器上下文中
org.mybatis.spring.boot mybatis-spring-boot-starter 1.3.1 mysql mysql-connector-java runtime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data-jpa com.alibaba druid 1.1.6
(1)系统启动的时候,首先会去扫描DruidDBConfig类,这就可以将外部的druid连接池配置加载进来,同时初始化出来一个druid连接池的DataSource bean
(2)mybatis-spring-boot-starter接着开始干活儿,发现了一个DataSource bean,就会将其注入SqlSessionFactory,再创建SqlSessionTemplate,接着扫描Mapper接口,将SqlSessionTemplate注入每个Mapper,然后将Mapper放入spring容器中来管理
(3)spring boot的@ComponantScan注解开始干活儿,自动扫描所有的bean,依次初始化实例以及注入依赖,EmployeeServiceImpl(将EmployeeMapper注入其中),EmployeeCongtroller(将EmployeeServiceImpl注入其中)
(4)此时浏览器发送请求,会先由controlller处理,接着调用service,再调用mapper。mapper底层会基于druid连接池访问到数据库,进行数据操作
5,spring boot几大特点总结
(1)对常用的依赖进行统一的版本约束,让各依赖的版本都可以兼容,通过spring-boot-starter-parent中的dependencyManagement实现
(2)简化配置,内置web容器、Auto Configuration、内置打包插件,都是让你写了代码就能立即运行起来
比如mybatis-spring-boot-starter,直接自己按照约定,找到一个数据源就可以完成实现所有的事情,不需要再进行繁琐的xml配置
比如spring-boot-starter-web,也是按照约定,直接完成默认的web程序相关的配置,比如内置web容器的接口、spring mvc的配置,等等
最后发现,整合常用的框架,除了在外部文件里,配置了Druid数据库连接池的一些东西,其他框架几乎没有配置,全部都是基于默认的约定完成
内置的打包插件可以让我们不用做任何配置,直接就完成一个fat jar的打包,可以执行的jar包了就是
然后内置的web容器,直接java -jar就可以启动web容器,并且运行web程序,接着就可以本地调试和测试了
(3)spring boot,核心目的就是要简化我们的系统开发
简化再简化,开发非常简单,尽量不要配置,基于约定,记住,这是核心思想
同时为了简化系统开发整个流程中的方方面面,后面spring boot还提供了其他很多的东西,到后面我们会再讲解
上一篇:windows10关闭默认共享
下一篇:BFC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