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妍再遭谴责!碧桂园一年内两次财报迟发,千亿债务困局待破 碧桂园杨惠妍今天新闻 杨惠妍回应碧桂园事件
创始人
2025-05-22 01:26:13
0

在一年时间内,因两次延迟披露财报,碧桂园及其高管接连遭上交所公开谴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这两份财报分别是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

而从今年3月底碧桂园发布的2024年年报来看,这家曾经的行业龙头归属公司股东应占损失约328亿元,虽然亏损同比大幅减少,但债务仍然压顶。面对流动性枯竭,以及在“保交楼”和“保主体”的双重压力下,碧桂园如何“砸锅卖铁”自救?又能否顺利进行债务重组?

碧桂园高管再次被公开谴责

日前,上交所发布公告,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地产集团”)因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对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杨惠妍、时任总经理兼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简暖棠、时任财务负责人陈淑兰予以公开谴责,并将上述纪律处分,记入诚信档案。

作为碧桂园的境内发债主体,碧桂园地产集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发行了19碧地03、20碧地04等公司债券,作为公司债券发行人,碧桂园地产集团应当在2024年8月31日前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但其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直至2025年2月24日才完成披露。

上交所表示,按时披露定期报告是债券发行人的法定信息披露义务。发行人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影响了债券持有人通过定期报告获取发行人重要信息的合理预期。并因此做出上述纪律处分的决定。

此外,上交所还对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碧桂园于2016年9月发行了公司债券16碧园05。作为公司债券发行人,同样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直至2025年2月24日才完成披露。为此,上交所对碧桂园及时任董事长杨惠妍、时任总经理莫斌、时任财务负责人伍碧君、时任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张晟嘉予以公开谴责。

而早在2024年9月,碧桂园及碧桂园地产集团也曾同时接到类似的两份处分决定。只不过当时未能按时披露的是2023年年度报告,上交所分别对碧桂园及碧桂园地产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

彼时,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未能及时完成对2023年业绩的审计等客观情况导致违规,董事会无理由怀疑相关高管的诚信及能力,他们可以继续履职。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上交所对碧桂园的通报批评也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声誉和信用评级,诚信档案的记录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信任等。

杨惠妍掌舵首年即陷债务漩涡

2023年3月1日,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将碧桂园管理权交给女儿杨惠妍。当年碧桂园就出现流动性危机,偿债压力接踵而至。

虽然碧桂园如期发布了2024年年报,但从业绩来看,2024年总收入约2528亿元,同比下降约37.0%;归属公司股东应占损失约328亿元,2023年同期则是亏损1784亿元。

尽管亏损大幅减少,但债务仍然压顶。具体来看,碧桂园总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2496.49亿元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2534.88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碧桂园的总债务中有超千亿元发生违约或交叉违约。对于碧桂园来说,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流动性危机。

碧桂园在公告中提到,“受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消费者信心等因素密切影响,经营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严重下降,面临大额亏损。因此,集团已千方百计、砸锅卖铁开展自救。”

同时,碧桂园表示,集团始终承受较大的债务负担,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投资人等债权人资源挤兑,负面舆论对品牌的冲击,司法环境对管理团队的履职影响,为集团可持续经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按照计划,2025年上半年,碧桂园重点工作是以保交楼为主,下半年则以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保主体就涉及债务重组。

目前,碧桂园加速资产处置回笼资金。4月25日,碧桂园以13.05亿元的价格出售蓝箭航天11.063%的股份。这笔交易预计税前累计收益约3.7亿元,资金拟用于保交楼等。

此外,碧桂园在召开的5月度管理会议中提到,碧桂园集团控股股东将所持有的碧桂园服务全部股份作为抵押物,借款10亿元定向投入保交房。据悉,2022年以来,碧桂园已通过资产处置回笼资金超600亿元。

相比“断臂求生”,加快债务重组才是摆在碧桂园面前的重要出路。从目前来看,很多房企都在通过重组削债,优化资产负债表,进而实现保主体的目的。

4月11日,碧桂园公告显示,已与债权人专案小组就重组条款达成一致,涉及现有债券债务本金总额的29.9%。而为尽快推进重组,碧桂园将债务重组金额缩减至140.74亿美元。

截至5月9日,碧桂园最新债务重组的公告显示,相当于现有公众票据本金总额超过50%的持有人已经加入重组支持协议。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重组取得进展,但剩余债务的谈判预计难度会比较大。

从“宇宙第一房企”到债务重组,碧桂园的困境是当下部分民营房企正在面对的阵痛。目前距离碧桂园计划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债务重组,还有半年的时间,这也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时期,可以说留给碧桂园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袁秀丽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杨许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重磅疫...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疫苗行业整体批签发次数为697批次,同比下降14%。流感疫苗、百...
特朗普宣布“大计划”后,美元跳... 特朗普宣布“星球大战2.0”计划后,美元又跳水了。与此同时,美国国债再次遭遇大规模抛售,美国10年期...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火爆 AMC净... 证券时报记者 黄钰霖近日,银登中心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数据显示,国内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呈...
美国国债遭遇抛售之际 比特币又... 财联社5月22日讯(编辑 史正丞)就在市场这几天热议美国国债遭遇抛售、日本国债销售遇冷之际,替代资产...
售价5年暴涨约6倍,“疯狂的复... 每经记者:甄素静“贵到离谱。”两三亿中国人、近四成成年人都可能有需求的这款药,短短几年间,价格从一盒...
巨人网络史玉柱,一个被兄弟们坑... “大闲人”烦恼不断。1一笔旧账史玉柱又摊上事了。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消息显示,2025年5月6日,巨人...
顶流黄子韬,将卫生巾做成明星周... 「核心提示」顶流黄子韬“强攻”卫生巾,二手平台上黄牛将原价49.8元的组合装炒至150元以上。明星人...
光明乳业业绩三连跌,员工降薪高... 光明乳业的最新财报引发行业关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必须在每年的4月3...
白酒业10年格局猜想 白酒业1... 斑马消费 杨伟经过这一轮深度调整期后,10年之后的白酒行业,将会出现哪些变化?根据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橡树资本马克斯:仍然相信“美国... 橡树资本管理公司联席董事长、全球知名投资者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最新表示,美国仍...
国货美妆的第一场伪需求清算,从...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面膜曾是中国化妆品中最热闹的品类。S...
与沃尔玛形成鲜明对比!亚马逊C... 在特朗普关税浪潮席卷美国零售业之际,亚马逊CEO Andy Jassy表示目前尚未观察到消费者因关税...
4月以来394家公司发布回购增... 近期,A股市场再次迎来一波回购增持热潮。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5月21日,2025年第二季度以...
中国,抛售美债! 中国,抛售美... 5月16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美债收益率再次飙升,美...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计划裁员... 当地时间5月21日,记者获悉,知情人士称,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计划裁员约1500人,作为其重组计划...
上市公司相关公告曝光长线资金加... 近日,电投能源、金风科技、健友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最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作为长线资金代...
港股优质资产获认可,H股较A股... 宁德时代在港股市场的股价高于其A股股价(资料图)5月21日,宁德时代H股延续香港上市首日涨势,盘中涨...
年轻人的新型领养:在超市捡海底...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阿珂可编辑、题图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
分众传媒修订关联交易规则 强化... 中访网数据 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众传媒”)于近日修订并发布《关联交易规则》,...
江苏东方盛虹2024年度股东会... 中访网数据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301)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