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鹿羽
5月13日早盘,A股光伏板块迎来强势拉升,硅料龙头通威股份触及涨停。
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通威2024年营收919.94亿元,主营产品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去年销量分别为46.76万吨、87.68GW(含自用)及45.71GW,全面稳步增长。
过去一年,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探底,企业挣扎求变。
面对压力,通威积极找寻技术和市场突破点,加速产能结构调整,实现N型产出占比超90%,TNC电池产能超150GW。
同时,发力海外市场布局,斩获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组件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
周期波动,大浪淘沙,通威展示了抗跌韧性,打造全新动能。
重构增长
过去一年,手握上游硬通货的通威,为对冲价格下行,积极重构增长引擎。
从产销来看,公司的核心产品处于增长态势,如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市占率约为三成,位居行业第一。
目前,通威拥有超9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部分项目的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以内。
在低谷期默默蓄力,归功于通威坚定技术降本这一核心准则。
硅料业务上,2024年,公司持续优化工艺与创新管理机制,成功导入60对棒还原炉、高沸裂解、废硅粉回收等关键设备和技术,多项降耗攻关成效显著,其中综合电耗、硅耗分别降至46度、1.04Kg以内。
得益于超前布局N型技术,去年通威快速扩张产能,现有电池产能超150GW,也前瞻布局HJT、xBC等差异化技术路线。
持续降本和技术创新,成为通威保持稳健经营的底层逻辑。
最近三年,通威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2024年,其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锁定光伏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开展攻关。
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组件研发车间
目前,该中心全面布局了行业主流的TOPCon、HJT、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及组件技术研发。
作为新一代主流技术,N型正在释放技术红利,2023年初至2024年底,TOPCon市场占有率从11%上升至70%以上。
今年一季度,通威的核心产品中,硅料出货约7-8万吨,受益于光伏行业自律控产限价与下游抢装价格的恢复。
至3月末,公司货币资金约29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约109亿元,合计超400亿元现金类资产。
国金证券等机构的研报指出,通威面临的减值压力已充分释放,充足现金是其穿越低谷周期的关键。
化险定力
通威管理层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周期变化对公司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2024年,团队未雨绸缪,强化风险控制。
其一,暂缓了大额资本开支,终止收购润阳股份,避免大规模资金投入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保持了财务灵活性。
其二,为子公司永祥股份引入战投,增资扩股,保障核心业务高纯晶硅的生产与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通威太阳能5G智能制造生产车间
行业周期调整,是管理层面临的压力测试。
管理层坚定信心,启动了密集回购,自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累计回购1.02亿股,占总股本2.26%,总金额20.08亿元,增强投资者信心。
目前来看,控股股东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持。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其控股股东累计增持约13亿元。
“面对光伏行业当前周期性压力,公司将持续夯实成本、研发、品牌等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去年,通威股份CEO刘舒琪回应投资人。
她表示,在市场端加深与战略客户及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在生产端强化精益管理,在研发端通过全面覆盖各类主流技术路线,提高运营效益。
穿越周期
风起云涌的数十年间,通威的发展随周期波动起伏。
从短期来看,价格战与产能过剩的压力仍未消散,要走出困境尚需时日。
长期观之,技术领先性、全球化布局与财务稳健性,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也是通威破局突围的有效路径。
因产品力得到了充分验证与肯定,通威的国际化业务于2024年全面提速。
通威龙袍“渔光一体”基地
在欧洲市场,公司与荷兰签订长期供货框架协议并拓展北欧光伏市场,产品将覆盖北欧五国。
公司也斩获了沙特、波兰等多国GW级项目订单,突破欧洲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屏障。
在中东与新兴市场,获取了南非、阿联酋等地大单,并通过本土化合作规避贸易壁垒。
以技术为纽带,深度布局高潜力市场,去年通威组件的海外销量实现同比98.76%的增长。
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主要央国企发电集团及海外70余个国家与地区客户。
海外市场的出色表现,不仅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也降低了通威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整体抗风险能力。
行业周期波动,成为龙头企业重构竞争力的契机,通威已经借势向上。
进入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带来了新曙光。随着行业供需再平衡,通威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修复。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上一篇:非上市寿险收入“龙头”易主,泰康转型考验重重 泰康哪一年进入寿险行业 泰康新寿险发展模式
下一篇:nv 链坚守者的胜利!英伟达市值重回三万亿美元 英伟达为什么市值蒸发4000亿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4000亿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