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生意,也怕竞争加剧。
HPV行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沃森生物和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上市,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挤入这一赛道,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不巧的是,又赶上集采降价叠加需求不足,HPV疫苗企业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万泰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陷入亏损,净利润-0.53亿,同比大幅下滑141%;
同样,“疫苗一哥”智飞生物也不好过,2025年第一季度亏了3.05亿,净利润同比骤降120%。
相比之下,麻醉领域则成了医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什么这么说呢?
1、竞争壁垒大
相比其他细分领域,麻醉药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管制类药品,生产根据需求定,产量受控制,是“红处方药”,行业准入壁垒高。
例如,主要麻醉原料药的同种厂商不允许超过两家,这也就使得麻醉行业的竞争格局十分稳定,供应企业稀少。
2、需求旺盛可持续
小到医美、跌打损伤,大到肿瘤、器官移植等,只要牵扯到手术,就往往需要用到麻醉药来镇痛镇静。
具体来看,麻醉药的需求,主要是有两方面因素推动。
一方面是手术量稳定增长。
比如外科手术,数据显示自2014年始其年复合增长率就维持在8%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亿台。
其次,微创手术的普及(如腔镜手术)将有效推动短效麻醉药需求,并且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骨科、肿瘤等手术也会增加,将持续带来增量。
另一方面是舒适化医疗拓展应用场景。
像医美、牙科等消费医疗、无痛肠胃镜、分娩镇痛等都会带来新的麻醉需求。
以无痛分娩为例,当前我国整体无痛分娩渗透率仅为1%,即便是发达城市也才到30%的水平,与欧美国家动辄超80%的渗透率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在麻醉领域,主要上市企业有恒瑞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以及海思科等。这其中,海思科就是颇为特立独行的存在。
第一、产品疗效更好
麻醉药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以及肌肉松弛剂三种,其中全身麻醉占比最高接近80%。
而全身麻醉又分为吸入式以及静脉注射麻醉两种。进一步细分,静脉注射麻醉又有镇痛、镇静两大类别。
全身麻醉中,以静脉注射麻醉为主,之前镇痛类药物占比较高,像扬子江药业、人福医药、恒瑞医药等均对此有所布局。
不过,近年来镇静类药物却是开始发力,核心原因就是,镇静类药物在安全性、舒适度、术后恢复等方面要更优,比如全麻状态下患者还能保持清醒状态。
因此,静脉麻醉镇静类药物渗透速度不断加速。
海思科的环泊酚注射液(思舒宁)就属于静脉麻醉镇静类药物,该药由公司自主开发,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适应症有术中镇静和麻醉、全麻诱导和维持、重症监护期镇静。
与同行竞品相比,环泊酚对呼吸影响小、注射痛极少、起效快、用量少、苏醒快。同时该药为乳剂,相较于冻干注射剂、水剂等在便利性、安全性上更好,性价比也更高。
基于此,环泊酚获得了多个指南共识推荐,于2023年11月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将全部适应症纳入目录,2024年1月起执行。
因此,环泊酚自上市以来放量迅速。2024年该药营收12.32亿,同比增长45.60%,在静脉麻醉药市场领域跃居份额第一,担当麻醉龙头。
此外,环泊酚是丙泊酚的me-better产品,是2.4类改良型新药,其化合物专利期于2034年5月到期,还有接近10年的保护期,所以集采这方面,倒也不必担心。
所以说,凭借较强的产品力,环泊酚的市场需求空间仍然可观,产品仍在快车道。
第二、盈利能力更强
2024年,海思科的麻醉药毛利率达90.43%,盈利能力还要强于恩华药业这种专攻麻醉的药企,同时更是显著优于恒瑞医药、人福医药。
这么高的毛利率水平,已经远超片仔癀的肝病用药了,可见其麻醉产品盈利能力的强悍。而随着麻醉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也会走向新台阶。
第三、研发更专注
海思科能够在麻醉做到这么高的毛利率,除了行业壁垒的影响,其对研发、技术的重视也不可忽视。
近几年海思科的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维持在30%左右,2024年具体为26.9%,远超人福医药、恩华药业,甚至还要强于恒瑞医药(23.5%)。
但尽管各方面表现不错,最近海思科的业绩却好像有些“失速”。
2024年,海思科营收37亿,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增长34%,但扣非净利润却下滑45%。
2025年第一季度,海思科营收8.9亿,同比增长18.6%,但净利润却同比骤降约50%。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下降是因为在第四季度研发费用提高,占全年研发费用39%;可观的利润增长是因为当年受到补贴2.4亿。
而海思科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除了研发费用同比有较大增长,另外主要是受国家补助不同报告期的波动影响。除去补助,该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9%。
所以,海思科利润端的波动主要是受补助以及研发费用影响,这种业绩“失速”感只是表象,公司业绩体检仍然健康。
那么,海思科是想仅靠环泊酚“包打天下”吗?
当然不是。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海思科已迎来收获。现在的海思科,产品布局麻醉、慢性病等,倒是同之前的恒瑞医药颇像。
2024年5月,公司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思美宁)上市,为我国首个获批“成人糖尿病性周围理性疼痛”(DPNP)适应症的1类新药,有效填补治疗领域空白。
神经病
相较辉瑞的普瑞巴林,思美宁使用无需滴定,更便利,起效快速,患者治疗体验更好。
2024年6月,海思科考格列汀片(倍长平)上市,用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该药是全球首个双周口服超长效二肽基肽激酶抑制剂,效果与日制剂相当,具有超长疗效、肝肾无忧、平稳放心的优势,患者依从性高。
当然,研发好产品,更要销售好产品。海思科的营销能力并不弱。这两种药品上市后,48小时内就在多城市首例处方开具,不到一年营收便达数千万元。
总结一下。
凭借核心大单品环泊酚,海思科成功切入麻醉领域。并且,公司非常重视研发,除了麻醉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管线,可谓是向创新药方向转型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