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掉队的紫金农商银行,难以重回高速增长 紫金农商银行发展 农商银行如何走出盈利承压困境
admin
2024-04-24 09:00:46
0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在一二线城市的业绩增长出现瓶颈后,也纷纷将触角伸向了县城乃至农村。普惠小微企业贷业务在县域及乡镇的盛行,也让原本生存空间就十分有限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以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即紫金农商银行,以下简称紫金银行)为代表的农商行主体,也因为国有大行、商业大行的市场下沉,而让其原本的优势逐渐丧失,亟待转型突围。

据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近日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数据,最新农商行品牌价值10强排名中,上海农商银行排名第1。与此同时,该行位居中国品牌500强排名第208位。而紫金银行在农商行中排名第10,在500强排名中榜上无名。

由此可见,紫金银行在所有的银行企业中,并无太多品牌优势。即使是细分至农商行,其行业地位也是“不上不下”,十分尴尬。如果说第三方机构的品牌价值排名只是虚名,那么近几年紫金银行的业绩、股价等表现,却足以说明,紫金银行的发展,或许还存在些许问题。

但第三季度,紫金银行营收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7-9月,该行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下降1.72%。

业绩下滑拖行业后腿、一级资本充足率垫底

据紫金银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2023年前三个季度紫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0.43%;实现归母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5.8%。虽然前三季度紫金银行的营收、净利润双双出现了增长,但是单看第三季度,其营收却录得11.87亿元,同比下降1.72%。

据分析,紫金银行第三季度的营收下滑,或许主要归因于其利息净收入的下降。财报数据显示,2023第三季度,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0.19亿元,同比下降3.32%。


实际上,紫金银行的业绩表现不佳,早有征兆。以一年前的2022年财报为例,2023年2月中旬,近20家银行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

从2022年的业绩快报数据来看,20家银行在盈利、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上,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甚至其中18家银行的净利润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其中,同在江苏的城商行江苏银行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超过30%,而农商行苏农银行该项指标的增幅则高达29.40%。对比之下,紫金银行的业绩指标也显得有些“寒碜”。

例如紫金银行2022年的营收45亿元,同比增幅仅有0.11%;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幅也只是5.68%。在一众欣欣向荣的业绩中,无论是其营收规模、还是个位数的增长幅度,确实有些给上市银行“拖后腿”的意味。

回到最新公布财报的2023年第三季度,其资本充足率指标也令人担忧。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1%,较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1%,较上年末下降0.21%;资本充足率为13.99%,较上年末下降0.36%。

除了资本充足率在下滑外,还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上市农商行相比,紫金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更是垫底。尽管近年以来,紫金银行通过内源、发行可转换债券等外源来补充其资本,但是该行可转债债券转股率较低,对于资本金的补充十分有限,因此也令投资者十分担忧。

资产质量堪忧、盈利能力存疑

众所周知,作为银行类企业,风险控制也是其业绩表现的核心指标之一。所幸的是,在风险指标方面,紫金银行有所“进步”截至9月末,其不良贷款率1.16%,再创新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纵向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紫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持续向好。但是横向对比其他商业银行乃至农村商业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例如,同期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的不良贷款率0.75%、0.81%、0.95%。


实际上,紫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不佳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其上市前后的招股书、财报数据都在表明,紫金银行的风险控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质量堪忧。

例如,紫金银行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时,监管层就对该行不良率过高提出质疑,并如此表示:“最近三年申请人公司业务不良贷款率逐年上升,分别为 1.90%、1.84%、2.04%,其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大,分别为 2.47%、2.97%、4.22%。”

虽然紫金银行回复问询时表示,2017年末-2019年末,发行人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关注类贷款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资产质量水平,在江苏省内上市农商行中,排名十分靠后,甚至是目前农商行中,少有的不良贷款率高于1%的银行。

据了解,紫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年逐渐细化,得益于该银行为压降不良,先后通过优化考核机制、组建总行清收团队、建立不良听证机制、强化技能培训、深挖存量不良等方式,对一定额度不良贷款集中清收处置。

只是,目前来看,随着其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产质量的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紫金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一度遭到投资者质疑。以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两位数的2022年上半年为例。彼时,紫金银行实现营收21.66亿元,同比增长2.64%;实现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10.05%。不过,净利润两位数的高增长是建立在2021年上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

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紫金银行实现营收21.11亿元,同比下跌14.40%;实现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微增2.72%,远低于A股上市农商行平均水平。

横向对比江苏的六家上市农商行,紫金银行虽然资产规模仅次于常熟银行,但同比仅增长2.47%。或许正是因为增速“技不如人”,所以原本资产规模领先的紫金银行,也在此前的2021年,就被常熟银行反超。

要知道,2019年、2020年紫金银行的总资产就已率先超过2000亿元。但是如今,紫金银行与常熟银行资产规模、业绩增速等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与之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过低,更是紫金银行的“硬伤”。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紫金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仅个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04%和7.23%。而其净利润增速与其他五家银行均为两位数的增速相比,却处于垫底位置。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紫金银行逐渐掉队了。

高管动荡、频吃罚单,内控漏洞不容忽视

一家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共同努力。紫金银行近年的发展并不平坦,或许也与其高管频繁变动有关。

据了解,紫金银行的人事变动,自其上市以后变得更为频繁。甚至有人调侃称,紫金银行过去几年的高管变动频率,远超很多银行几十年的人事变动频率。

事实上,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例如,2014年8月就开始担任紫金银行董事长的张小军,自2020年8月底开始,因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并由彼时的紫金银行行长接任。


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紫金银行又发布通告称,紫金银行的新任董事长因工作调整而卸任。直到2022年1月底,紫金银行任命赵远宽成为紫金紫金银行第四届董事长。而在紫金银行披露赵远宽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核准的同时,公司还披露朱鸣被选举为公司副董事长。

高层的频繁变动,对于紫金银行的发展 ,显然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张小军在任期间,正值紫金银行的营收规模高速增长期。加上此后屡次更换董事长、副董事长,更是让该行的政策难以稳定落地。事实证明,尽管紫金银行换了年轻一代的领导班子,但是业绩表现依然波澜不惊。

更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银行近年还频繁因为违规经营而被处罚。例如,2019年8月,紫金银行因违反《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被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处以警告并罚款188.8万元。

同年10月,紫金银行连收3张罚单。包括其支行存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行为,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等,都曾受到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等部门的处罚。

无独有偶,2022年年初,紫金银行镇江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尽责,被镇江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

此外,紫金银行此前还因为财报数据有误闹出“乌龙”事件。据媒体报道,紫金银行此前发布2021年度年报时因为数据有误,不得不发布更正声明。

而时隔半年后,紫金银行发布业绩快报时,又因为零食临时决定提前发布业绩快报导致违反上市公司相关规定。据了解,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明确表示:“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业绩快报公告前十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资金银行因未充分考虑发布时间与董监高人员购入股份时间的间隔,导致该行业绩快报发布日距离其部分高管购入股份的时间不足10日,而被动触发了的相关规定而违规,最终不得不出面道歉。

业内人士认为,紫金银行频繁出现财报数据纰漏、经营违规等事件,或许足以说明公司欠缺全局规划意识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意识,由此暴露的,也是其内部经营管理的明显漏洞。

结语

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中资产规模并不算小、实力并不算弱的银企,紫金银行的发展,确实让投资者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综合来看,紫金银行的业绩掉队、竞争力不敌同行,或许与其高管动荡不安、经营管理过于粗放、风险控制力度不足等都有关系。

但是,紫金银行新的管理团队,想要根除其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顽疾”,恐怕并非易事。希望资金银行能够凭借其数千亿的资产规模优势,在新的金融环境下,早日扫除内忧外患,从而成为农村商业银行领域里,最值得称道的玩家之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进博面对面|资生堂周涛声:中国...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在第八届进博会的舞台上,资生堂带来了首个医美本土创研品牌RQ PYOLOGY律...
智元机器人公司完成股改 智元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11月10日,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
昊海生科:拟7400万元收购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9日,昊海生科发布公告,于2025年11月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昊海医药科...
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具身智能上...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智元机器人已于11月上旬完成股改,公司名称由“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
IPO紧要关头捷佳伟创狙杀亚电... 前言科创对决,匹夫有责。我国半导体被 “卡脖子”,光伏设备企业当然也心急如焚。近日,一家50%以上营...
巴菲特将发布最后一封股东信? ... 2025.11.10本文字数:560,阅读时长大约1分钟日前,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
老白干1915失速、武陵承压,... 导语:白酒“河北王”老白干的周期阵痛还有多久能结束?被称为白酒“河北王”的衡水老白干酒业(60055...
002485,上演“天地板” ... 11月10日,ST雪发高开,随后股价直线拉升涨停,盘中闪崩跌停,上演“天地板”,截至发稿,成交额超1...
美的为什么不害怕小米? 美的为...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蜡笔今年,小米集团(以下简称“小米”)成了家电行业里绕不...
星巴克,还会降价吗 星巴克,还... 记者 | 贺泓源 实习生李音桦编辑 | 高梦阳被卖掉的星巴克中国会变吗?显然,瑞幸在变现上,要比星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