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2023年上市及非上市险企高管薪酬,降薪的风还要吹多久?|每财保 上市公司高管降薪 上市险企高管薪酬调整
admin
2024-04-19 15:03:00
0



125家非上市保险企业高管薪酬多集中于100万-300万元,有10家险企最高薪酬超过500万元,仅有11家险企最高薪酬低于100万元。

文/每日财报 栗佳

寒冬之下,各行各业走的都尤为艰难,“降薪”、“缩减成本”也就成为贯穿整个2023年的关键词。

在企业为顺利穿越低谷周期不得已而为之的降薪大趋势下,保险行业也难独善其身。

确实,整个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波诡云谲的市场持续演变也使得行业发展的路途充满了变数,背后的客观原因多种多样,从经济复苏的缓慢爬坡,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再到普罗大众收入的下降,每一个因素都在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行业内外对保险的认知和态度的转变,一列列鲜明变化的数字更能加以佐证。

随着此前125家非上市险企陆续披露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以及如今国内7大头部上市险企已经公布完毕的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各大保司的董监高薪酬数据也已全然浮出水面。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公司的高管薪酬不仅反映了高管自身的个人价值,也反映了公司当下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

哪家高管们的薪酬待遇更好?他们的薪酬是增加了还是也迎来了“降薪潮”?这些都是行业内外关心的话题。《每日财报》将拆分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看看上市及非上市险企高管们薪酬到底如何。

01

高管薪酬“冰火两重天”

据《每日财报》统计,125家非上市险企中,无论是人身险公司,还是财险公司,其高管们2023年整体薪酬均有所下降。

总体来看,统计中的125家非上市保险企业高管薪酬多集中于100万-300万元,有10家险企最高薪酬超过500万元,仅有11家险企最高薪酬低于100万元,包括2家人身险公司和9家财产险公司。

非上市人身险企中,最高年薪超过500万的公司数量共7家,仅2家险企披露了具体薪酬,其余5家仅披露区间范围。

和泰人寿以692万最高年薪夺得第一宝座,董监高中目标年薪在200万元以上的就有四人,在200万元以下的还有九人。但现实情况却是,和泰人寿董监高薪酬水平较高,而公司经营业绩却并不理想,2023年净利润亏损额达到了5.70亿元,同比扩大了5.16倍,亏损额度几乎与过去6年的累计亏损额持平,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业内对高薪与经营管理效果关系并不对等的深入思考。

而这一情况,在2022年之时也出现过,彼时合众人寿创造的953.8万元高管年薪,位列非上市险企第一,但要知道的是,当年合众人寿亏损金额高达20亿元。或因差异化尤为明显,从2023年开始,合众人寿对外不再公布薪酬具体金额,仅公布了薪酬区间,去年为300万左右,相较于2022年的高点,可谓“断崖式下滑”。

其次是招商信诺人寿,一位高管2023年的薪酬为534.6万元,排名第三的横琴人寿最高年薪位于500-600万元。

紧随其后的信美人寿、信泰人寿、中宏人寿、中美联泰人寿4家险企最高薪酬区间为500-1000万元,给董监高们持续开出诱人高薪。

与之相反的是,有2家人身险企2023年最高年薪不足百万,分别是新华养老、长生人寿,最高年薪分别为68.5万元、75万元。

而非上市财险企业,最高薪酬则普遍低于人身险公司。在可查的最高薪酬区间中,68家财险公司中仅9家险企最高薪酬超过300万元,作为对比,在57家人身险公司中,共有23家险企最高薪酬超过300万元。

从各个公司董监高的薪酬区间人数来看,财险公司共有302名董事、监事和高管的薪酬超过100万元,也与人身险公司的404名存在一定差距。

具体来看,年薪高于500万的公司仅有两家,分别为利宝保险、美亚财险,最高年度薪酬分别为648万元、500-1000万之间,而剩余接近有半数以上的公司,最高年薪是分布在100-200万区间内。

值得注意的是,非上市财险企业最高薪酬未超过100万的险企数量较多,合计10家。其中安心财险是唯一一家最高薪酬低于50万元的险企,仅40.93万元,位居最后。


从整个薪酬波动幅度来看,三星财险最高薪资从2022年的177.8万元涨至2023年的372.1万元,涨幅为近109.3%;降幅最多的则为国富人寿,从2022年的550.2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211万元,同比下降61.6%,这一降幅算是很罕见的。

整体来看,125家非上市险企薪酬虽然相较于2022年有一些降幅,但实则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体现在一些合资、外资公司与本土企业的高管薪资存在明显差距,据统计,11位年薪超过500万元的董事和高管中,就有6位来自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占比已过半。

而另一方面,仍有不少保司业绩端与薪酬端“冰火两重天”,割裂化尤为明显。对此,有研究指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是正相关的,但也有相关人士提到,高薪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高绩效,因为绩效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02

上市险企高管薪酬“五连降”,两位女将超千万

在已披露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的7家上市险企中,只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及中国平安5家保险公司公开了董监高薪酬情况,阳光保险和中国太平暂未有公开数据可供参考。

据《每日财报》统计,2023年以上五家上市险企披露的董监高合计146位,共领取税前薪酬1.82亿元,同比下降11.46%。其中,在职的高管合计115位,领取税前薪酬1.44亿元,另有31位董监高已离任,共领取税前薪酬约0.38亿元。

由此计算可知,去年五家上市险企每位董监高平均薪资约为124.84万元,相较2022年同期的人均137.23万元下降了约12.41万元,同比下降9%,这也是高管薪酬自2018年起已连续五个年头下降了。

分别对应每家企业来看,一众高管薪酬也大不相同,有四家缩水,仅一家小幅上涨。新华保险高管薪酬降幅最大,超四成;中国人寿与中国人保降幅皆超10%;中国平安降幅则在个位数,约降两成;中国太保是唯一一家在上涨的,高管薪酬也相当可观。

一直以来,中国平安的高管薪酬算是处在业内金字塔顶尖位置,2023年共有9名董监高税前薪酬超过500万元,其中2名超过千万,分别是已经辞任联席CEO的“打工女皇”陈心颖,以及首席风险官张小璐。

陈心颖去年税前薪酬虽然同比下降9.97%,但仍蝉联保险业高管薪酬榜首,去年税前薪酬合计1300.59万元,税后薪酬748.61万元。这一薪酬,较其早年税后到手超千万的年薪有明显的缩水,已经连续三年降薪。

而超千万薪酬的张小璐也有一定缩减,去年税前薪酬达到1068.37万元,同比下降了9.98%,税后薪资为611.82万元。

不止两位女将,中国平安其他一众高管降薪幅度也在10%左右,其中已于去年8月份辞任的冀光恒,整体薪酬降幅将近30%。


再来看其余四家上市险企,中国太保高管整体薪酬略高于另外三家,有8名董监高税前薪酬处于200万至500万之间,而且在金融业普遍“降薪潮”下,中国太保依旧为高管们提供了强大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去年董监高从公司实际获得的报酬总额为3773.2万元,同比上升2.31%,是这五家险企中唯一实现涨薪的。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最高税前薪酬位于100万至200万区间,报告期内,两家公司董监高(含已离任)从公司实际获得的合计报酬(部分未确认)分别为1791.66万元、1260.22万元,降幅分别达13.55%、21.59%。

而新华保险一众高管最高税前年薪则位于200万至300万元区间,由于2023年其管理层进行了调整,受离任、工作变动等因素影响,新华保险董监高税前薪酬纷纷下调,总报酬从2022年的2427万元降至1314.6万元,降幅超过四成达45.83%。

总的来看,尽管外界常常将保险公司高管薪资作为话题热议,似乎只是出于好奇或窥探,但实际上,这些薪资数字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远不止于此,是反映保险公司整体业绩、股价表现以及其他核心指标的晴雨表。

更重要的是,这些薪资数据为行业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去思考高管薪酬与行业所面临挑战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窥见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以及基层员工满意度的变化等等。

因此,各大保司应当努力在高管薪资与行业各种挑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和行业的持续繁荣。但就目前现实情况来看,这个“平衡点”在哪,却并未有明确清晰的答案,而这或许也是保险公司需要进行深入思虑的。

每财网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2024

立即扫码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纪华通逆天改命,27个持股员... 出品|达摩财经近日,世纪华通27名员工瓜分6亿股权激励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这一消息源于世纪华通(00...
李家超: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 据“大湾区之声”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17日)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 李家...
靠流量“赚钱”,小红书太急了?... 作者丨无情编辑丨坚果封面来源丨Unsplash如果你在近日,盒马X会员店即将全部停业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孚能科技计划年底交付全固态电池... 9月16日晚,广州工控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孚能科技(代码:688567)发布公告显示,9月15日,公...
A股午评:创业板指涨1.74%... A股三大指数17日早盘集体上涨,截至午盘,沪指涨0.41%,深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1.74%...
华安证券回应与国元证券合并传闻... 记者丨崔文静编辑丨巫燕玲近日,市场再度热议券商合并话题,其中国元证券与华安证券这一“同省兄弟”的组合...
保利集团“打假”:14家公司无...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9月15日发布严正声明:近期,保利集团关注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印章、注册材料,...
5天,南京跑出一家2000亿巨... 5天前,药捷安康-B还是一支港股上市刚刚两个多月的小透明,IPO后股价表现虽然不错,相比发行价涨了好...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已有47... 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9月16日的公开论坛上表示,当前,上交所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
黄金“平替”走俏 本报记者 汪文正 上海市普陀区一家金店设置了黄金购买回收自助设备。该设备可实现“智能回收”,具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