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几个朋友聚了一下,普遍反映今年没攒到钱,几乎都归因于一堆敏感内容。
其实存不下钱不仅今年,大部分人之前也没存下钱,市场经济运转的本质就是让大家存不下钱。
01
DT财经做过一次调研,70%以上的参与者都是90后、95后,存款10万以下的占比超过50%。
抽样调查存在误差,总体还是普遍存款不多。
其实不光中国人存不下钱,全球各国都表示存不下钱。
美国人不爱储蓄的说法由来已久,精打细算的德国人也存不下钱。
德国联邦银行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16到24岁的年轻人的余额中位数为1400欧元,也很低。
你可以说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收入比我们高,年轻人存款真的也不多。
有网友悲观的表示:
让大部分国民没有积蓄,是全球各国的一个基本国策。
不管是伦敦、纽约、北京、上海、香港任何一个大城市,它的物价水平会自动调整到让底层劳动者付完房租、吃喝、交通等基本的生存成本以后,每个月你荷包空空的水平。不管你是上海的月薪8000还是纽约的3000美元,结局是一样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奉行着市场经济体制。
配置社会资源的手段说好听了是市场机制,说直白一些就是钱。
经济社会有千百个行业、千百个部门、千百个公司、千百个劳动力,让这个大型机器运转的动力就是钱。
你老板要开公司,除了极个别情况都是为了赚钱;
打工人上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
传统社会,通一下下水道我们找邻居解决;市场经济,我们花钱找管道工。
管道工为什么要被钱支配?因为他不够有钱。
人人都在追求财富自由,财富自由的本质不还是摆脱被钱支配。
今年有人街头采访到王思聪,问他为什么周三不用上班,王思聪直接用眼神回复了。
02
反过来讲,为什么王少爷可以周三不劳动?因为大部分人比较贫穷,可以供他支配。
王少爷去咖啡厅,有人给冲咖啡;王少爷点外卖,有人飞奔送过来。
如果我们都实现了财富自由呢?
王少爷让我去送外卖给他,我就不去了;王少爷让我大太阳给他盖房子,我就不盖了。
经济社会彻底崩掉。
市场经济运转了几百年,这种bug肯定不会出现,所以不可能大家同时财富自由。
社会有那么多行业、部门、岗位组成,每个岗位都要有人补位,不管这个岗位多脏多累。
下雨天送外卖、太阳底下搬砖、捏着鼻子清理垃圾、屏住呼吸给老人换尿布,这些工作都得有人去做。
什么人会去做这些工作?绝对贫穷群体。
你卡里存着100万现金,大概率就不想去搬砖了。
其实不用100万,有外卖小哥彩票中了25万,就打电话要辞职。
大家去问问这些外卖小哥,大部分人想法都是:攒够了多少钱就回老家。
如果每个家庭都有50万以上存款,几乎没人愿意送外卖、没人愿意搬砖,社会还能正常运转吗?
市场经济进化了几百年,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bug。
那么解决方案就是,一定要让一些人存款超不过50万。
只有大部分人保持贫穷,富人的钱才有意义。都有钱了,他们的钱就是废纸。
所以有人悲观的讲,富人的财富是穷人。
03
外卖小哥也不傻,凭什么总是让我做最底层的劳动,我也要存钱,也要摆脱被钱支配的惨状。
但是外卖收入存在上限,一天时间就那么长,总不能24小时跑单。
于是他节衣缩食,杜绝一切吃饭之外的消费,终于有一天攒够了100万。
终于可以不被钱支配了。
这时王少爷又点一单外卖,小哥看了看卡里的100万,想着送一单才5块钱,拒单了。
王少爷着急吃饭呢,没人应单,问了问是外卖员都有100万了,不想给他送。
王少爷咋办?加钱呗。5块你不送,50送不送?500送不送?
王少爷打人随手就赔了209万,加钱加到你愿意送完全没压力。总不能大太阳让王少爷亲自出去吃饭吧。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花500点个外卖,买卖双方有个讨价还价过程,最终的平衡点是:又有人愿意去送外卖了。
中国人的特点是,喜欢在同一个时间点做同一件事,外卖小哥拼命攒钱一毛不拔,其他行业也会喜欢存钱。
搬砖的、垃圾分类的、养老院护工存款都超过100万,下一步用工成本都会上升。
最终的局面是,大家手里钱都变多了,然而发现没什么用,拿着100万安全感跟原来的10万没区别。
大部分年轻人存钱的目的都是为了安全感,当所有人都有存款了,你还是没安全感。
什么时候你会有安全感?你有很多存款,大部分人却没有。
这不正是现在的局面吗?唯一的区别是,你是大部分人。
04
当然以上是理想情况,实际可能更差。
当大家都在拼命攒钱,都不敢消费时,其实大家赚钱都变得更难。
外卖小哥不敢消费,给女主播刷礼物就少了;女主播赚不到钱,就不敢做美甲;美甲店不赚钱,就不敢乱点外卖,外卖小哥就更不好赚钱。
形成了一个你越攒钱,越攒不下钱的怪圈。
社会就进入这样的困境,等待救世主。
我们是不缺救世主的民族,迅速就有了两个方案。
其一,让一部分人跳出循环,率先花钱。所以我们拼命的放水,拼命的刺激消费。
某中产突然有钱了,敢送孩子去舞蹈学校了,舞蹈学校就复工了;
舞蹈学校收入高了,外卖点的多了,外卖小哥收入就高了。
目前的问题是,不管上面怎么呼吁,这个中产不仅不敢送孩子学舞蹈去,连孩子也不敢生。
银行利率那么低,连贷款的勇气都没有。
你们是指望不上了。
所以我们现在在搞第二个方案。
大家都拼命存钱,目的是为了摆脱钱的支配,摆脱底层劳动。
那为什么需要做底层劳动?让机器人做,或者转移给国外不好么。
不幸的是,过去有段时间我们就是被转移的对象。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老百姓已经不想在工厂里打螺丝,只想在办公室吹空调。
所以有段时间,这些工厂都来我们这了,我们去工厂打螺丝,把产品生产出来给他们使用。
为什么我们愿意去工厂打螺丝?因为他们有100万存款,我们没有。
即使美国人不爱存钱,他们存款依旧是我们的4.4倍,达到5万美元。
当然他们也有很多人被平均,总体比我们富裕一些是事实。
更重要的是,他们存款不多也可以不去打螺丝,因为他们有相对完善的社保、医保等等。
美国失业救济金是700美元/月,日本的低保是13万日元,换成人民币都在5000元以上。
我们因为发展比较晚,保障体系还没那么完善,不工作可能真的没钱吃饭了。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我们更愿意接受这些枯燥无味的工厂劳动。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受益了,也学到一些技术,赚到一些钱。
一些人赚钱了要求就高了,工厂就慢慢的转向更穷的越南。
现在我们还是不甘心,但是人家把持着相对尖端的产业链,话语权更重。
于是我们就走向了产业升级之路。
05
说远了,还是得回到我们百姓身上。
整个社会不可能同时存下钱,不代表每个人都存不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提高经济地位。
说白了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社会中的排位,相对有钱更重要。
相对处于底层,就只能被剥削,在市场经济用钱投票之下,只能被迫从事底层的体力劳动。
不是说体力劳动不好,只是这个体系就是这样定位的。
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参与这个游戏,躺平,去大山中务农,做宅男。
只要迈出大门,只要打开这个资本游戏,大家还是只能不断的打怪升级。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存钱,等于都没存钱这个事实。
你我都是外卖员,都在拼命存钱,希望存够100万逃离这个底层劳动。
终于有一天存够了100万,发现送一次外卖可以赚500块,更新一次外卖装备要20万了,你会怎么想?
所以大家发现不仅自己存钱,自己存款变多,其他人存款也在不断变多时,应该感到危险。
钱都存着不花还好,钱都拿出来花了,购买力还有那么多吗?
以及中国人的习惯,同一个时间做同一件事,更加剧了风险。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