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真的来了
admin
2023-10-27 20:41:30
0

文|凯风

又一个国家级都市圈落地。

01

这一次,给了中部地区。

日前,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透露,《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期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成为全国第10个获得复函的都市圈规划。

这意味着,中国户籍第一大省,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级都市圈,而郑州都市圈也成了北方已获批的最大的国家级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正在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但不是每一个城市群和都市圈,都能称为“国家级”。

根据规划,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群多达19个,而都市圈更是超过30个,而如今正式跻身国家队的不到三分之一。

是否成为国家级,看的不是圈大圈小,而是取决于相关规划是否获得国家层面批复。

以此为标准,目前,全国只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杭州、沈阳、郑州等10个都市圈先后获批。

郑州被官宣成了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那么在此之前就已出台相关规划的青岛何去何从?

一个月前,山东省印发《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有媒体据此表示青岛都市圈成了我国首个非省会的国家级都市圈。

然而,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家发改委官网,还是地方公开报道,都未明确这一规划是否获得批复,青岛都市圈是否跻身国家队存疑。



这种背景下,郑州率先一步,宣称成为第10个国家级都市圈,未必没有道理。

02

郑州都市圈,到底有多大?

在国家级郑州都市圈规划获得批复之前,地方层面曾经有过多个版本的郑州都市圈设想。

前几年,地方版的郑州都市圈曾多番扩容。

从最初的郑汴一体化,扩容至“1+4”,后来又将洛阳等地纳入其中,形成了“1+8”的超大都市圈。

这个大圈子包括: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新乡、焦作、济源。

这个圈子,将河南省一半地市都包括在内,面积多达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接近全省的一半,GDP总量更是占到全省的6成左右。



更关键的是,河南最大的两个城市,郑州与洛阳,一个省会一个省域副中心,共同纳入一个圈子,在国内都比较少见。

但是,这个圈子明显过大,与最新的政策方向未必相符。

要知道,自去年开始,国家层面已经开始收紧都市圈的审批门槛,一众都市圈面临前所未有的大”瘦身“。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

我国都市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同时,要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

关于都市圈,国家文件有着极为严格的定义:

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由此不难看出,具有带动的大城市是前提,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打造都市圈的资格,实力一般的普通省会,连自身发展都需要扶持,遑论带动周边发展?

而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标志,根据测算,1小时通勤圈的合理范围也就50-100公里的半径,而地域面积一般都在2万平方公里左右。



事实上,去年年底获批的武汉都市圈,从一开始的“1+8”的大圈子,缩减为以“武鄂黄黄”为中心的中等圈子。



这一次获批的郑州都市圈恐怕也是如此,瘦身在所难免,会否从“1+8”恢复到“1+4”的传统格局,有待官方规划文件最终揭晓。

届时,洛阳都市圈会否重出江湖,与郑州都市圈形成双圈驱动的格局,值得关注。

03

国家级都市圈扩容到10个,为何北上广深还未获批?

目前,已经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多达10个,而仍在路上的各类都市圈还有一二十个,但北上广深一直都没有动静。

要知道,论都市圈的成熟度,论圈子的发达程度,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线城市。

根据泽平宏观统计,全国共有3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但只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苏锡常位列成熟型,绝大多数都还在培育阶段。



连圈子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众多省会都晋级国家队,北上广深为何这一次慢了?

一方面,国家级都市圈,以经济实力论高下,更不是以批复先后论高低,而不乏政策扶持乃至均衡发展的考虑。

从目前已批复的国家级都市圈来看,部分都市圈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由于横跨区域过广,有待政策率先明确,比如南京都市圈。

有的都市圈不乏政策扶持的因素,获批都市圈对于打造强省会乃至竞夺国家中心城市都有突出意义,比如福州、沈阳等。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经济实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都市圈的划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会仓促落地。

无论是上海大都市圈,还是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核心圈层都已相当成熟,如广佛、深莞、沪苏等等。

但在核心圈层之外,一些邻近地区是否纳入其中,则存在一定争议。比如清远之于广州,河源之于深圳,以及湖州等地之于上海。

同时,一线城市都市圈,发展的核心不在于虹吸,而在于辐射。

但是,如何打造更多产业飞地、如何在不同城市之间建立可行的财税共享体系,也有待探索。

所以,一线城市未必需要都市圈加冕,何时跻身国家队之列,并不着急。

04

圈子太多,还有意义吗?

当都市圈越来越多,国家级的名头到处都是,圈子不断膨胀,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其实,任何国家级规划,未必都能提供政策或财税方面的直接支持,但战略本身,就足以凸显城市的重要性。

都市圈,对于一众省会城市,乃至三四线城市,都有着巨大利好。

其一,都市圈,既能扩大中心城市的“势力范围”,也能给三四线城市带来显著的溢出效应。

都市圈,相当于圈定了一个城市“同城化”的势力范围,让大城市得以不断向周边蔓延。

同时,都市圈以同城化为目标,无论跨市地铁建设、产业转移乃至公共服务同城化,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推进。

都市圈内的“飞地经济”已经蔚为大观。中心城市到周边地区打造产业转移园区,借助财税共享等政策,有望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更关键的是,跨城地铁、跨省城轨的存在,则为三四线城市跻身地铁俱乐部创造更大可能。

其二,都市圈,打破了传统的行政边界,不再拘泥于一省一市的范畴,跨市乃至跨省发展将会成为常态。

最早获批的南京都市圈就是如此,横跨苏皖两市,南京得以将芜湖、马鞍山、宣城、滁州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徽京”之名才更加名副其实。



上海都市圈、重庆都市圈都是如此,杭州之于安徽黄山,重庆之于四川达州,都是借助都市圈的名义完成扩张的。

其三,“强省会”模式受到挑战,但“强都市圈”模式正在横空出世。

目前,在多中心模式的引导下,强省会,正在遭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挑战,有地市甚至直接向省会喊出了“一城独大不是春”的宣言。

当强省会模式遭遇挑战,强都市圈就成了许多中心城市扩张的主要支撑。

同时,能否成为国家级都市圈,也是竞夺其他国家战略的重要筹码。

无论对于打造强省会,还是竞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利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印钞为什么不是救世良方?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索,作者:经济小张,原文标题:《央行印钞为什么不是救世良方,你又应如何应对?》...
股价暴涨超200% 睿智医药大... 中经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多番涨停之下,老牌CRO(医药研发服务)企业睿智医药(300149.S...
套现15亿离场,一家三代人移居... 在A股市场中,有不少上市公司从辉煌走向没落,甚至最终沦为资本炒作的“壳资源”。*ST创兴(创兴资源)...
整治直播电商乱象,快手电商“成... 出品|达摩财经9月19日晚,市场监管总局公布: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成都快购科技有限...
100亿元,千亿能源巨头要“造... 从“手搓装置”到全球领先,一家民营企业的可控核聚变逆袭之路。《中国企业家》记者 马吉英见习记者 苗诗...
小米汽车,又出事了 小米汽车,...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闺蜜财经图片由AI生成撰文|杆姐&编辑|爱丽丝小米又出事儿了。9月19日,据国家...
降温了,也降息了 降温了,也降...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吧~希望我们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
笑死!国产布加迪来了,比保时米... 不到一个月,追觅的PPT造车,它来了。没错,追觅汽车在微博发布首款新车渲染图。从渲染图来看,追觅首款...
电池指数基金如何“捕捉”电池技... 《金证研》 巽风/作者近日,工信部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支持...
什么样的家庭,孩子长大后最有底...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小白轻松入门~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前几天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