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学不领先 技术永远不会领先
admin
2021-10-12 10:42:23
0

原标题:如果科学不领先 技术永远不会领先

第一财经:你说过,你走上物理学研究的路,是一种惯性使然,也有偶然性和机会。在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过程中,你是怎么确立目标的,有没有过动摇?

王贻芳:一开始学物理我就是喜欢的,第一步就没有选错。如果我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再想尽一切办法去改,那就会很痛苦。

在我们读研究生的时候,也有人讨论,要不要去学计算机,IT公司的工资会比我们高10倍,或者要不要去做金融,工资更高。各种诱惑也不是没有听过,但我没有太大兴趣,总体来说,是相对顺利地沿着这条路走了下来。

第一财经:你跟随丁肇中先生学习了十年,参与过他的AMS实验,当时这个实验遭到强烈反对,但丁先生认为物理学的进步,就是推翻前人已知的东西而发展的。他曾说,做实验物理,就不能考虑别人的看法,不能因为绝大多数人反对就不做。他给了你怎样的影响?

王贻芳:我想,无论是在研究题目的选择上、项目的最终推动和落实,还是如何组织一个研究团队等等,应该说各方面都受到他很大的影响。

他一直强调,要选择好的、有意义的题目,能在历史上留得下来。这对我们提高自己的站位,提高品位和眼光非常重要。

说得通俗一点,如果你选择做一个艰难的、创新性比较大的项目,有可能得不到大家支持,没有钱。那你是跟着钱走,去做一个相对平庸、不那么重要的项目,还是让钱跟着你走?我们一直说,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钱跟着你走。

第一财经:怎么跟公众解释,你们目前正在做的研究?

王贻芳:第一,我们一直在做加速器和探测器,关键点在于我们到底要建什么样的一个机器,性能是什么,如何优化它各方面的指标,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设备的设计。这件事大概还需要三四年,规模很大。

第二,我们已经开始了一些核心关键部件的技术预研。设计是落在纸面上的,并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只有做了才知道困难在哪里,指标的极限在哪里,才能优化设计,调整指标,改进工艺和技术。这个工作也有七八年的时间。

任何一个新的大型装置,都需要有理论和技术的创新,要摸索到创新的边界,这个过程很长。估计还需要5年以上,才能把所有技术做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收获,一些重要的技术研发成果可以直接用在国内一些大装置上。

我们研发的技术是不会被浪费的,因为我们瞄准的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相关的设备指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所以我一直说,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有一个高的目标,你的研究才会领先。如果你的科学的目标低了,技术目标和创新自然就不会那么高。如果科学不领先,技术永远不会领先。

第一财经:去年,CERN通过欧洲粒子物理2020战略,跟中国高能物理学界倡议的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设想是高度一致的。得知这个消息,你是否会欣慰,也会觉得紧迫?

王贻芳:我们非常欣慰。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欧洲有别的办法,一定不会跟着我们走。这个我们先提出的立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被欧洲学界经过5年的讨论认可了。

欧洲的计划是2028年开工建设,对我们来说当然有压力。如果我们不能赶在那之前,最后就只能去参加欧洲的项目了,世界上不可能做两个同样的对撞机。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自己做,还有7年时间。压力更多是如何执行我们自己的计划,如何在具体的工作、设计中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能解决,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担心,如果技术领先了,我们去参加欧洲的项目也有一定的位置。

第一财经:如果一个年轻人有志于成为科学家,你认为他需要有什么特质?

王贻芳:一个年轻人能否做出巨大的贡献,从具体的人你无法判断,这里面有机遇、环境和自身条件等很多因素。

能否成为科学家,是需要一定的天分的。从早期来看,他应该有主动性,眼里有活儿,知道该干什么,而不是导师要求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有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他对自我的每个阶段的能力和未来都要有判断力,最核心的是,他必须热爱科学,喜欢这件事。就算资质略微差一些,能够不受外界诱惑,坚持下去,也会有很好的成就。

第一财经:你一直说,中国高能物理人才储备还远远不够,希望多培养些人才。你怎么看下一代的机遇?是否他们要抵御诱惑才能安心做科研?

王贻芳:人才就跟资金一样,永远不够。就像航天事业一样,我们也是先有了项目,才能吸引和培养人才。如果一个项目准备十年,一代人就可以培养起来了。

下面这一代人无论从资质、能力还是学识基础和未来的发展前途来看,肯定是远超我们。

其实我们年轻时也有很多诱惑,那些诱惑可能还超过现在。我相信一代比一代强,我们这一代没有人拿诺贝尔奖,下一代一定会有。现在这批年轻人的能力还没有被看到,等他们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有成就,就一定会冒出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进大厂不考编,这届美院顶流,... 在西安美术学院念研究生的时候,钱彬有一个兼职,给陶瓷公司设计茶具,每个月出5-10套设计图,其中3-...
茅台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 4月18日消息,茅台集团与宁德时代在茅台国际大酒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
中国AI的制度优势 中国AI的... Kimi发布了K2 Thinking版本后,迅速火爆。顺便点燃了一个概念:模型即Agent。在国外的...
50元一件冲锋衣,打工人爱上“... “现在去注册成为骑手还来得及吗?”随着多地气温的骤降,外卖骑手们的装备也从清凉的夏装换成了保暖的秋冬...
美股历史最强月份出师不利 美股... 2025.11.09本文字数:229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樊志菁上周美国股市波动有...
下周,A股领涨板块可能大变样?... 刚过去的交易周(11月3日至7日),A股市场周中探底回升,延续了高位震荡格局。 主要股指中,微盘股与...
女装频现“预售15天”!背后:... 今年的“双11”比以往都来得更早一些。早在10月7日,快手等电商平台就“抢跑”开启大促预售,一些头部...
被许家印坑死的大佬:千亿建筑帝... 2025年10月10日,精艺股份(002295.SZ)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南通三建持有的近30%股权,...
集体溃败!中国人,为啥不买BB... 躺着赚钱的日子,没啦!曾经的豪车“三匹马”BBA,最新的财报看得出来,首次在中国集体溃败。当茅台价格...
聚焦进博|“看不见”的展品,“... 2025年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家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