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信用卡买奢侈品,对伴侣总有“完美幻想”,总以为换个人生活就会更好?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症状,那你可能“确诊”包法利夫人!早在150年前,福楼拜就用一部小说精准“狙击”了这种状态。人生必读的20本小说,今天咱们来聊聊《包法利夫人》。
女主角包法利夫人,名字叫爱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恋爱脑”和“精致穷”, 沉迷浪漫小说和上流美梦,渴望生活天天是偶像剧。嫌弃丈夫无趣、婚姻平淡,一次次出踏上婚外恋红线、借高利贷买买买、在追求刺激的路上狂奔,试图通过爱情和奢华的贵妇生活来实现自己的“浪漫理想”………当债务曝光、走投无路,爱玛求助于旧情人和熟人,均遭拒绝。最终她服毒自杀,丈夫夏尔在悲痛中去世,留下孤女沦为童工。福楼拜写到这里嚎啕大哭,朋友安慰他可以不把爱玛写死。福楼拜却说:“包法利夫人非死不可。”不是因为厌恶她,而是因为他认为:在那个时代,像爱玛这样被浪漫主义毒害、又无法适应现实的人,注定无法活下去。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不在于她追求爱情,而是她将自我价值完全寄托在虚幻的情感关系中,明知是陷阱却越陷越深。包法利夫人不是坏,她是“醒不过来”:错把欲望当爱情,拿虚荣当体面,总以为诗和远方在别处,却从没好好正视过自己眼前的生活。作者福楼拜对包法利夫人没有高高在上地批判,而是带着一种深刻的共情,并从她身上看到我们自己身上难以克服的一些东西。这本书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住着一个“包法利夫人”:总在做梦,却很少行动。渴望被爱,却不懂自爱。嫌弃平淡,却又无力改变。总以为诗和远方在别处,却不珍惜当下的拥有。作者福楼拜自己就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种高度自省的态度,令人敬佩。
你是否也曾陷入过 “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挣扎?你在生活中,有过“包法利夫人”式的瞬间吗?你是如何清醒过来的?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一起避坑成长。
文本&出镜:张杰
拍摄&剪辑:吴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