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玲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9月28日,在国网内江供电公司,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大屏上跳动着该市实时负荷曲线,标志着内江市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
虚拟电厂区别于传统的水电、燃煤、燃气等有实体机组的电厂,是运用现代通信、系统集成控制等先进技术,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可调负荷等资源,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管理的新型电力系统。
内江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图据国网内江供电公司)
内江市虚拟电厂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内江能投公司、国网内江供电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大地测量队联合设计。目前,已接入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24家、综合商业体4家、充电站及其他18座,可调负荷能力3.66万千瓦,试运行27天。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市虚拟电厂实现了与北斗实景三维技术的创新融合,是“北斗+”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首次实践。这意味着,即使在没有通信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实景可视化,还可以实现应急状态下的电力调度。
“虚拟电厂让我们从‘用电大户’转变为电网的‘智能调节器’,而且能精准把脉企业的高耗能环节,开出个性化‘节电处方’,为我们错峰用电和节能降耗提供最优解。”传统钢铁企业和大型用电企业代表川威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虚拟电厂的上线运行,标志着内江新型智慧电力系统建设取得新突破,将有力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强化资源整合、做好服务保障,将光伏、储能等企业可调节负荷纳入虚拟电厂体系,打造全域覆盖、协同联动的能源生态,助力内江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