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中国企业出海正从“机会型探索”迈向“战略型深耕”新阶段,挑战与机遇交织推动出海主体突破传统模式。在此背景下,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记者深入一线调研,对话出海企业与服务机构,记录各类鲜活实践案例和故事,传递100个前沿样本,推出“100个出海观察”系列报道。——敬请跟随我们,见证出海路上的勇气、智慧与新生。
近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布《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下称《施政报告》),其中提到将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下称“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这一动态值得计划“出海”的内地企业重点关注。
当前,全球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快速攀升。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反映内地企业“出海”步伐正在加速,且战略重心转向开拓新兴市场。《施政报告》指出,2024年外地驻港企业地区总部已超1400家,其中内地企业超过300家,占比21.5%。专班的成立,正是香港把握自身出口平台优势,呼应内地企业“出海”需求的关键布局。
调研团记者了解到,这个专班将由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督导,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香港贸易发展局和香港驻内地的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专班将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包括:金管局推动银行在港设区域总部、研究优化税务宽减措施、与沙特联合设立10亿美元新投资基金、组织企业赴东南亚拓展商机、发挥展览业优势促品牌“走出去”与“引进来”、推动碳排放核算服务发展等。
作为《施政报告》亮点之一,专班近日引起多方讨论。有分析认为,特区政府计划成立这个专班,反映出一个深意,即香港今后会由过往着重“引进来”改为集中“走出去”,因为在全球贸易秩序改变的情况下,内地企业将会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香港会更加积极发挥出口平台优势。
有部分观点觉得这个“拼船出海”模式优势显著,认为内地企业可弥补香港在海外基建、能源等重资产项目的经验短板,香港则以国际化规则与专业服务为内地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双方能在多个海外业务场景中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施政报告》还提出多项配套举措,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的功能,吸引更多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例如,内地企业“出海”可在香港设立财资中心和区域总部,进行跨境结算、汇款和融资等;并聘用香港会计、法律等专业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拓展海外市场;同时透过香港推广优势,对接环球买家,打造国际品牌。
香港贸易发展局近日接受调研团记者专访时透露,专班已启动筹备,计划1-2个月内会有明确的指引和分工细节。对于正谋划“出海”的内地企业,有望在今年底享受到相关服务。
南方网智库出品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李健鹏
上一篇:郑钦文中网术后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