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垃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生活垃圾焚烧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处理方式,虽然在减量化方面表现突出,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却成为了新的环保难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陕西省近日出台了新的地方标准,规范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安全处置,进一步提升全省固废治理水平。
据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赵丽莉)报道,陕西省新发布的《生活垃圾焚烧稳定化飞灰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标准》(DB61/T5133-2025)由西安城投西环公司与西安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联合主编,并于2025年10月20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陕西省在飞灰填埋管理领域填补了重要的标准空白,为飞灰的处理提供了统一依据,推动固废治理从“经验化管理”向“标准化治理”迈进。
飞灰是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一种危险废物,其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飞灰的规范处置显得尤为重要。新标准系统明确了飞灰的入场接收、填埋作业、日常维护及环境监测与安全管控等全流程的技术要求,融入了近五年来的技术实践与创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指导意义。
作为主编单位之一的西安城投西环公司,依托其在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的长期运营经验,牵头完成了标准主体的编制,并独立承担了条文的解释工作。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在环保领域的技术积累和责任担当,更为陕西省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
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筑牢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屏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全省固废处理行业向更安全、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迈进。可以预见,随着这一标准的推广与落实,陕西省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在全球范围内,飞灰的处理和处置问题同样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探索飞灰的资源化利用,例如将其作为建筑材料或进行热能回收等方式,这些创新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填埋用地的需求,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然而,飞灰的资源化利用仍面临技术、经济和政策等多重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
陕西省的这一新规,不仅是对飞灰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更是对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责任担当的体现。在未来,我们期待陕西省在固废治理领域继续探索更多的创新实践,为全国的环保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