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杜宇
据央视新闻,记者今天(9月9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针对近期外卖平台补贴争议,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王秋苹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及时约谈主要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快速响应,集体发声,承诺严守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抵制恶性补贴,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密切关注外卖行业竞争情况,要求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消费体验;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推动平台加大对商家的扶持力度,提高骑手权益保障,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央视新闻此前消息,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此前,一场由多个平台参与的外卖“补贴大战”在社交网络刷屏,不少网友晒出“一杯奶茶到手不到3元”“一顿大餐只花6块”的“战果”。但是,上游新闻发现,在流量与热搜的背后,也有不少参与者在默默承受着这场“狂欢”带来的代价。
事实上,从共享单车到拼单团购,再到如今的外卖平台,互联网企业“以补贴换市场”的策略并不新鲜。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曾指出,当“烧钱战略”“赛道理论”和“流量入口”思维被资本迷住,就极少有人认真思考这种商业模式能不能盈利。
据南方都市报,浙江理工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认为,外卖平台高额补贴难以持续。这些补贴怎么补,到底谁出的钱?如果还是像平台要求商家自动跟价、落实全网最低价和仅退款政策一样,最终被“卷”的实际是商家,这会影响商家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方面的投入,导致其竞争力下降,处于市场劣势地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上游新闻、南方都市报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