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迎来一场重磅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这是中国时隔6年再次举行大规模阅兵,也是继2015年之后第2次举行抗战胜利纪念阅兵。
由歼-16D、歼-20、歼-20A、歼-20S、歼-35A组成的多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这是双座型的歼-20S首次公开编队飞行。按照官方“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现役主战装备”的说法,这也标志被视作“中场核心”的歼-20S已正式入列服役。
多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在众多军迷眼中,歼-20的出现无疑有划时代意义,其诸多标志性设计,至今令人津津乐道。而此次出现的双座型歼-20S开创的新的先例:世界上第一款双座隐身五代机。
新华社报道称,歼-20S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具有串列双座座舱。歼-20S飞行员表示,歼-20S的入列将重塑规则,彻底改变未来战场。
歼-20S飞机。
在战斗机发展史上,双座型号已经形成了一定传统,这种设计大多出现在教练机或对地攻击或电子战型号中。一般来说,空优型号更强调空对空任务能力,拥有更强的机动性和空中索敌能力,用于在空战中击落敌方战机。而对地攻击或电子战型号的机动性能可能稍逊一筹,换来更大的航程、载弹量,以及雷达侦测能力。一个有代表性的机型是F-15E“打击鹰”,该型号被设计用于多用途任务,前座为飞行员,后座为武器系统官,两名飞行员分工合作应对更复杂的对地攻击或雷达干扰任务。
不过,当双座设计用在五代机上,结合五代机的技术特点与作战目标,可能带来新的变化。
在此次阅兵前,歼-20S的1∶2比例模型就曾在去年末的中国航展上展出,当时已经引起业内外关注。此后一段时间里,多家央媒、军媒陆续通过专家采访的形式,释放出了对歼-20S的不同期待。
2024年11月12日,中国空军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新华社发(徐阳摄)
中国军视网放出的一段专家采访就提到,歼20实现双座后,未来作战中可作为机外信息综合处理者,处理来自自身传感器和机外传感器的信息,综合判断局势,指挥其他飞机作战,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中场核心。未来如果有无人僚机参与作战,增加一个飞行员,也更加有利于指挥协同无人僚机,进一步增强体系作战能力。
CCTV4的一个报道谈到,歼-20S 的“S”指的就是“双座”。其增加后座的设计很可能将带来演习训练乃至作战方式的变革。“前面是飞行员,后面有一个信息和武器的控制员,这样它等于自己就是一个指挥机了。它还监控这个空域内其他的战斗机编队,还有无人机的控制,都在这个后座,这就是双座的作用。”
从官方报道看,歼-20S的协同指挥,特别是被多次提及的指挥无人机能力,将是其未来一大看点。作为空中节点的歼-20S,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未来的空中打击形态。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结合歼-20S诸多先进传感器,其将具备非常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相当于一架“小预警机”。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已经有预警机的情况下,加强隐身战机的信息能力将发挥什么作用?
军事专家洪源分析,预警机通常飞行速度较慢,可布置在后方远距离侦测指挥,歼-20等战斗机发挥小快灵的特点“踹门”打击。这种情况下,具备隐身特性的歼-20S,可以跟随一线部队作战。洪源认为,歼-20S的预警系统虽然可能弱于专门的预警机,但更能发挥前线监视作用,通过数据链迅速传输战场信息,组成有效攻击集群。
“歼-20S就成为一个既能干扰,又能指挥,还能收集情报,甚至引导无人机攻击的多面手。”洪源说,“歼-20S起到了信息化、智能化,有人化、无人化打击的指挥平台作用。”
(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国军视网等相关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宋承翰 王子黎 潘珊菊 发自北京
上一篇:普京与金正恩在北京会谈
下一篇:九三阅兵,具体安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