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交通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与低碳生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7月21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偕行筑梦团武昌队志愿者们走进水岸国际青少年空间,开展了一场以“绿色出行我快乐”为主题的教育课程,旨在提升青少年对交通安全与环保的理解与实践。
互动启幕,拉近距离
课程的开场由志愿者唐欣然负责,她通过“上学出行方式小调查”的互动环节,迅速拉近了与学员们的距离。在听到“骑自行车”、“坐摩托车”等多样化的回答后,唐欣然及时指出了一些重要的交通法规:在道路上骑行自行车的年龄必须年满12岁。这一规定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青少年生命安全的保护。
安全知识与案例分析
在课程中,唐欣然结合生动的案例,强调了乘坐摩托车时佩戴头盔的重要性,以及未满12岁的孩子禁止坐副驾驶的规定。她通过播放关于如何正确佩戴头盔的教学视频,对比展示了错误佩戴的风险,帮助学员们深刻理解安全出行的必要性。总结时,她明确了骑行安全的要点:转弯时伸手示意、不逆行、不追逐打闹、不在马路上玩滑板车等。
低碳生活的理念延伸
在强化安全意识的同时,唐欣然顺势引入了低碳生活的话题。她利用漫画的形式,引导学员们分组探讨低碳生活的意义,强调日常生活中小行动的重要性,例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例子,学员们逐渐意识到,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责任。
课程的多元形式与成效
此次课程通过互动调查、案例解析和理念延伸等多元形式,让青少年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安全骑行的“硬规则”,同时也领悟了低碳生活的“软意义”。这份暑期里的成长礼物,不仅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更推动他们将规则意识铭记于心,将环保行动落实于实践。
文明出行,青春印记
通过这样的教育课程,志愿者们不仅传递了交通安全与低碳生活的知识,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文明出行的种子。未来,这些年轻人将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理念,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结语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提升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与低碳生活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武昌队的这次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安全与环保的新大门,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实践中领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绿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