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岁以上不拘留”,不能拿“猥琐老人”没办法 | 新京报专栏
创始人
2025-02-21 20:23:26
0

20年前规定的“70岁以上不拘留”,如今已不合时宜

▲资料图:治安管理处罚法。图/IC photo

| 李曙明

据大河报报道,2月19日,有网友爆料称,女友在江苏南通一出租房内遭到70岁房东猥亵,而该房东因年满70周岁,被免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另据报道,近日,张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自述求职时被某企业法定代表人、73岁的朱某仁猥亵。最终,因朱某仁年满70周岁,警方对其不执行行政拘留。

“70岁以上不拘留,法律真的管不了猥琐老人?”这几天,有关违法老年人被“优待”的新闻密集发布,不少人发出如此疑问。

不拘留不代表不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70周岁以上的违法行为人,“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因此,前述两起案件中,警方对二人不执行拘留,于法有据。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70岁以上的违法者,警方会根据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作出处罚,包括行政拘留,以体现法律对其行为的否定。但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如果作出的处罚是行政拘留,则不执行。

两起案件,警方对违法者不执行拘留,在法律层面没有问题。但要明确的是,不拘留不代表不处罚,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对老年人的违法行为,除了行政拘留外,还可能会有罚款、警告等处罚。

不过,在不少人的眼中,做了行政拘留决定却不执行,仅有警告等处罚,从结果看,违法者似乎“毫发无损”。而站在受害人角度,虽然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得到赔偿,但在违法者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行政拘留是可能受到的最重处罚,让他们逃脱制裁,这难免让受害人和公众愤愤不平。

法律主要功效有二,一是让人在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通过“恶有恶报”的结果展示,让人弃恶从善。然而,“70岁以上老人,犯了事儿也没事儿”,让受害者感到的是不公平、非正义,对意欲违法的老年人甚至可能是一种鼓励。这无疑应该引起警惕。

不妨适当提高年龄门槛

“70岁以上不执行拘留”,本是人道主义举措,却引发“法律不公”的质疑,实施效果有悖立法初衷。在舆论场上,不少观点认为,这款条文需要改改了。

既然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70岁以上不执行拘留,执法机关就没有任何突破的空间。碰到年过70岁的违法者,如果执行拘留,便是执法犯法。因此,这种情况下的“改”,就不能从执法层面入手,而要从立法层面改,这是“根”。

法律之所以在拘留执行方面“优待”老年人,就是基于一种判断:人上了岁数,认知能力下降,主观恶性较小;身体机能下降,再次违法危害社会的可能较小。应该说,多数老人符合上述判断,但从一些个案看,少数老人身体好得很、心坏得很。

如果不区分个体情况,只要年满70岁,不论犯下何种恶行,行政拘留都一律不执行,这种“一刀切”立法,给少数人逃避法律制裁打开了方便之门。公众最大质疑正在于此。

还要考量的是,在当前背景下,70岁不执行的“门槛”,是不是有些低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是2005年通过的,2012年做过一次修正。而和20年前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从2005年的72.95岁提高到2023年的78.6岁。

也即,如今的70岁老人,身体和精神状态比当年要好很多。那么,20年前规定的“70岁以上不拘留”,还符合当下现实吗?

目前,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在修订中。作为人道主义举措,对相应年龄的老人不执行拘留的规定大概率会保留,但在保留的过程中也不妨适当提高年龄门槛,比如,限定在72岁或者75岁以上。

同时,对现实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也不妨做例外规定,不再“一刀切”。比如,对于实施猥亵等社会危害较大行为的违法者,年龄不再是“挡箭牌”,行政拘留应予执行。

不拘留可以多赔点钱吗?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尚需时日,提高不执行拘留的年龄上限、做例外规定等举措能否被吸纳也尚未可知。那么,在此期间,如何让逃脱拘留的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对老年违法者来说,不执行行政拘留,只是在行政法意义上没有付出代价。但在民事方面,其对于受害人的赔偿责任并不免除。

有一种从朴素正义出发的观点认为,“违法者未执行拘留,民事上可以让他们多赔一些。”这在法律上可行吗?

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属于不同领域,适用法律的部门也不同,前者是警方,后者是法院,二者是并行的。民事赔偿数额有其计算方式,一般来说与行政处罚结果并不勾连。

不过,同为受害人得到的公正,二者又具有一定互补性,所以并不绝对排斥“勾连”。

在猥亵案件中,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而法院判赔数额,与受害人受伤害程度相适应。如果拘留已执行,受害人所受伤害得到一定弥补,精神损害数额可以低一些;而不执行拘留,受害人所受伤害未得到弥补,法院适当多判赔一些,在法理上似乎说得通。

当然,这只是法理层面的探讨。具体司法实践中是否走得通,尚需检验。但是,不让好人无辜遭殃,不让坏人逃脱制裁,这应当是一个正派社会的共识。不论是从法律约束还是社会生活运转上,相关部门都应该提供尽可能的保障。

撰稿 / 李曙明(律师)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48家发债主体中报延期 审计梗... 随着2025年中报季结束,9月一批未能对上半年财报“按时交卷”的发债企业浮出水面。根据《上市公司信息...
调查显示5成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 2025.09.18本文字数:145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乐琰 揭书宜预制菜究竟安...
杠杆资金流入 北方铜业股价创2... 北京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2025年首次降息,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决定降息...
美联储降息,如何影响你的钱包?... 美联储降息,如何影响你的钱包?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
盘前必读丨美股三大指数齐创历史... 【财经日历】日本央行公布货币政策决议;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审核变更于收盘后生效;2025中国国际消...
突发!600193,“80后”... 爆雷一年有余,前实控人余增云涉嫌集资诈骗案或仍在对*ST创兴(600193.SH,股价4.28元,市...
高瓴领投、姚记站台:闪魂能否成... 无论从交易量还是关注度来看,卡牌市场较2024年降温明显。“大众消费兴趣被泡泡玛特带动的搪胶与毛绒潮...
经纬早班车|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   【隔夜重磅】  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高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
特朗普结束访英返美 途中因直升... △当地时间18日,在英国首相乡村官邸契克斯别墅,特朗普出席与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联合新闻发布会 据白宫新...
美政府请求最高法院允许总统解雇... 财联社9月19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四(9月18日),美国政府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推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