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对敲诈勒索企业行为“零容忍”
创始人
2024-09-15 17:09:12
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制造、传播涉企谣言,以网暴企业牟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表示,当前此类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以“舆论监督”为名威胁企业、敲诈敛财。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对舆情传播、声誉受损的畏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的企业负面信息,讹取相关企业“封口费”。二是以“维权”之名、行“索财”之实。部分不法分子通过“造假式”维权、“碰瓷式”维权等手段,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或诈骗。三是团伙化、产业化作案趋势明显。不法分子成立专门公司,在多平台运营大量网站和自媒体等账号,媒体运营、信息发布、对接删帖“一条龙”作业。四是“网络水军”成为重要推手。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涉企网络谣言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

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初,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其中,对维护网络营商环境,依法打击利用网络谣言、网络舆论非法敛财、损害企业商誉相关犯罪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批利用网络传播涉企虚假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以“舆论监督”名义损害企业商誉,实施敲诈勒索等犯罪案件,对企图通过网暴企业非法获利的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重点惩治通过网络制造、传播、利用虚假涉企信息对企业实施的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犯罪,以及为网暴企业等不法行为推波助澜的“网络水军”所涉犯罪。加快研究制定办案指导意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尺度,规范引导网络行为,为社会公众依法用网划清底线、红线。

当企业遭遇网络暴力时,要冷静处理,依法维权。企业可以根据网络谣言的影响范围、证据收集难易等,将内容虚假程度高、性质情节相对恶劣、与维权关联度高的证据及时保存固定。及时向网络平台投诉举报,通知其对相关虚假、侵权信息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防止不实言论持续扩散发酵,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千里科技赴港上市:吉利系智驾“... 智能驾驶的竞赛场上,没有车企甘于人后。近期,A股上市公司千里科技宣布正筹划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
锤子科技被列为老赖?回应来了 ... 澎湃新闻2025-09-18 17:04:03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近日,锤子...
泰柬边境再起冲突,双方互相指责 9月17日,泰国与柬埔寨边境再起冲突,造成28名柬埔寨人受伤,5名泰军士兵受伤。发生冲突的地点位于泰...
苏宁环球功亏一篑 苏宁环球功亏... 富凯摘要苏宁环球的大涨或与市场预期地产政策进一步松动、公司医美业务增长有关、重组等有关。作者|蓝月9...
套现8.8亿后,剩1266股不... 来源丨深蓝财经撰文丨杨波“ 伤害不大,侮辱性强 ”,没想到这句话被用在上市公司董事长减持这件事情上。...
V观财报|圣晖集成:苏州圣展拟... 【V观财报|圣晖集成:苏州圣展拟减持不超0.62%公司股份】圣晖集成公告,苏州圣展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
蜜雪冰城,美国首店来了!中式价... 来源丨北美商业见闻现在,美国的吃货们也能在纽约街头,听到那首魔性入脑的“I love you, yo...
奥迪的一次“关键反击” 奥迪的...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作者丨李赓头图丨上汽奥迪国内汽车市场每月都有近百款新车型发布,但其中极少能称得上是“...
贵阳银行现“神级调研”!机构大... 来源丨深蓝财经撰文丨王鑫好无语,三家头部机构跑去调研贵阳银行,结果全程只问了两个“超简单”的问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