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对敲诈勒索企业行为“零容忍”
创始人
2024-09-15 17:09:12
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制造、传播涉企谣言,以网暴企业牟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表示,当前此类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以“舆论监督”为名威胁企业、敲诈敛财。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对舆情传播、声誉受损的畏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的企业负面信息,讹取相关企业“封口费”。二是以“维权”之名、行“索财”之实。部分不法分子通过“造假式”维权、“碰瓷式”维权等手段,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或诈骗。三是团伙化、产业化作案趋势明显。不法分子成立专门公司,在多平台运营大量网站和自媒体等账号,媒体运营、信息发布、对接删帖“一条龙”作业。四是“网络水军”成为重要推手。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涉企网络谣言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

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初,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其中,对维护网络营商环境,依法打击利用网络谣言、网络舆论非法敛财、损害企业商誉相关犯罪提出明确要求。各地检察机关依法办理了一批利用网络传播涉企虚假信息、蓄意造谣抹黑企业、以“舆论监督”名义损害企业商誉,实施敲诈勒索等犯罪案件,对企图通过网暴企业非法获利的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重点惩治通过网络制造、传播、利用虚假涉企信息对企业实施的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犯罪,以及为网暴企业等不法行为推波助澜的“网络水军”所涉犯罪。加快研究制定办案指导意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尺度,规范引导网络行为,为社会公众依法用网划清底线、红线。

当企业遭遇网络暴力时,要冷静处理,依法维权。企业可以根据网络谣言的影响范围、证据收集难易等,将内容虚假程度高、性质情节相对恶劣、与维权关联度高的证据及时保存固定。及时向网络平台投诉举报,通知其对相关虚假、侵权信息采取删除、屏蔽等必要措施,防止不实言论持续扩散发酵,同时,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总台央视记者 程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Meta因收集用户数据遭韩国罚... 11月5日消息,韩国数据保护机构表示,在发现Facebook收集敏感用户数据并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
重大违法退市!证监会九次警告拦... 股市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未必出得来——这话放在当下的*ST苏吴身上,再贴切不过。一边...
英伟达的劲敌,拿下百亿美元芯片... 记者丨骆轶琪编辑丨张伟贤被视为是英伟达“劲敌”的博通,再度收获傲人业绩。当地时间9月4日,博通发布2...
煤矿事故致子公司停产!山西焦煤...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近期,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
一汽奔腾获增资85.5亿元,悦... 9月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奔腾”)增资项目已于9月5...
科华数据深蹲起跳 科华数据深蹲... 富凯摘要:从新高下挫20%以后,科华数据强势反弹。作者|辛思路9月4日,科华数据副总裁林清民通过竞价...
AI人才竞争激烈:大厂AI岗需...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珊珊AI人才争夺正持续白热化。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一份薪资数据显...
宜家持续向低价“低头”|消费现...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柳柳编辑|苗正卿题图|虎嗅拍摄在中国家居市场摸爬滚打27年的宜家,正在进行...
易会满被查,证监会原掌门人涉案... 作者 | 燕大提起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那绝对是如雷贯耳。无他,实在是在其任期内,咱们沪深股市表现的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