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之窗|分得开的是耕地 分不开的是亲情

原标题:法治之窗|分得开的是耕地 分不开的是亲情

“魏法官,我们村遇到一起关于分割土地的纠纷,希望法院能来帮忙!”

近日,一起因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的耕地纠纷导致兄弟关系剑拔弩张,直接影响了春耕生产,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新北法庭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诉源治理“订单”服务,联合基层组织调解员开展现场调解,及时有效化解“分地”矛盾纠纷。

老赵和妻子育有2子,1998年老两口和两个儿子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了村里10亩土地。小儿子赵某会一边赡养父母,一边帮助父母耕种这片土地,直至两位老人去世。

面对勤恳孝顺的赵某会,老两口临终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交给了一直共同生活的小儿子,赵某会便顺理成章地认为其拥有了父母承包份额土地的经营权。然而,同属承包成员的大儿子认为自己也应享有父母的那份土地经营权,双方因为“分地”、土地的“好坏”、边界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基层调解员排查出矛盾纠纷调解收效甚微,将矛盾及时上报至高新法院新北法庭。

兄弟二人见面后争执不断,法官安抚双方情绪后,询问了土地的具体承包细节、户籍情况、人员情况。为从根本化解矛盾,促进两兄弟和谐相处,法官决定借助村委会“脸熟”“事熟”“说得上话”的优势,对双方进行劝导,从情、理、法三方面,一步步解开兄弟二人的心结。“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兄弟友爱和睦,也是对逝去父母的孝顺,而且眼看要春耕了,问题总要解决,耕地不能这么撂荒,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看到双方对立情绪慢慢化解,法官抓住案件症结所在,趁热打铁,邀请村干部、赵家兄弟二人前往案涉土地进行实地勘验,摆事实、讲道理,细心解释、梳理法律关系,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兄弟二人放下了抵触情绪,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村民间发生的纠纷往往离不开一个“情”字,将情、理、法相结合,让司法有温度,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吉林高新法院新北法庭将一如既往地践行“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多元化解纷工作,发挥好基层调解组织排查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