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她”权益,静安区检察院发布《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

原标题:守护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她”权益,静安区检察院发布《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

4月18日,静安区检察院举办以“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暨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活动现场发布了静安区检察院《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

图说:静安区检察院《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白皮书》。静安区检察院供图(下同)

白皮书指出,从办案数量看,妇女权益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至今,共立案办理妇女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4件,其中,2021年1件,2022年5件,2023年8件。妇女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办案规模逐年递增,办案力度不断加大。

从监督方式看,全部在诉前阶段解决问题。共制发诉前检察建议8件,磋商4件,相关行政机关均采纳检察建议或者磋商,回复率和整改率均达100%,发现的相关妇女权益受损问题均在诉前阶段得到解决。

从问题领域看,涵盖不同年龄层的关切。所办案件涉及的妇女权益受损问题,均是结合不同年龄层女性的消费、生活习惯,在开展专项监督和调研中发现。紧盯“吃得放心”,整治婴幼儿食品虚假宣传;紧扣“住得安心”,消除月子会所安全隐患;紧跟“用得暖心”,推动母婴室规范化建设;紧贴“银发关心”,服务保障女性银发经济安全。

近年来,静安区检察院牢牢抓住为民司法核心,持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妇女权益保护案件。

聚焦人民城市理念,保障人文之城建设。质效为先,培育优秀案例,创设“无证医美监督管理大数据模型”,精准锁定违法市场主体;跨行业监督,凝聚工作合力,明确对母婴室具有监管职责的5个行政机关,先后磋商协调,达成整改共识,推动案件高效办理。

聚焦机制创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修订《公益诉讼案件简案快办工作规定(试行)》,创新繁简分流机制,通过“速查、速磋、速改”提高公共利益保护及时性;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通过组建专案组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破解跨区域公益保护难题;扩大公益诉讼朋友圈,通过与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行动等,推动诉源治理。

聚焦能力建设,提升办案质效。公益检察室团队多人荣获全国公益诉讼检察业务能手、市级业务条线标兵等;链接大数据赋能,运用大数据构建多个类案监督模型,维护市场秩序;善借专业外援,打造“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监督模式,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合力破解中心城区治理难题。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白皮书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市人大代表邵洁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妇女权益保护内容不断更新,静安区检察院紧盯“医、食、住、行”多个方面开展的公益诉讼,拓展了妇女权益保护领域,探索出的繁简分流机制、“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监督模式值得借鉴,建议进一步关注养老金融、医康养护等领域,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更好维护老年妇女的合法权益。

图说:会议现场。

市政协委员张玉霞聚焦老年妇女喜欢看短视频、容易被电信网络诈骗等客观现实,围绕如何整治短视频领域价值导向失范、不良内容多发等乱象,建议检察机关与网信、金融等部门携手,加强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静安区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刘悦对静安区检察院通过构建大数据监督模型提升检察办案精准度,向多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希望继续关注医美等领域,用科技赋能检察办案,提升女性同胞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静安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林祯认为,静安区检察院通过“速查、速磋、速改”明晰各行政部门职责,推动问题快速解决,既保护了妇女合法权益,又不过度执法,所开展的公益诉讼体现了“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定位,希望持续聚焦静安辖区特色,在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展现新作为,全方位保护女性合法权益。

静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管巍表示,依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任务。静安区检察院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治侵害妇女权益犯罪行为;积极能动履职促进社会治理,推动解决侵害妇女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综合履职,着力解决妇女急难愁盼问题,以法治之力更好守护“半边天”。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执法司法协作,主动加强与妇联、工会等部门协作配合,完善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妇女权益保护检察工作,不断以法治力度提升城市温度,以数据广度拓展保护宽度,以履职深度提升群众满意度,以诉的高度破解治理难度。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