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用电影教会同学们阅读与写作”主题讲座走进北京育英学校,这也是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暨“书香万寿路阅读工程——作家、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中,韬奋基金会阅读组织联合会理事、中国书店出版社原社长启航首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电影《华氏451》中“烧书”片段后,他说,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未来世界”,都有很多人通过背诵或各种方法,来帮助图书流传下去,因为图书对于人类来说,太重要了。在他看来,在大多数人看来读书是难事,但成功的捷径就是向难处去,在阅读书籍中获取他人没有注意到的知识,通过不断积累来改变阶层固化,因为“读书是伟大的平等机器”。
紧接着,《海底两万里》《悲惨世界》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三部影片片段展映。启航不失时机地点评,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不必抱有一定要读懂的压力,要学会轻松阅读,通过观看电影等方式,爱上经典、爱上阅读。
讲座最后,启航带同学们欣赏了《潜水钟与蝴蝶》的电影片段,并提出写作是一种从日常的不快乐中解疑的方法。当同学们不快乐的时候,总有一些自己想说的话,想和父母说的话,想和老师说的话,想和同学说的话……将这些话写下来就不会再怨天尤人,要学会请珍惜每一个想写作的冲动和机会。启航还借助电影《孩子王》的片段告诉同学们,“写作文或者写文章其实并不难,要学会平视经典、平视写作。”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学区管理中心程莉主任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参与更多的作家、名家进校园活动,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和学习生活,做到“读好书,做好人”,在阅读中有快乐更有收获,成为有情有义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