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72,终于到4楼了,快,抬到床上去,太重了!”一名新入监罪犯因患病无法站立行走,被人抬着进了监舍。
“警官,她站都站不起来,吃饭、洗澡、上厕所怎么办?”而罪犯口中“站都站不起来的人”,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正在省女子监狱服刑的罪犯冯某。
冯某,女,46岁,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6个月,身患多种慢性疾病,让她在入监前就长期卧病在床。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许多人眼中的“拖累”,入监一年半后,如今已经能绕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走了。
冯某到底经历了什么?
是谁给予了她重新站起来的能量和动力?
曲折的攀登路
因为患病卧床,吃饭只能趴在床上,上厕所需要人背,洗澡需要人帮忙,躺着翻身都困难的冯某心态越来越差,“我就是一个‘活死人’,不用你们管我!”
(民警与冯某谈心谈话)
“不能让她这样堕落下去!”根据冯某的特殊改造情况,监区召开专题讨论会,并制定了详细的措施:要求她每天科学饮食、减少身体负担,下床坐着吃饭、坐着如厕。
这些措施中,坐着吃饭成了冯某最痛苦的事情。两分钟不到就会痛出一身汗水,直嚷嚷受不了。“虽然很痛苦,但是我们要坚持,让你的身体接受锻炼,对你有好处。”监区民警不断鼓励她咬牙坚持。
渐渐地,冯某从每次坐立两分钟延长五分钟,直到每天能坐十五分钟。周围人都为她感到高兴,可她却并不觉得:“你们就是在换着花样折磨我!”康复过程的不易,让冯某不愿坚持训练。
72步的坚持
“你是躺着进来的,今后你是想躺着出去还是走着出去?”“你还想不想早日回家?”看着冯某自暴自弃,主管民警决定激将一下她。这些话扎痛了冯某的心:自己何尝不想站起来做一个正常人!可自己能做到吗?
(民警帮助冯某进行恢复训练)
看到了“激将法”对冯某的作用,民警加大了对她的康复训练。在日常康复动作之外,民警会到四楼手把手帮助冯某进行腿部训练,这种关爱和鼓励,让冯某感受到了莫大的关心和支持,也激发了她的积极性和信心。
(冯某扶着栏杆,练习上下楼)
融化的序曲触动了沉寂已久的冰山,冯某不再抗拒康复训练。为了锻炼腿部肌肉,她每天扶着栏杆站立,直到实在无法坚持才稍作休息;尽管每个动作都很痛苦,她仍然坚持自主完成搓洗衣服、洗澡和上厕所。
日复一日的持续矫治,终于迎来了质变——冯某站了起来,逐渐地,还能在监舍内走几圈。
2022年元旦,民警鼓励她下楼参加监区元旦活动。尽管恢复训练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4楼下到1楼,这72级的台阶对冯某而言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步、两步、三步……忍着双脚疼痛、脊柱酸胀,冯某顽强的扶着楼梯栏杆,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到了监区一楼的活动室。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冯某兴奋地说道。跨越这72层台阶,对她而言,不仅仅是克服了身体困难重新站起来,更是推开了新生的大门。
新生的讯息
(冯某与家人视频会见)
“我从来没有像那天那么高兴过!”“民警还奖励给我一个苹果,我都舍不得吃!”。2022年7月,冯某通过远程视频与母亲“团聚”,母亲看着能行走的女儿,所有的思念和担忧都化为了感动和幸福的泪水。
现在的冯某仿佛脱胎换骨,体重下降了,心态变好了。虽然每天仍需药物抑制疾病和疼痛,但她说这些都能坚持。
冯某的故事鼓舞了许多罪犯,监区开展心理团辅活动时,民警还特意鼓励她分享自己的经历。如今,冯某已经能够生活自理、正常参加改造,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期待更加清晰。
看到一改往日颓废,积极投入改造的冯某,监区所有民警都深感欣慰。
写
在
最后
后
四川监狱将始终坚持“每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的改造理念,秉持“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助力罪犯嬗变新生,持续为社会输送合格公民。
编辑:何宇维
校核:焦姣
审核:曹进、尹艺霖
来源:局教育改造处、省女子监狱
猜你还想看
陈志林带队到重庆市监狱系统考察调研并签订五项合作机制
青松故事|一份申请书 一生藏蓝情
体验“云打卡” ,藏蓝美“警”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