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故事

原标题:大阪故事

近藤大介

新冠肺炎疫情,无情的剥夺了人们出国旅行的权利。于是,定居在东京的我,一有时间就会去地方城市转转,并美其名曰“重新发掘日本的魅力所在”。今年,在这些城市之中,我最喜欢去的,莫过于位于东京以西500公里、乘坐新干线2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的大阪。

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关系就像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一样。16世纪后半叶(日本战国时代)称霸日本的丰臣秀吉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大阪城,并将其定为都城。然后,命令他一直觉得桀骜不驯的部下德川家康进驻位于富士山以东的箱根关所的另一侧,实际上就是把德川家康从自己身边赶走。接到命令之后,德川家康一路哭着,翻越了箱根境内的重重高山,来到了一片不毛之地,并在上面建造了一座城池“江户城”。

1598年,丰臣秀吉突然离世,德川家康随即起兵。两年之后,也就是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击败了丰臣秀吉的旧部,进而统一了整个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将江户定为政治首都,在大阪设置了全国约280个藩(地方豪族)的“米藏”(粮仓)。在江户时代,大米扮演了硬通货的角色。所以,大阪作为“经济之都”蓬勃发展了起来。

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一直居住在京都(位于毗邻大阪)的天皇,举家搬到了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城。江户更名为东京,江户城则变成了皇居。

到了明治时代,“政治之都”东京持续发展壮大,“经济之都”大阪得益于当时盛行的船舶贸易以及距离上海、香港等城市较东京更近的“地理优势”,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20世纪前半叶的大阪,人口超过300万,是一座比东京还要大的城市。在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大阪更是得到了“大大阪”、“水都”、“东方曼彻斯特”等美称。铁路和地铁先后于1874年和1933年开通。

1937年,大阪推出了一段时长约30分钟、题为《大大阪观光》的旅游宣传片。有着“魔都”之称的上海,也在20世纪20-30年代迎来了全盛期。相比之下,大阪俨然就是日本的魔都。与作为欧美列强的租界而发展起来的上海不同,大阪完全是在大阪人对欧美列强的“观察和模仿”之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大阪随处可见欧美文明、文化的影子。比如,于1912年模仿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的“通天阁”(大阪新世界)。此外,大阪站(1901年)、中之岛图书馆(1904年)、千日前乐天地(1914年)、堂岛大厦(1923年)先后竣工。这些颇具欧美风格的建筑共同营造了“大阪风格”。

然而,好景不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5年3月-8月,大阪遭到了美军的8次大空袭,昔日的“水都·大大阪”化为了一片废墟。同年8月战败投降后,日本政府决定优先复兴首都东京。因此,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东京。时至1970年大阪世博会之后,大阪才逐渐恢复了经济之都的模样。

其实,二战之后的大阪,真的变成了一座“被遗忘的城市”。直到前几年,作为东京人的我提起大阪,脑海里仍然会浮现出街道老旧、语言粗俗、狎昵之类的消极画面。

但是,改变了大阪的印象可能是中国人。2009年日本政府对中国解禁“个人游”之后,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日本观光旅游。对这些中国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最满意的城市”既不是东京也不是京都,而是大阪。我的中国朋友十之七八都说“大阪最好”,然后是“北海道和冲绳也不错”。

所以,我决定放弃东京人的视角,试试以中国人的视角再次探寻大阪的魅力。从2020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各国,出境旅行基本中断,大阪街头的中国游客也消失殆尽。而我选择在这个时候用中国人的视角在大阪徘徊。

我发现,大阪这座城市的自由度比东京高很多。比方说,东京的大部分街道两侧都是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而大阪的街道两侧有很多绿地,建筑物之间的间隔也很宽。由此可见,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具有很强“宽容精神”和“轻松幽默感”。

今年2月,在大阪旧市区河畔的大阪大学医学部的旧址上,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景点——大阪中之岛美术馆。上周末,我沐浴着初夏的暖阳来这里参观。就外观而言,这座盒子型的美术馆俨然就是把北京的“水立方”染成了黑色,存在感十足。

前院里,大白天就有不少大版人一边喝着生啤,一边谈笑风生。进入美术馆的正厅,迎面就是一条直通5楼的长长的自动扶梯,扶梯侧放着一座较大机器人,非常符合大阪的风格。

当天,美术馆内正在举行一场名为“大家的城市,大阪的肖像”的展览。展览的主要内容与前文所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即回顾大阪在20世纪前半页的“荣光时代”。在第一部分《大阪时空散步》中,大阪当地的画家们以豁达的心境,描绘了20世纪前半叶大阪的摩登风景。第二部分《胎动景观》,真实再现了曾经展示东洋第一技术的电气科学馆等的风貌。第三部分《公众的力场》,展出了崇光百货商店的豪华螺旋漆电梯门和音乐会的海报等。第四部分《商都的现代主义》,展出了描绘大阪女性的油画,以及大阪代表性饮料制造商“三得利”(寿屋)于1917年发售的“红玉波特酒”等。第五部分《飘扬的战云》,展出了战时体制后的大字报等。但是,写着“奢侈是敌人”的海报,用料非常奢侈,让人感受到了大阪人的“反骨精神”。

看了这个展览,我深切体会到大阪的文明文化与东京截然不同,却与上海比较相似。

大阪将于2025年再次举办世博会,但其对标的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此,我由衷的希望“商都大阪”、“文化都市大阪”能够借此机会得以复兴。同时,也希望很多的中国游客光临大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