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App“关停潮”来袭,银行为啥要关App? 银行app关停潮影响股票吗 银行app关停
创始人
2025-11-20 08:12:43
0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说银行业有什么话题最受关注,各家银行纷纷关停App无疑成为了顶流,面对着各家商业银行几乎一致的操作,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移动金融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商业银行反而要大规模地关闭App呢?


一、银行App“关停潮”来袭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11月10日,“银行App迎来关停潮”进入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截至界面新闻发稿,该词条的阅读量达4358.7万。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以来,银行开始“断舍离”,多家银行宣布关停旗下部分App,主要集中于信用卡与直销银行两个领域。

近日,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逐步关停“缤纷生活”App,并将其全部功能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中国银行也成为首家关停独立信用卡App的国有大行。

除了中国银行外,近两年来,还有多家中小银行陆续整合旗下信用卡App。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关停旗下“凤凰信用卡”App,相关业务功能已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去年12月30日起,“渤海银行信用卡”App正式停止服务,相应功能也迁移至“渤海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

2024年全年已有10余家中小银行完成信用卡App下线,2025年前10个月又新增至少6家,包括江西银行、四川农信联合社等,均把功能并入主手机银行。

直销银行App的关停开始得更早。2023年至今,已有至少21家银行停止运营其直销银行App。


二、银行纷纷关闭App到底意欲何为?

近来,银行 App “关停潮” 席卷整个银行业,从国有大行到城商行,纷纷加入旗下冗余 App 的 “瘦身运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前些年,伴随着移动金融的蓬勃发展,各家商业银行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领域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启在互联网上的“跑马圈地”模式。其中,推出各种App成为最为直接的扩张手段。银行希望通过App这一载体,将金融服务延伸至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拓展业务边界,提升市场竞争力。从大型国有银行到中小股份制银行,甚至是部分城商行、农商行,都积极投身到App开发的热潮中。

这一阶段的银行App开发,更多是基于抢占市场先机的考虑,而非经过严谨的市场调研和战略规划。银行管理层担心在移动金融领域落后于竞争对手,于是匆忙上马App项目。这种盲目扩张的背后,是对移动金融市场潜力的过度乐观估计,以及对自身资源整合和运营能力的高估。许多银行在开发App时,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只是简单地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没有真正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这为后续App的运营困境埋下了伏笔。


其次,银行内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KPI考核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家银行拥有多个甚至十几个App的夸张现象。各部门为了完成自身的业绩目标,纷纷独立开发和运营属于自己的App,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这种多App策略虽然在短期内看似能够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但从长远来看,却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方面,这些App往往缺乏有效的运营。由于资源分散,每个App都无法得到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来进行深度优化和完善。许多App的功能相对单一,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流程繁琐,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用户体验也很差。用户在使用不同银行的多个App时,需要分别注册账号、记住不同的登录密码,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各个App之间的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用户在不同App之间切换时,信息不能及时同步,导致服务体验大打折扣。

更为关键的是,多App策略分散了银行的有限资源,使得银行无法集中精力打造一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App,不利于银行的整体发展和品牌形象的塑造。

第三,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家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利润增长压力和成本控制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银行纷纷采用降本增效策略,而合并整合App就成为了这一策略下的重要举措。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优势的App上,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银行可以对核心App进行深度优化和升级,提升其功能完整性和用户体验。例如,将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和贷款业务等整合到一个综合性的金融App中,用户只需通过一个App就可以完成多种金融服务的操作,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同时,集中资源还可以加强App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提升App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用户对银行的信任。


第四,近年来,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超级平台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开放的小程序生态,已成为用户获取金融服务的主要入口。相较于动辄几十兆甚至上百兆、需单独下载安装的传统App,小程序以其“即用即走、无需下载”的轻量化特性,显著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更重要的是,小程序天然嵌入社交与支付场景,能够更自然地触达用户需求,比如在聊天中直接发起转账,在购物时一键申请分期。这种“场景驱动+轻应用”的模式,远比孤立的银行App更具生命力。面对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银行选择将核心服务迁移至小程序平台,甚至将主App的部分功能“反向迁移”至轻应用。在此背景下,维持多个独立App不仅显得多余,反而可能因体验滞后而流失用户。

从长期来看,App的合并整合是大势所趋,也是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未来,银行的数字化竞争将不再是 App 数量的比拼,而是服务效率、用户体验和场景整合能力的较量,这可能才是银行们竞争的焦点所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银行,续创新高 中国银行,... 11月20日,银行板块早盘延续强势,中国银行一度涨超4%,续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总市值达1.8万亿...
欠钱的果然是大爷 欠钱的果然是... 地产圈的脸面又挂不住了。这两天,有一个公告很有意思。华夏幸福(600340.SH)让一笔小小的417...
头部券商重大重组,券商ETF(... 11月20日,早盘证券板块集体高开,相关ETF中,截至发稿,券商ETF(159842)开盘大涨1.6...
盐湖提锂板块早盘直线冲高 盐湖... 【盐湖提锂板块早盘直线冲高】倍杰特20CM涨停,争光股份、盛新锂能、久吾高科、富临精工、赣锋锂业跟涨...
英伟达Q3财报超预期,科创板人... 11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人工智能概念上涨。相关ETF方面,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
年内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创新高 部... 《金证研》 巽风/作者2025年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
美股半导体股盘初走低,英伟达跌... 3月3日消息,美股半导体股盘初走低,英伟达跌超4%,迈威尔科技跌超3%,博通、台积电跌近3%。
鸿合科技: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 3月3日消息,鸿合科技公告称,公司拟以特别分红预案实施所确定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剔除回购专户股份后的...
AI热潮,哪些企业更受益? a... 随着第三季度财报季的尘埃落定,高盛发布报告称,市场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并未减速,反而正在加速上修。尽...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09:27 证券板块集体高开,首创证券高开超8%,东北证券、中国银河、国盛证券、湘财股份、申万宏源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