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惹怒打工人? 俞敏洪打工人之歌 俞敏洪怼人事件
创始人
2025-11-19 07:41:25
0

11月16日,时值新东方成立32周年,创始人俞敏洪给“新东方人”群发邮件,标题很直接“热烈祝贺新东方32周年生日快乐!”


图/网传邮件截图

这封理论上并不特别的常规贺信却因频频出现的“南极”二字,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疑似新东方人的负面反馈,“俞敏洪在南极发布全员信”“新东方员工吐槽俞敏洪内部信”的话题在次日登上微博热搜榜。

身在南极的俞敏洪,为什么一不小心又成了热搜主角?新东方成立这么多年,新东方人怎么突然“不爽”老板了?

出租屋里的打工人,难与南极来信共情

“冰川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力量与坚守的意义。”俞敏洪以南极的阳光与洁净比喻新东方多年来的不易,对“每一个‘你’的默默耕耘”表达了感谢,称新东方人就像冰雪中的企鹅一般互相扶持。

原本只是一封常规的内部全员信,但俞敏洪这封以红色字体、未排版形式发出的邮件,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与以往正面风向不太一样的反馈后,就逐渐朝着“翻车”的方向而去。

一位网友模仿俞敏洪信件开头的“此刻,我正站在南极的冰雪世界中”,以“此刻,我正在晚八点半下课的地铁”为开头写下了自己看完信的感受。

另一位自称“本周已经喝了六杯咖啡还保持清醒的普通员工”,直接以“给俞敏洪的一封回信”为题,把“南极的宁静与北京的忙碌”做对比,表达了对企业追求绩效和KPI的不满。


图/社交平台截图

有评论表示,俞敏洪992个字的信中提到了17次“我”和5次“南极”,似乎暗指其更多关注个人事业和生活,鲜少在意员工的工作压力。

类似难以共情老板的态度很快让更多的打工人共情了。“你可以出去玩,可以开大会的时候给员工打鸡血,但能不能别在自己出去玩的时候给正在加班且工资不高的员工打鸡血。”有网友如此评论道。

当然,也有打工人对这封信表示理解。新东方前员工章倩提到,之前俞敏洪也会发全员邮件,但她基本是“忙得没空看”,也不是很在意。

另一位在线教育行业从业者倪静理性地表示,在工位上班的员工看着老板在南极度假,需要的其实不是共情,更多的是因为老板赚的钱与自己无关,“如果他在信里同时说全体新东方人放假一天,可能故事就不一样了”。

熟悉俞敏洪的人大概会发现,他的文字里向来会有许多的“我”和相对个人的表达,“寄情于景”的写作方式也一直沿用。

他在2022年新东方29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里,开头就是一段秋景的描写;2023年新东方30周年的现场演讲时,他也回顾了当年孤身上路时的自己,感谢了一路以来的同行人。


图/俞敏洪公众号截图

可以说,俞敏洪的风格一以贯之,只是现在的员工不再“吃”这一套了,就像有网友评论的“不喝鸡汤了,南极熬的也不行”。

对此,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评价道,员工评论老板是很正常的职场现象,但在东方甄选一直话题不断的前提下,这种内部矛盾的公开化,很容易让更多员工受到外部舆论的影响,进而让俞敏洪的“诗与远方”哪怕是出于新东方文旅的需要,在更多人的眼里也会变成一种“凡尔赛”。

但他也表示,这场俞敏洪个人的“小作文事件”,波及面远不如董宇辉事件那般之大,只要没有出现其他变量,这种外部打工人的“共情”并不会给俞敏洪和新东方带来太大的影响。

张书乐的判断也与事实相符,截至目前,俞敏洪与新东方并未对此事发表任何回应。

甚至在邮件发出后的第三天(11月18日),远在南极的俞敏洪还陆续发出共10条南极旅游视频,并在第一条视频的评论区说明,前几天一直没信号,视频是好几天前做好的。


图/俞敏洪抖音页面截图

新东方,不再特别?

不久前,俞敏洪曾在个人主页发布员工演唱的“骂新东方的歌”,歌曲直白地唱出了很多抱怨,“新东方有太多大厂的糟粕,能力和业绩算什么”。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曾对有意思报告表示,新东方在教育行业积累三十年,在中产或教育精英阶层中有广泛的影响力,个性鲜明、极具个人魅力的老师和员工是新东方重要的资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吐槽领导和公司几乎发展成了新东方的一种“风俗”。

“什么独立人格,什么诚信负责,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早在2019年,新东方年会的吐槽之歌就曾走红网络。“小作文事件”之前,孙东旭与董宇辉日常互怼,董宇辉对俞敏洪也不曾口下留情。

以至于有博主称,俞敏洪的南极来信,像是在给明年的员工“吐槽之歌”贡献素材。

但随着东方甄选成为一家没有超头部主播的电商公司,新东方集团也逐渐走出业务受挫、市值暴降的阴影,新东方,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新东方。

2022年6月,俞敏洪在新东方2022财年结束时也给全体新东方人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2022财年,公司市值下降90%,员工数从11万降至5万,业务总量同比骤降。

新东方艰难的转型之路里,东方甄选成为备受瞩目的那一个。但对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来说,教育业务始终才是业绩的压舱石。

财报显示,新东方的主要业务包括教育课程、服务及产品,还有通过东方甄选进行的自营产品销售和直播电商业务。从营业构成上就能看出,新东方的教育业务一直在恢复中,教育服务和备考课程的业务占比已经从2023财年的60.89%升至2025财年的70.53%。


新东方2025财年主营业务构成。图/Wind金融终端

具体到2025财年,新东方实现净营收49亿美元,同比增加13.6%;归母净利润3.72亿美元,同比增加20.1%。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骤降73.7%至710万美元,也主要是受东方甄选业务拖累及商誉减值影响,而该季度出国考培、留学咨询、K9新业务等收入都有同比增长。

尽管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但其不久前发布的2026财年一季度未经审核财报也显示,公司净营收为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6.1%,超过此前预期。

倪静供职于某头部互联网教育平台,据她了解,新东方英语学科的相关线上产品大都在陆续恢复状态中,线下也在依靠之前的布局做整合,“品牌和产品的口碑还在,新东方开店和招生的效率确实比其他竞品要快”。

张书乐指出,新东方的转型正在走上轨道,传统教育业务逐渐稳定,东方甄选新业务也进入了构建护城河的阶段。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家不断失去“中国合伙人”的企业,如今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和完成分内之事的打工人。

“以前有明星教师,之后还有明星售货员,但现在的新东方,个人已经不再突出,弱化成了俞敏洪内部信中那一个飘忽的‘你’。”张书乐认为,抱团取暖、同甘共苦的氛围更多是过去,现在的新东方更像是进入大型企业的机械化运作之中,员工只需要按照规定步骤完成标准动作即可。

在影响深远的“小作文事件”中,彼时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卸任当日,俞敏洪就在直播中提到,此事是一个由管理问题累积产生的漏洞。

曾经,基层员工的努力和情绪,在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被忽略,而孙东旭情绪化的表达让事件愈演愈烈,东方甄选和俞敏洪尝到了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甘苦;如今的新东方,风险不再那般突出,但似乎也不再有更多惊喜。

(应受访者要求,章倩、倪静为化名)

作者:梁婷婷

编辑:田纳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家公司成为宁德时代“钠电正极... 摘要这家公司钠电技术路线全面覆盖,聚阴离子产品多项指标处于领先地;2030年拟实现百万吨级钠电材料产...
铝价盈利将迎双升,中国宏桥成本... 2025 年以来,全球铝市场供需格局持续优化,叠加成本端的结构性优势,推动铝价逐步攀升。从机构预测来...
段永平最新11只美股持仓曝光 ... 记者丨杨娜娜编辑丨姜诗蔷视频丨王学权近日,段永平的美股持仓主体H&H International I...
英伟达最新财报,隐含3200亿... 2025.11.19本文字数:1436,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胡弋杰当地时间周三盘后,...
广东篮球金牌+1 18日晚,十五运会篮球项目男子18岁以下组决赛在澳门举行,广东队以85∶78击败山东队获得冠军。南方...
牛市早报|工信部:到2027年... 【市场数据】至11月18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81%,报3939.81点;科创50指数涨0.29%,...
健信超导仅6名销售,人均创收七... 文:权衡财经iqhcj研究员余华丰编:许辉已注册生效的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信超导)...
东风-61洲际导弹、歼-20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阅兵仪式上 出现了许多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
我,机器人,正在面对克隆人的进... 最近,国产人形机器人厂商优必选发布了一个非常震撼的视频。公司向客户交付数百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
大牛股70岁创始人,将股份转给... 11月18日晚,孚日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孙浩博的通知,孙日贵向孙浩博转让公司股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