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挥毫作答。这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生动实践。证券业以“国之大者”为经,以“民之关切”做纬,让金融血脉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奏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资本强音。证券时报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出“做好‘五篇大文章’ 证券业作答进行时”系列专栏, 本篇为系列报道之五十九,敬请垂注。(本专栏已刊发完毕,感谢读者持续关注。)
随着中国金融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普惠金融成为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篇章之一。从1989年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代表处开始,瑞银始终与中国金融市场同向而行。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之一,瑞银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持续探索如何将国际成熟经验与中国市场需求结合,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可得、可负担且适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发挥外资机构助力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独特价值。
科技拓展金融服务普惠边界
瑞银证券是中国首家由外资直接入股的全牌照证券公司,目前已成为瑞银集团在华的全资证券公司。近年来,瑞银证券着力构建相关领域专业化组织架构体系,并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拓展证券服务边界,提升金融的可得性和覆盖面,为更多市场参与者提供高效、透明、安全的投资渠道。
证券市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常常使投资者难以把握市场机遇。如何通过科技手段降低操作门槛,提高透明度和便利性,成为普惠金融在资本市场上的待解难题。为此,瑞银证券在2023年推出了智能化移动APP——“瑞银e达”,在简化交易流程、改进操作界面的同时,重点强化资讯和投资者教育板块的内容建设,内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机构观点等更具全球视野的市场资讯,推出投资者保护专区,通过尽可能消除信息差的方式,帮助广大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提高金融素养。
同时,“瑞银e达”亦非常重视系统安全性,采用“零信任”安全架构,基于“永不信任,始终验证”的原则,通过消除隐性信任并持续验证数字交互的每个阶段,来确保公司的基础设施和数据的安全可靠。该平台还按照瑞银集团一贯的风控文化,定期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及时更新风险偏好。
除此之外,瑞银证券还与万得信息开展数字化投研服务创新合作。借助与万得的合作,瑞银证券研究部将其差异化研究产品,如亚太聚焦、UBS Evidence Lab、Q-Series等集中展示到中文平台,使国内专业投资者能够便捷获取高质量分析内容。
让优质财管服务触手可及
瑞银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内地成年人口平均财富增长强劲,达到26.75%,但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占比却低于53%,显示财富管理的发展空间巨大。“资产新规实施以来,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结构及投资者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瑞银指出,投资者正在从投资单一产品,转向逐渐关注跨资产类别、跨地域的多元化投资,进而对快速便捷的财富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此,瑞银通过全资子公司瑞银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在2022年底面向中国普通投资者推出了“瑞富众”数字化财富管理平台,将瑞银百年来服务全球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理念,延展到中国更广大的投资群体。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目前投资者只需3分钟完成平台开户手续,进而全天候获取瑞银对全球市场的分析和洞见,以国际视野帮助投资者发掘国内外不同的投资机会。
借助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应用,“瑞富众”可精准匹配客户风险水平。结合瑞银在产品筛选、风险管控以及资产配置上的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为客户挑选多元化的基金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升服务的直达性和适配性。
值得一提的是,“瑞富众”并未把数字普惠局限在投资行为本身,而是致力于建立良性生态,满足普通投资者在不同阶段的金融场景需求。例如以投教先行为原则,提供丰富的金融知识模块和风险管理课程;助力客户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提高客户对金融商品的辨别能力;做好投资者陪伴,避免其在市场波动和产品净值波动中发生情绪化决策等。
振兴乡村彰显普惠金融温度
普惠金融不仅体现在商业模式创新,更关乎社会责任担当。
瑞银证券强调,其致力于把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薄弱领域,以及传统金融体系下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或处于弱势的重点群体等纳入服务范围,为他们提供合理且适当的金融服务。为此,瑞银证券等瑞银在华实体公司都深度参与中国乡村振兴规划。
近年来,瑞银在中国持续开展针对乡村学生的金融素养教育和乡村妇女的创业赋能项目。其中,与公益伙伴共创的“金融素养公益课”,2024年共产出55条金融素养短视频,全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10万次,直接受益人数超过1.36万人,覆盖了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有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助力她乡·她创业助跑计划”则从人力发展、战略咨询、企业经营、财务管理、小额资助等方面,为乡村创业女性提供创业必备的综合能力培养,2024年共重点支持了来自7个省份的20名乡村创业女性,辐射覆盖460多位乡村创业女性,创业直播课程观看人数高达5万余人次。
瑞银证券表示,“普惠金融的最终目的,是让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更多社会福祉。”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瑞银证券将“金融向善”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事实上,为社会金融领域的领先实践者,瑞银在全球各地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将影响力与资助挂钩的工具,如社会成果导向型合同、直接股权投资和债务投资等,并积极探索利用混合金融结构的机会,吸引私人资本投资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环境影响力。
瑞银证券表示,随着中国普惠金融战略的深化,公司未来将继续发挥国际视野和本地实践的结合优势,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可持续和有温度。
本文原载于11月17日出版的《证券时报》,原标题为《深耕中国市场 瑞银以国际视野书写普惠金融实践》
责编:罗晓霞
校 对:王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