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走出的父子档,带年入26亿的肥料帝国农大科技IPO了! 山东农大走出的父子档,带年入26亿的肥料帝国农大科技IPO了!
创始人
2025-11-14 10:31:57
0



曾为省钱违规烧煤。

作者|虞灏

编辑|刘钦文

无论是穿梭于超市生鲜区的都市白领,还是每日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几乎所有中国消费者都在关注同一件事:餐桌上的成本与安全。一颗番茄的鲜红、一袋大米的饱满,其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最基础、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农业命脉——肥料。

在这个万亿级的赛道上,一家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农大科技”)正试图登陆资本市场,将于11月14日迎来北交所的上会审议。

一纸《招股书》也揭开了农大科技背后的故事,公司由一对父子马学文及其子马克掌舵,公司存在用关联公司代发工资、为实控人亲属代缴社保等情形。还有其现金流的运用也引起监管关注,公司一方面在2022年豪掷1.8亿元进行现金分红,并在2025年计划动用2亿元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另一方面却在《招股书》中声称资金紧张,要求募资4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01

卖肥料年入26亿,

“增利不增收”遭问询

在业务层面,农大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新型肥料、新型肥料中间体和普通肥料。

其中,新型肥料是公司的科技担当和利润中心,主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中间体核心大单品为“包膜尿素”,既供自用,也对外销售。普通肥料主要为传统的复合肥等。



不过,三大主要业务的价格和营收在过去三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2年-2024年,新型肥料业务营收从19.68亿元降至19.24亿元,均价从2842元/吨降至2596元/吨;新型肥料中间体业务营收从4.35亿元降至3.02亿元,均价从3442元/吨降至2681元/吨;普通肥料业务营收从2.3亿元降至1.24亿元,均价从3035元/吨降至2820元/吨。

这也导致农大科技的营收逐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农大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和14.95亿元,不过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1亿元、1.45亿元和1.26亿元,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局面。

监管质疑也随之而来:在行业竞争加剧、营收萎缩超过10%的2024年,农大科技的净利润缘何能飙升43.53%?

根据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农大科技称营收下降原因主要系大宗商品(如尿素)价格下行,公司产品售价随之“被动”下调,导致营收规模缩水。而毛利上升的原因是公司主动进行了“产品结构优化”,减少了毛利低的普通肥料和中间体的销售,进一步提升了毛利高、附加值高的新型肥料的售卖比例。

但观察《招股书》发现,2024年农大科技净利润实现43.53%的增幅,但同时,其经营性现金流也暴跌46.66%,利润激增但现金流断崖式下跌,也表明这可能仅仅是“纸面富贵”。

“有利润,没现金”背后,《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12.39次下降到2024年的8.02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于衡量一家企业,在特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收回其应收账款的效率。高效的回收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现金用于运营、投资或偿还债务,流动性强;低则意味着收款困难,坏账风险高。



其次,农大科技将其高毛利率归功于新型肥料的技术优势。但《招股书》显示,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连续3年在2%左右徘徊(2022年2.09%,2023年1.93%,2024年2.15%)。

此外,在监管的问询函中,也揭示了农大科技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合规风险。

监管问询函中指出,公司在未取得相关批复手续的情况下,违规使用动力煤,其间2022年使用7159.19吨,2023年使用2547.38吨,两者相加合计近万吨。

农大科技对此回复称,动力煤违规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园区蒸汽供应不足。同时,在农大科技回复中计算,此举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节省成本400万元和106.64万元。并称已于2023年3月停止使用并拆除设备,且监管部门已出具证明“不会采取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

02

花2亿元理财,

又募资4000万补流

农大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学文,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招股书》显示,马学文曾任山东农业大学职工,公司设立之初的多名创始股东亦有相同背景。

这种深厚的“学府”渊源,构成了农大科技最核心的品牌叙事与技术背书。然而,科技光环的另一面,是高度集中的家族式控制。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为马学文及其子马克。马克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这对父子通过一个精巧的三层股权架构,牢牢掌握着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马学文个人直接持有公司10%的股份,此外马学文通过持有80%股权的控股股东“泰安铭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制公司54.29%的股份,以及马学文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实际控制着员工持股平台“泰安农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该平台持有公司5.81%的股份。

通过上述安排,马学文一人实际控制的公司股权比例高达70.1%。

这种情况下,监管层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询问,尤其是在盘根错节的关联交易上。

《问询函》揭示,农大科技向实控人马学文控制的“山东合泰检测”采购检测服务,同时还向马学文配偶的侄子李锡明、侄媳左志琼控制的多家企业采购腐植酸褐煤、运输服务等。

2021年,山东合泰检测为农大科技代发工资、代垫社保公积金。同年,公司也为马学文配偶的兄长李玉栋(非公司员工)代缴社会保险费用。

农大科技在回复中将上述行为归类为“历史遗留问题”,声称在规范上市过程中均已整改和终止,且相关交易金额较小,不构成重大影响。



此外,监管层也对农大科技的现金流运用提出了问询。

一方面,公司在IPO前夕(2022年)进行1.8亿元的现金分红;2025年1月,又公告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另一方面,《招股书》却列出仍需4000万元的募资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农大科技回复称,关于分红在2022年至2025年6月,已累计实现净利润4.73亿元,累计分红1.8亿元,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为38.03%。而募资4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9.7%。两者均低于监管问题红线。

这些在家族治理下留下的“内控顽疾”,也将于11月14日的上会审议中最终裁决。对此你怎么看?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股大幅收低,道指暴泻近800... 编辑 | 格蕾丝 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 美国股市周四大幅下跌,三大指数创一个多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股价大涨拿不住了?三美股份实控...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单季度利润创出历史新高后,三美...
星巴克、汉堡王接连“卖身”,餐... 总第4398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国际餐饮巨头,集体“中国化”今年11月,餐饮市场迎来了一波“...
德弘资本没有“扶正”高鑫零售 ... 斑马消费 徐霁今年年初,德弘资本出资131.38亿元接手高鑫零售,暂时未能体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县城面包,悄悄涨到35元/个 ... 总第4399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面包主理人,涌向小城面包节今年秋天,面包节扎堆爆发了。仅上周...
莱恩精工:前次申报突击更名“精... 《金证研》北方资本中心 亦戈*DL/作者 廉贞映蔚/风控在申报北交所之前,苏州莱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拿到了赛点 百度拿到了赛点... 华尔街对AI泡沫之争尚未有定论,巨头们已经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战场。当AI军备竞赛进入对峙阶段,上至...
烧掉百亿、补贴社保!美团这一招... 美团舍得花上百亿,率先为包括众包骑⼿在内的所有骑⼿提供社保补贴,这件事从商业逻辑上来说,不止是一笔划...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丨市场如何... How markets could topple the global economy若人工智能泡沫...
华蓝集团: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3日,华蓝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赵成、吴广意、钟毅、莫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