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河南、智谱投了一对清北学霸 刚刚,河南、智谱投了一对清北学霸
创始人
2025-11-14 09:41:30
0

当前,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别,训练数据量超过20TB,算力资源的紧张与成本上升正成为制约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因素。同时行业用户仍面临着算力瓶颈突出、能效压力加剧、适配性不足以及自主可控诉求提升等多重挑战。

更现实的是,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已经从“可用、易用”转变为“高效、灵活、绿色、安全”。如何构建自主可控的AI算力基础设施,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成为整个中国科技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而这一挑战也孕育出了新的商机和赛道。刚刚,AI基础设施厂商基流科技(Infrawaves)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与智谱生态基金星连资本联合领投,卓源资本跟投。其中,星连资本在A轮与本轮均进行了超额追加投资,卓源资本连续六轮支持。

清北学霸联手创业,从实验室到AI infra赛道

基流科技的故事很简单,初衷就是一个少年想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

“其实我一直想创业,想自己做点有意义的事。”基流科技创始人胡效赫回忆道。

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他就曾和清华自动化系的师兄、朝夕日历创始人程昊一起做过项目。当时,他在清华未来智能机器人团队,是早期成员之一,和现在的追觅创始人俞浩是同一批在清华创业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学生。

在大三那年,有了一定实习经历的胡效赫很快意识到,“如果没有核心能力,只能做运营或写代码”。于是,他找到有海外网络安全创业经验的导师进行咨询,导师建议他先读博,“至少在一个方向成为专家,把读博当作一次完整的创业训练”。

博士及博后期间,胡效赫深耕云计算与高性能网络领域,不仅师从李军研究员从事高性能网络系统研究,还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SDN网络提出者Scott Shenker院士进行学习。

2020年,他加入了商汤研究院实习,进一步摸清了行业痛点。短暂的实习后,时间来到,2022年,当时Chat-GPT尚未爆发,但他已是博士后最后一年,开始认真寻找创业方向。

“2022年上半年,我们就在看高性能网络在AI和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下半年,他的项目就被奇绩创坛录取,并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2023年初正式创业,恰逢AI大模型爆发,踩中了行业节奏。

而基流科技的另一位创始人兼CFO谢文奇,曾是胡效赫在衡水中学时期的舍友,他们默契十足。与胡效赫一直钻研学术不同,谢文奇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硕士在清华大学深造,毕业后在PE机构从事投资工作,累计投资数亿人民币。

在胡效赫看来,新一代AI公司总归是需要很强的CFO的,但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看看账,拉融资,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度参与业务落地,毕竟算力业务中 30%~40%的金融属性,所以可以看到,谢文奇常常亲自到现场盯集群建设。

除了这两位核心人物,团队中的成员多来自清华实验室,部分曾有阿里、华为课题合作经验,兼具技术深度与工程落地能力。

打造“下一代AI超级计算机”,两年半做到年入5亿

不同于一般AI公司,上来就要烧钱的剧情,基流科技在成立当年就有了商业化收入。

“我们的技术和AI基础设施非常匹配。”胡效赫认为,AI Infra本质上是超算与云计算的融合。

而他们在研究生、博后阶段就在云计算、高性能网络领域做了大量可直接迁移的工作。比如创业前已落地全国首个运营商级Tbps可编程网络产品。

在创业过程中,胡效赫深刻意识到“技术价值需要靠滚雪球来提升”,所以从百卡、千卡到万卡,再到产品化、业务化,基流科技的每一步都像“跳台阶”——跳上去有成就感,跳不好就是万丈深渊。但他们坚持持续突破能力边界,不断扩大影响力。

2023年,他们签下第一个客户商汤,从技术服务起步,逐步完成软件一体化交付。随后与世纪互联、智谱等合作,业务量迅速放大。

如何理解基流科技的业务?其联合创始人兼CFO谢文奇曾给出一个形象回答,他认为,不同于专注算力平台运营的房地产开发商和专注系统优化的装修商,基流科技是算力集群的建筑商,聚焦搭建覆盖计算通信软硬件的高性能开源自主智算系统。

“我们不做芯片,也不做算子优化。”基流科技聚焦的是通信、调度、监控三大模块,目标是打造“下一代AI超级计算机”——把GPU卡变成可用算力,构建高性能、可扩展、国产化的智算集群。

如今基流科技已经打造出了全栈自研的高性能开源智算系统 Galaxy HPAC(High-Performance AI Computing)。该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产品:高性能融合AI网络 (Mercury-X)、人工智能平台 (Venus-AICloud)和算力建维平台 (Venus-AIDOC)。

胡效赫表示,基流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性价比与开放性,其本质在于实现“解耦”。通过基流科技自研的RoCE组网方案,客户的成本可降低40%,交付周期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

在商业化上,基流科技创始团队也有自己的理解,“国内纯软件卖不上价。”胡效赫坦言,真正能被认可的价值载体是硬件和服务——硬件可计价,服务可审计。于是他们将集群定义为基础设施级产品,规避纯技术变现难题。

基于此,基流科技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类:

大规模定制集群:服务互联网、大模型、自动驾驶等头部客户,全国不超过30家;

一体化边缘集群:标准化软硬件产品,面向地方政府、园区、信创场景,通过渠道规模化推广。

同时,针对智算集群高利用率、高稳定性、全栈国产化的核心需求,持续研发国产高通量统一通信系统:推出全国产102.4T近光封装白盒交换机,通过多技术组合对齐国际最高性能,通过技术创新,使集群端到端算力利用率提升5%,实现故障100%快速诊断与运维自动化。

如今,基流科技已累计交付了30个集群、超7.6万张GPU,客户包括智谱AI、商汤科技、运营商、数据中心及地方国企在内的多个用户,据透露,基流科技2025年营收已达5亿元,而交付团队仅十几人,核心主要靠自动化软件提升人效。

早期融资艰难,后期国资持续加码

虽然现在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在胡效赫看来,“创业九死一生,早期融资非常难。”

2023年,AI热潮初起,资本市场看似热闹,但基流科技融资并不顺利。红杉种子、鼎晖等机构都曾推进至投决会,最终未过。团队曾将三四十家机构做成Excel表格,逐一跟进,但成效甚微,最终只拿到奇绩创坛、清华校友基金的支持。

此后,几乎每轮融资都有国资参与,北京、上海、新疆、河南等地政府基金陆续入股。截至目前,基流科技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谈到为何早期就备受国资青睐时,胡效赫告诉投中网“我们不是为拿钱而拿钱,而是业务驱动。”

一方面,算力集群解决方案能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契合地方政府需求;另一方面,AI算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地方政府支持有助于业务落地。

他还表示,未来全国三百多个地市园区将建设大量边缘智算集群,信创需求巨大,国资背景让业务落地更顺畅。

例如,基流科技已在新疆落地两个集群,与河南的合作也已启动,借助地方国资与政策支持,正在快速切入各地算力基建市场。

这种背景和需求下,基流科技的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在融资节奏上,他们坚持小步快跑,努力让股权结构保持稳健,不为不必要的高估值过度稀释股份。

如今,在融资市场上,基流科技也算苦尽甘来,胡效赫谈到,不同于早期广撒网似的找投资,现阶段,基流科技的融资更多是小范围的。未来,随着区域算力需求持续释放,将为基流科技带来增量空间。将继续聚焦大规模定制集群与边缘标准化集群双轮驱动,强化自动化、国产化、智能化能力。生态层面,也将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产业资本的合作。

对市场格局的判断上,胡效赫直言:“这个赛道的创业窗口已经关闭,最终可能只容得下一两家创业公司跑出来。我们真正对标的是英伟达在CGPU领域的解决方案,目标是成为AI算力集群领域的关键玩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烧掉百亿、补贴社保!美团这一招... 美团舍得花上百亿,率先为包括众包骑⼿在内的所有骑⼿提供社保补贴,这件事从商业逻辑上来说,不止是一笔划...
《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丨市场如何... How markets could topple the global economy若人工智能泡沫...
华蓝集团: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3日,华蓝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雷翔、赵成、吴广意、钟毅、莫海量、...
固态电池概念反弹 固态电池概念... 【固态电池概念反弹】石大胜华、丰元股份等涨停,天力锂能、先导智能涨超6%。(中新经纬APP)
13天12板合富中国:如股价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13日,合富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严重偏离基本面,投资者参与交易...
新冠核酸检测应收账款坏账何时出... 近日,凯普生物(300639.SZ)披露的一份关于诉讼、仲裁情况公告引发市场关注,多数案件为公司及子...
预售票房登顶,鬼灭之刃“杀疯了... 电影院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11月14日零点一过,不管是打工的“牛马”还是上“早八”的学生党,为了第一...
农行董事长谷澍:“新宇宙行”治... 导语:当前阶段,农行正在转向“调”与“优”。以系统化管理、结构性调整为特征,谷澍的管理风格代表了一种...
V观财报|振华新材:三元材料需... 【V观财报|振华新材:三元材料需求疲软等因素致第三季度营收下滑】11月14日,振华新材董事长侯乔坤在...
铠侠业绩暴雷,股价暴跌23% ... 11月13日,日本NAND Flash芯片大厂铠侠(Kioxia)于公布了2025年第二财季(截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