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可申购深证主板的海安集团(001233.SZ),主营业务包括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21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于2018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据招股书介绍,巨型工程轮胎通常是指轮辋直径在49英寸及以上的工程轮胎,主要装备于载重量大、行驶条件苛刻的大型矿用自卸车、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巨型工程轮胎对于生产厂家的研发能力、技术储备、生产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全球仅有少部分轮胎制造企业具备大规模批量生产全钢巨胎的能力,国际三大品牌在全钢巨胎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占比在80%以上。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业研究报告,按照产量计算,全钢巨胎全球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6.7万条增长至2022年的21.5万条,年复合增长率为5.18%,市场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不过,凭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海安集团的全钢巨胎产品逐步打破了国内全钢巨胎市场由国际三大品牌(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垄断的局面,推动了全钢巨胎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公司已成为继米其林和普利司通之后全球第三家具备全系列规格全钢巨胎产品量产能力的轮胎制造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巨型全钢子午线工程轮胎行业研究报告》,2022年,海安集团的巨胎产品的产量在国内市场位居第一、在全球市场位居第四。目前,海安集团的客户包括A股公司紫金矿业、徐工机械、泰凯英、江西铜业,以及乌拉尔矿业冶金公司、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
此外,受益于全球竞争格局变化,海安集团的全球布局优势显著。招股书显示,当前,海安集团拥有12家境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公司全钢巨胎产品已向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并已为全球上百个矿山提供全钢巨胎产品或矿用轮胎运营管理服务,公司外销收入占比已超过75%。
不过,海安集团也提醒道,公司境外收入快速增长并趋于稳定,尤其是2022年国际三大品牌全钢巨胎产品逐步退出俄罗斯市场,公司全钢巨胎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规模大幅提升。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5.19%、76.16%、74.23%以及67.18%,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境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38%、49.58%、44.16%以及39.82%;公司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规模及占比较大。
海安集团表示,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加剧,部分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且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国际制裁问题可能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在极端情况下,公司可能出现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年下滑50%以上的风险。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