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破五万亿港元,投资策略从科技“进攻”到高股息“防守” 南向资金买入8000亿人民币 南向资金买入超100亿
创始人
2025-11-12 21:22:55
0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港股市场迎来一个里程碑时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规模已历史性地突破5万亿港元整数大关。

与此同时,年内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额以创纪录的速度攀升。11月12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42.86亿港元,为连续第16交易日净买入港股,年内净流入港股规模达1.31万亿港元。

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配置热情空前高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南向资金在持续加仓之下,投资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科技“进攻”转向高股息“防守”。


今年以来港股展现出显著的赚钱效应,主流指数如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30%。行业指数中,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80%,港股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40%。此外,港股红利低波、港股红利指数涨幅也在30%左右。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

这背后,是南向资金持续不断地“输血”。

根据Wind数据,截至11月11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规模已达1.31万亿港元,创下年度同期历史新高。这一规模,较历史第二大年份——2024年全年的0.81万亿港元,增长超过60%。

自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南向资金的累计净买总额突破5万亿港元,刷新最高纪录。

近期,南向资金流入呈现加速态势,出现连续16个交易日的持续净买入。10月以来的23个交易日,南向资金仅有3个交易日出现净流出。

对于南向资金持续“南下”的动力,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估值低”和“股息率高”是两大关键因素。

“港股的估值一直比较低,吸引了部分投资者到港股去购买股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包金刚表示,港股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市净率都曾低于1倍,分别仅有0.98倍和0.91倍,投资性价比凸显,吸引南向资金流入。

此外,港股部分板块和个股提供的稳定高股息,对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构成了强大吸引力。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表示,港股市场拥有大量稀缺的优质资产,如互联网平台、创新药企以及高股息能源与金融企业,这些已成为保险、公募及社保等长线资金配置的重要标的。

此外,业内普遍认同,港股具有长期配置价值。“从长期来看,港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及中概股回归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定位与估值优势吸引资本对其价值重估,南向资金倾向于进行长期配置。”包金刚说。

“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的趋势不会改变,港股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在股票定价方面更加合理,这也符合南向资金的需求。”杨德龙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加仓的大趋势下,南向资金近期的投资策略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偏重成长性的“进攻”姿态,悄然转向强调确定性的 “防守” 态势。

从长期配置来看,金融业是南向资金最核心资产,2025年以来金融行业累计净买入占比达​39%​,是资金流入最集中的领域。来自格上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南向资金持仓市值前三大行业为金融、资讯科技业和可选消费,分别持有1.58万亿港元、1.25万亿港元和1.03万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南向资金的调仓方向,从偏重“进攻”转向偏向“防守”。这一转变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资金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W流向“油气巨头”中国海洋石油。

回顾10月3日之前,南向资金持续28个交易日净流入阿里巴巴-W,然而风向突变,在最近一个月(10月11日至11月11日),阿里巴巴-W成为南向资金抛售最多的个股,持仓市值蒸发约110亿港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向资金对中国海洋石油展开了连续21个交易日的净买入,近一个月持仓市值暴增121亿港元。

近期南向资金为何偏爱中国海洋石油?托合江表示,中国海洋石油在油价反弹叠加高股息属性的支撑下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近12个月股息率为6.06%,获得险资等长线资金配置。阿里巴巴因为在9月AI相关消息带动下股价快速上行,所以市场担忧其业绩预期下调和估值压力,造成资金流出。

除中国海洋石油外,小米集团-W、中国移动、美团-W、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个股也获得南向资金青睐。

个股的调仓背后,是行业整体的轮动。南向资金正增持高股息板块,减持高成长高估值板块。最近一个月,南向资金明显减持了医药生物、电子、传媒、计算机等科技属性较强的板块,而这些在一个月前还是资金青睐并“进攻”方向。与此同时,南向资金大举流入银行、石油石化、通信、非银金融及煤炭等传统行业。这些板块大多具备估值低、涨幅小、股息率高的特点,成为了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的“避风港”。

“市场风格出现变化,南向资金近期的变化和资金的风险偏好有关,总体来看,近期资金风险偏好更加保守,以配置高股息股为主,而之前配置科技股较多。”杨德龙说。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港股的估值优势依然存在。国泰海通指出,当前港股位置不高,中期估值有进一步抬升潜力。

托合江建议,“继续关注股息率较高的防御性资产,和兼具确定性和性价比的科技股资产。”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防守”为当前主基调的同时,被错杀的优质成长股可能正酝酿着未来的“进攻”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伏板块突然大跌,晶澳科技澄清... 11月12日,晶澳科技晚间公告,近日,网络上流传关于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实言论,引发部分关...
一竿子戳到3000年了 一竿子... 10月23日下午15点05分,黑龙江省自然和生态资源交易中心里,工作人员沈立言拿起电话,通知齐齐哈尔...
鸿海三季度营收净利均创同期新高... 鸿海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创下历年同期新高。其中,消费智能产品因进入传统旺季增幅最大,而AI服务器的强...
买基金像“开盲盒”?监管层出手... 为落实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的主题投资风格管理,近日,中基协起草了《公开...
再加仓!中信证券三季度增持东北... 日前,东北证券股价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在上涨多日后,出现了回调。其间,东北证券于11月10日收获了一个...
六氟磷酸锂疯涨,带飞了谁的股价... 每隔几年,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就会在资本市场掀起一阵狂潮。11月11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已涨到12.85...
11月1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1... 2025.11.12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
意外清仓英伟达,软银藏更大野心...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赖镇桃 报道All in AI后,“赌徒”孙正义正在翻身。当地时间1...
中信证券首席信息官于新利:金融... 红星资本局11月12日消息 今日,在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首席信息官、信息技术中...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质量和技... 红星资本局11月12日消息 今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亿纬锂能(3000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