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闪购,“吃掉”饿了么 饿了么淘宝闪购logo 淘宝闪购饿了么
创始人
2025-11-11 11:02:19
0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楷楷

近日,不少网友发现,饿了么App在更新至12.0.1版本后,已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据多家媒体报道,目前“淘宝闪购”正处于灰度测试阶段,用户可以通过“淘宝闪购”体验餐饮外卖及日用百货等即时配送服务,配送运力已由饿了么全面承接。

不仅如此,从10月开始,全国多地的饿了么骑手也陆续换上橙黑配色的新工服,原本的“蓝骑士”变身“城市骑士”,网友纷纷感慨“一个时代的结束”。

饿了么在零宣发的背景下突然更名,看似猝不及防,但如果将其置于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一系列战略铺垫中审视,实则也是顺理成章。

过去半年,淘宝闪购的声量日益高涨,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30分钟送万物”的心智也日渐成熟。从阿里的视角来看,淡化饿了么作为外卖平台的品牌认知,强化淘宝闪购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新定位和新价值,打破本地服务的品类与场景边界,才能以新姿态讲更长远的故事。

只是,命途多舛的饿了么,能否借助阿里全力进攻即时零售的机遇,打破“千年老二”的宿命,在“送万物”的新赛道上完成逆袭,终究还要看阿里这位执棋者如何落子布局。

01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

饿了么的历程可谓中国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发展的缩影。这家创立于2008年的外卖平台,在2018年被阿里巴巴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从此纳入阿里生态体系。

被收购后,饿了么与口碑合并,组成阿里本地生活公司。然而,其发展之路却并不平坦。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7年,饿了么与美团仍呈分庭抗礼之势,市场份额均维持在40%左右。但被收购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持续收缩,外卖赛道的竞争格局也从昔日的“五五对垒”演变为如今的“三七分化”,饿了么始终未能摆脱“千年老二”的地位。

饿了么在市场逐渐掉队,跟其在阿里体系内逐渐边缘化的战略地位有关。一方面,尽管阿里从2008年就开始布局本地生活,但一直没有清晰且连贯的战略规划,导致阿里虽然拥有口碑、高德、饿了么等众多产品,但本地生活业务却一直游离在一线之外。

另一方面,阿里长期深耕电商赛道,缺乏本地生活的原生基因,其与饿了么在文化理念、团队磨合等层面难免存在一定隔阂,增加了业务融合的难度。

2025年,饿了么迎来关键的命运转折点。今年4月,阿里正式加入外卖大战,将淘宝天猫旗下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联合饿了么共同出战。

不过,饿了么褪去了前端主导角色,主要为淘宝闪购提供运力支撑,形成“淘宝前端引流+饿了么后端履约”的协同作战模式。

为什么不用“外卖平台”打“外卖大战”,这是阿里扬长避短的选择。一则,海量的电商用户是阿里的流量优势,但远场电商和近场电商的用户习惯和需求并不相同。

而要把远场用户自然引入近场消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淘宝App 内增设“闪购”入口,让用户无需切换平台,就能在熟悉的生态中完成即时消费的心智转换。

二则,虽然外卖大战打的是“外卖”的旗号,但三大平台竞争的并不仅是外卖,而是即时零售心智。背靠淘宝生态、手握全品类供给优势的淘宝闪购,不仅更符合“送万物”的定位,也更能彰显阿里布局即时零售、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坚定决心。

三则,即时零售的流量也能反哺淘宝电商业务。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在8月透露,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拉动手淘日活跃用户数增长20%。

在淘宝闪购打头阵的同时,阿里的组织变革也在同步纵深推进。去年11月,阿里成立中国电商事业群,整合淘宝天猫、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闲鱼等业务;

今年6月,饿了么和飞猪也被纳入其中,这一调整也标志着阿里正式从电商平台正式向大消费平台转型,本地生活与电商体系两大业务也将会进一步整合。



在线上电商触及增长天花板的当下,阿里也在自我变革,重构零售生态战略。但其战略重心绝非单兵突进,而是以系统性生态优势,推动自身完成从“送外卖”到“送万物”的跨越。

饿了么的战略定位也逐渐转变,从过去独立作战的外卖平台,转型为支撑整个阿里系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成为推进阿里本地生活与电商体系整合的关键拼图。



02 打通“远中近场”的关键

因此,饿了么更名并非“心血来潮”,而是阿里基于自身战略发展而做出的决定:

首先,重塑认知,统一品牌。从字面意思来看,“饿了么”这个名字容易局限在餐饮场景中,很难让消费者将它跟“送万物”联系起来。相比之下,“淘宝闪购”的语义更开放,更能承载用户对即时送达的认知。

而且,在这场即时零售大战中,淘宝闪购的心智已初步建立。阿里通过统一名字,将分散的即时零售业务,比如饿了么、小时达等全部整合至“淘宝闪购”品牌下,也能进一步消除用户的认知混淆,增加“淘宝闪购”品牌的统一性。



其次,双方合力,才能把流量价值放到最大。目前,淘宝闪购已占据淘宝APP首页一级入口,在饿了么完成更名后,相当于“前端引流品牌”与“后端履约品牌”战略会师,打通了电商流量与本地履约的壁垒,让“即时送达”能够自然融入电商生态中,成为用户常态化的选项。



最后,则是整合资源,系统作战。随着即时零售战役步入深水区,各平台的竞争战线持续拓宽,这要求阿里不断提升内部协同效率,以应对线上线下多点开花的竞争态势。

此时,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亟需快速形成合力,最大化“流量+履约+供给”的协同效能,打通远场电商与近场零售、线上购物与线下服务的链路,才能构建一张全域覆盖的商业流通网络。

不过,饿了么的更名动作,其实也只是阿里这半年来布局即时零售生态大局中,最微不足道的一枚落子,阿里在本地生活的触角,早已延伸至全品类、全链路、全渠道。

9月,阿里旗下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高德扫街榜,高德从导航工具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型,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提供流量引导和基于实时数据的运营调度能力;

与此同时,高德还抢在国庆前夕,联合淘宝闪购、支付宝、饿了么上线团购业务,正式杀入到店赛道,推动高频带低频的本地生活服务闭环。

10月,菜鸟加入淘宝闪购,提供“小时达”服务,进一步补足了阿里在3C数码、服饰等非餐饮品类的即时配送短板。近日,淘宝闪购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以闪购仓为核心形态,为消费者打造“一应俱全、24 小时营业、30 分钟达”的极致购物体验。



这些分散在不同渠道、不同场景的业务看似零散,但都在为即时零售的长期发展做铺垫,目标是帮助阿里在“远中近场”上形成完整的消费闭环,抢占30分钟送万物的增长红利。

以淘宝便利店为例,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其目标是对现有的综合闪电仓做升级,从中筛选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标杆商家,提升闪购业务的供给生态。

不难预见,当阿里充分释放生态规模效应,消费者将有望迎来一个品类更丰富、配送更高效、价格更具竞争力的消费选择。届时,假如下单就能闪送,大家还会再苦等快递吗?

03 新战场的考验

不过,在这场即时零售的万亿赛道角逐中,并非只有阿里在加速布局,美团、京东等竞争对手也在持续整合资源,竞争已从单一环节的比拼,升级为全生态的综合实力较量。

因此,尽管阿里在过去半年里拔足狂奔,并在生态协同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但要真正打破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阿里生态内部协同的难度不容小觑。虽然饿了么更名为“淘宝闪购”,但其能否真正破除部门墙,实现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菜鸟等多个零售部门的高效协调联动,仍待时间检验。

对于饿了么来说,其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融入阿里,但其重线下的原生基因,与淘宝天然的线上基因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过去双方协同始终未能完全打通的症结,阿里还需要为这个老问题寻找新答案。

此外,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线繁多,在这个超级生态中,用户跨业务跳转必然产生流失,单靠资源协同难以根除。

另一方面,尽管淘宝闪购在过去半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但依然未能撼动美团的地位。淘宝闪购要真正跳出“千年老二”的竞争格局,还需要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比如在淘宝推出“淘宝便利店”的同时,美团也推出了“官旗闪电仓”,虽然两者的运营逻辑不同,淘宝便利店主要以轻资产模式为商家提供品牌授权、供应链支撑;美团官旗闪电仓则以重资产模式帮助品牌商家拓展线下渠道,但两者同为闪电仓模式,本质上都是在丰富供给。

但当前消费市场,最不稀缺的恰恰是基础供给。因此淘宝与美团此次布局的核心,是聚焦于补充品牌化、高品质的优质供给,而这正是淘天长期深耕电商赛道、积累了海量品牌资源的优势领域。

因此,饿了么更名只是第一步,阿里在即时零售的真正挑战,是生态效率的比拼。对内,要破除部门壁垒,提升内部协同效率。

对外,则不仅仅只是跑得快,还需要履约稳、覆盖广、链路深——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把更多商品送达多元场景。

对于阿里而言,其有着多场景布局的天然优势,除了本地生活外,还有电商、科技、文娱等日常生活高频场景相互联动,为淘宝闪购提供了庞大的潜在用户池。

但也正因为阿里是覆盖多元业务的超级生态,不同场景间的数据壁垒、业务逻辑差异,让数据互通与资源协同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因此,饿了么更名对阿里来说,也是一次打破场景割裂、推动全域数据打通的关键尝试,如果其能够真正将电商与即时零售全面融合,将会对整个即时零售格局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重新定义“全域即时消费”的市场规则。



但在此之前,饿了么到底换一个怎样的名字,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至少在阿里当下的即时战略布局中,并非最重要的一环。

重要的是,饿了么作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的价值,是否能在淘宝的土壤里彻底激活,提升整个生态效率。毕竟,在商业世界里,更名易,换命难,阿里仍需让饿了么再搏一次。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造壳不装芯只攒局?京东造车是... 京东联合多方推出“国民好车”,产品、服务还有什么争议?京东造车了!从10月份开始,这个传言就在车圈蔓...
中消报原社长李学寅:报社无钱买... 11月3日,《中国消费者报》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创刊40周年座谈会。会上,中国消费者报社原社长、总编辑...
旭辉控股启动组织架构调整:撤销...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记者徐倩)近日,旭辉控股启动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旭辉控股...
培育钻石强势爆发,四方达20c... 11月1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跌0.38%,深证成指跌0.52%,创业板...
赛力斯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张兴... 11月5日,赛力斯(股票代码:9927.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两地上...
A股午评:创业板指跌0.74%...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创业板指一度跌超1%。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跌0....
法巴银行据悉裁减10%中国投行... 11月13日消息,相关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法国巴黎银行针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开展了两年前扩张以来的首轮...
大家保险集团或将易主,吉昱华接... 文|辛苔 编辑/陈小泉来源/燕梳师院这家注入安邦保险血液的新生险企,如今过得怎么样?自2019年成立...
688585,尾盘狂拉! 68... 11月11日,临近尾盘,上纬新材股价直线拉升,截至午间收盘,涨幅超4%,此前该股一度跌超4%。 消...
独家|上纬新材将联合智元开展机... 《科创板日报》11日讯,《科创板日报》独家获悉,上纬新材将联合智元开展机器人业务。目前,名称为“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