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Robotaxi第一股文远知行敲钟,自动驾驶迎来规模化商业拐点 robotaxi概念股中科创达 robotaxi港股上市
创始人
2025-11-07 20:50:55
0

2017年,当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科学家韩旭决定离开巨头怀抱,投身自动驾驶创业大潮时,他面前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

八年后的2025年11月6日,作为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的韩旭站在港交所大厅,敲响了公司港股上市的钟声。这是文远知行继2024年10月登陆纳斯达克后,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再次登陆资本市场,构建起“美股+港股”双平台运作格局。


(文远知行港交所上市,企业供图)

从八年前的实验室原型,到如今港交所的上市钟声,文远知行走过了自动驾驶行业从狂热到冷静的全周期。当大多数同行在技术长尾挑战和资本寒冬中折戟,它成为极少数穿越周期,成功两地上市、实现从L2到L4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公司。这条路径曾被过度高估,又在泡沫消退后被过度低估。

行业曾一度充满乐观。2017年前后,资本普遍预期全无人驾驶将在三年内普及。但复杂城市场景、极端天气应对和法规限制,让商业化时间表一再推迟。一批曾获巨额融资的明星企业相继退出,行业在2021-2023年间经历了严酷的寒冬。

文远知行能够幸存并上市,关键在于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场景:它是全球唯一在7个国家获得自动驾驶牌照的企业,业务覆盖11国30城;通过WeRide One通用技术平台,实现了Robotaxi、Robobus、无人环卫车等多元产品的协同布局;在中东与Uber共建运营车队,在欧洲成为首个实现L4商业部署的自动驾驶公司。

尽管尚未盈利,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3%,亏损持续收窄,二季度核心Robotaxi业务营收更是较去年同期涨逾8倍。创始人韩旭承诺三年不减持,向市场传递了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在自动驾驶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又逐步回暖的当下,文远知行的港交所之旅,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里程碑,更为中国乃至全球自动驾驶公司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出海样本”:如何在迥异的法规环境与技术路线间,找到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文远知行选择的“美股+港股”双重上市模式,既打通了全球资本通道,也为中概股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创始人兼CEO韩旭致辞)

双重第一股的含金量

11月3日,文远知行港股公开发售正式截止。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公开认购获逾70倍超额认购,国际配售部分亦获多倍覆盖。淡马锡、摩根斯坦利资产管理MSIM等产业投资者、长线基金等专业机构踊跃入场,展现出资本市场对这家自动驾驶先锋的强烈信心。


(文远知行港股敲锣)

在自动驾驶这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赛道,文远知行深谙“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的道理。其创始人兼CEO韩旭曾表示:“我觉得有一些难而正确的、收益很大的事情是要做的。Robotaxi能够产生一定的收入,但是单量还有很长的爬坡期,而像Robosweeper、Robobus等产品,只要你做得好,单量很快会上去。”

这位曾是美国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的创业者,身上始终保持着技术人的务实。他认为,市值之外,更应追求技术的持续精进与社会价值。“有没有一项技术只有在文远知行能做,其他公司没做出来,而且真的能够造福人类——这是更重要的。”韩旭表示。

他口中的“唯一技术”,指向其投入多年的通用自动驾驶平台WeRide One。该平台支持从L2到L4各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实现底层技术模块的跨场景、跨车型复用。

WeRide One的通用性及有效性也在全球市场中了验证:

在法国、瑞士和比利时,文远知行是唯一成功部署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先行者;

在新加坡,公司是唯一一家同时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和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的公司;

在阿联酋、沙特及新加坡等市场,公司至少保持一年半年以上的领先优势,也是迄今唯一一家在中东地区实现Robotaxi公开商业化运营的公司。

这也被韩旭视为是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核心。


WeRide One文远知行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

战略投资者的深度协同,是其另一张牌。

Uber、Grab、德国博世等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为其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与Uber在中东的合作已初见成效,Robotaxi车队规模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已达2024年的3倍;与博世的联合研发更是创下行业纪录——其一段式端到端ADAS解决方案仅用七个月就达成SOP,刷新了自动驾驶技术量产的速度。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募资用途,文远知行展现出清晰的商业化路线图:约40%募资将用于L4级车队规模化商业落地,重点投向中东、欧洲等潜力市场;另外40%将持续投入WeRide One通用技术平台研发,强化跨场景技术复用能力。这一部署直指自动驾驶规模化的核心痛点,通过“技术-规模-成本”的良性循环,加速实现单车盈利突破。

站在“美股+港股”双重上市的新起点,文远知行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技术-规模-成本”的闭环如能打通,将直接推动单车模型实现盈利突破。

从技术Demo到规模商业化,

文远知行如何穿越周期?

在自动驾驶行业,文远知行以其全球化布局脱颖而出。

八年间,文远知行从广州生物岛的技术Demo起步,如今已将自动驾驶车队驶向全球11个国家的30多座城市。这一蜕变在最新财报中得到印证:2025年第二季度,其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暴增836.7%,达到4590万元,占总营收比例跃升至36.1%。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文远知行的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12月以来增长到3倍,服务区域扩展至阿尔雷姆岛、阿尔马里亚岛等核心区域,服务范围覆盖阿布扎比约50%的区域。更高的客单价与运营效率推动单位经济效益提升——其票价约为中国一线城市的4倍,单车日均订单量在12小时内可达18笔,并将很快进入纯无人运营。


(文远知行Robotaxi车队在阿布扎比)

自动驾驶规模化的核心障碍是成本。2025年7月,文远知行与联想车计算联合研发的HPC 3.0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关键突破:搭载两颗英伟达Thor X芯片,算力提升至2000TOPS,通过100%车规级的设计将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低50%,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更是下降84%。

更本质的降本来自技术复用。文远知行自研的WeRide One通用技术平台,用一套核心算法支撑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五大产品线。“我们没有做五套技术,就聚焦一套技术,其实是一鱼五吃。”韩旭如此解释其商业化逻辑。

凭借其技术先进性及通用性,文远知行的全球化布局精准抓住了各新兴市场的机会窗口。在沙特,其“2030愿景”提出将15%的公共交通车辆替换为自动驾驶车辆。文远知行快速切入这一市场:2025年5月进入沙特,仅用不到两个月就落地了该国首个Robotaxi试运营服务;商业化运营服务接踵而至,10月24日,文远知行宣布与Uber在沙特利雅得开放Robotaxi公众运营服务,这是自动驾驶车辆首次在沙特上线Uber App;在利雅得法赫德国王医疗城,无人扫路机Robosweeper S1开启了中东首个自动驾驶环卫商业化项目;

在欧洲,文远知行近期获得比利时首张联邦级自动驾驶牌照,成为在法国、瑞士和比利时唯一成功部署L4解决方案的公司。这些高门槛市场的突破,不仅带来订单,更成就了与Uber、博世等战略投资者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其本地化能力。

文远知行与Uber计划未来5年新增15座国际城市部署Robotaxi,而与博世联合研发的ADAS解决方案,仅用7个月就达成SOP,刷新行业纪录。

充足的现金储备为文远知行提供了战略定力。截至2025年6月30日,文远知行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8.36亿元,定期存款为2.52亿元,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17.35亿元,总计58.23亿元。“我更关心如何把这些技术做得更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韩旭曾表示。

随着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在2030年突破万亿美元,文远知行通过“技术-规模-成本”的循环,正将八年的技术积淀转化为规模经济护城河。对于韩旭和他的团队而言,这场跨越技术、商业与地域的竞赛,才刚刚进入下半场。

万亿市场的关键跃迁

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业化转折的关键节点。

在技术端,车规级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200美元-300美元,整车成本逼近盈亏平衡;在政策端,中国已开放3.2万公里测试道路,北京、上海等地允许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根据灼识咨询披露的数据,2024年全球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而到2030年将达到14,640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8%。到2035年将进一步达到80,970亿美元,2030年至203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1%。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盈利难题仍是悬在自动驾驶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文远知行作为全球L4级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按2024年城市道路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收入计,占据21.8% 的市场份额。

对任何自动驾驶公司而言,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回报都是一条艰难的路。进入高速成长期的文远知行在财务数据上已经可见“曙光”。

财报显示,2025年二季度,随着Robotaxi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公司总收入和毛利水平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二季度,文远知行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Robotaxi业务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毛利同比增长40.6%。

亏损方面,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7.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82亿元,同比收窄超11%。

与全球上市的L4公司相比,文远知行经调整后的净亏损表现相对优异。2021年至2024年,其经调整净亏损累计为21.33亿元,与之对比的是,某全球自动驾驶公司仅2024年一年的亏损就达到了15亿美元。

这意味着,文远知行近三年将超过八成的收入投入了研发。高强度的技术投入是其主动选择的生存方式——在规模化盈利前,必须保持足够长的技术代际差。

这也解释了为何其现金储备至关重要。截至今年6月,文远知行资金储备高达58.232亿元,若以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净亏损5.95亿元估算,这些资金可支撑公司正常运营近10年。

文远知行此时展现的,正是一种结构性的跃迁,这也正是双重上市引发的价值重估。它不再局限于“自动驾驶公司”的旧叙事,而是以通用平台实现技术复用来降本,以全球市场红利来增收。

这种“技术-市场”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了L4 级公司的竞争维度:从比拼 Demo 能力,转向构建可规模化的商业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市场愿意给予这类公司更长期的耐心。当技术代际差能够转化为财务模型的护城河,亏损就不再只是“投入”,而是通往盈利的燃料。文远知行手中10年的现金储备,正是它完成这场跃迁的时间窗口。

自动驾驶行业值得关注的是,谁先跑通“研发投入 - 商业回报 - 再投入”的闭环。文远知行所做的,是在盈利黎明前夕,验证一种可能性:自动驾驶的故事,不止于技术,更在于生意。行业仍在等待第一家真正盈利的L4公司,而文远知行很有可能会又一次突出重围,站到大家面前。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因场外衍生品业务存在问题,财通...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财通证券”,601108)因场外衍生品业务存在问题,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
“芯片搬运工”香农芯创暴涨五倍... 年内股价累计暴涨500%,股价突破180元创历史新高——香农芯创(300475.SZ)以其凌厉涨势成...
聚焦进博|在进博,听他们的中国... 黄浦江畔,潮来潮去,东方之珠,伫立闪耀。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
【经纬晚班车】央行连续12个月... 【晚间热点要闻】财政部:对新增隐性债务行为露头就打、严肃问责财政部网站7日披露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
业绩大涨叠加索赔新进展,一批信... 投资快报记者 黄敏 广州报道近期,ST华通、天沃科技、ST应急等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三季度...
卖POS机的北大学霸,要IPO... 港股IPO江湖从未如此热闹。作者 |笔锋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港股IPO江湖从未...
尴尬的“三年倍增”计划:劲仔食...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仅凭“劲仔小鱼”这...
中小券商加速错位竞争,红塔证券...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编辑|郑琳10月31日,红塔...
研发与销售费用占营收7成,押宝... 11月4日,昆仑万维旗下AI面向短剧创作的视频平台SkyReels焕新上线。在此次上新中,SkyRe...
未来十年,投资看的是企业“韧性... 题图|AI生成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企业的核心关键词唯有“高增长”,它意味着高速扩张、规模效应及资本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