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探:大国粮仓“守门员”的“毫厘之争” 记者实探中国智慧能源大会 记者卧底揭秘嗅探
创始人
2025-11-05 15:11:21
0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11月4日,河南郑州中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的保管员楚亚雷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转身进入模拟气调仓低氧环境,开始检查杀虫效果。他身处第七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现场——这是粮食行业规格最高、水平最顶尖、参与范围最广的赛事。300余名像他一样的粮库保管员和检验员,正在这里展示着与大国粮仓安全密切相关的各项技能。

微量真菌毒素检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操作、传统粮食定等、智能化粮情分析......竞赛内容覆盖了粮库日常工作的核心环节。选手们操作的仪器、分析的数据,正悄然推动我国储粮技术应用从“经验传承”走向“数据驱动”。



保管员楚亚雷参加比赛。

标准升级:从“手感目测”到“数据说话”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的竞赛现场,空气里弥漫着紧张气息。25分钟内,选手必须完成稻谷、小麦的筛选、分样、容重检测等一系列操作,每一步都要精准到秒。

“稻谷出糙率79.1%为一等,77%为二等;小麦容重791克为一等,772克为二等……”中粮大连华正检验有限公司总经理、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操作竞赛项目裁判长丁耀魁穿梭在操作台间,目光锐利。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直接关联国家粮食收购的定等定价。

“过去,不同粮库的检测结果常有差异。”丁耀魁表示,“现在通过竞赛推广统一标准,我们要确保任何地方的检测结果都保持一致。”



所有竞赛项目均为粮库中日常操作用到的技术。

标准化成效显著。统一标准后,粮食收购环节的质量争议大幅减少、交易效率提升,也为粮食大宗交易和期货市场打下基础。

在保管员赛场,一场关于标准化的比拼也在同步进行。“计算机粮情检测与分析”项目不仅要求读懂数据,更要预判趋势。“就像医生看化验单,不能只看数值,还要看趋势。”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储备和服务保障部副部长、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操作竞赛项目裁判长高玉树这样比喻。

作为“老粮食人”,高玉树见证了粮食保管从“凭手感”到“靠数据”的转变。“20年前,老师傅靠手抓、鼻闻判断水分,经验虽宝贵,却难以复制。如今,我们正通过竞赛推动将优秀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程。”

智能革新:从“汗水仓储”到“智慧粮仓”

楚亚雷依然记得第一次接触智能粮情系统时的感受。过去,老师傅们在厚本子上密密麻麻抄写温度数据;如今,保管员轻点鼠标,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分析报告,甚至预测未来趋势。

这一转变在竞赛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的“计算机粮情检测与分析”新增了粮情数据分析环节,选手需根据电脑数据判断粮情趋势、提出措施。

“我们培养的不再是传统保管员,而是懂技术、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高玉树感慨地说。

“生态储粮”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在比赛项目中,楚亚雷印象深刻的是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考核——通过充入氮气使浓度达90%以上,令害虫窒息死亡,比传统磷化氢熏蒸更安全、更环保。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考核。

“绿色储粮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理念的变革。”高玉树表示,随着气调储粮等绿色技术写入竞赛标准,其在行业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实现气调储粮仓容已达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河南郑州中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储备管理部部长张广威深切感受到了智能化带来的变化:“过去保管员要做好‘三防’:防虫、防霉、防鼠,靠的是经验和体力;现在‘防数据异常’,靠的是技术和智慧。”

人才赋能:从“传统工匠”到“产业尖兵”

为备战竞赛,各地开展系统性培训,为产业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本届大赛设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2个职业共7个项目,近5万名行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参与前期选拔,最终34支代表队、354名选手进入全国决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举办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是推进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的重要抓手。本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砺炼精湛技艺,守护大国粮仓”为主题,是办赛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届。



裁判长丁耀魁在竞赛现场。

据楚亚雷介绍,在河南,组织方对预备选手开展高强度集训,特邀全国专家及技术骨干组成教练团队。这些经系统培训的人才回到岗位后,成为产业升级的“火种”。

“我们库的楚亚雷从公司内部竞赛到了省赛,如今又走到了全国赛场。”张广威说,“通过他的经历,我们看到,现代保管员要会操作智能系统、读懂数据分析、掌握绿色技术——这正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人才。”

竞赛也吸引了一批年轻学子投身粮食行业。在学生组比赛中,来自粮食专业院校的学子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为行业注入新血液。

“这些年轻人代表粮食行业的未来。”丁耀魁说,“他们接受新知识快、创新意识强,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质量闭环:从“竞赛赛场”到“产业提升”

技能竞赛的成果,最终要落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竞赛确立的标准,正快速转化为产业提升的新动能。

在检测环节,竞赛对呕吐毒素检测精度的要求,推动了液相色谱等先进设备在粮库的普及。过去只能在专业实验室完成的检测,如今越来越多地在粮库实验室完成操作。

丁耀魁强调:“竞赛项目设置直接对应产业需求,四个检测项目分别对应粮食收购定等、储存品质控制、食品安全监测等关键环节,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楚亚雷在其工作的粮库中检查通风设备。

在保管环节,气调储粮技术的竞赛项目加速了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进程。楚亚雷表示,他回到岗位后,会将竞赛中学到的最新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改进自己负责的库房的气调操作流程。

“竞赛推动的技术进步,最终都要服务于保障粮食安全这一根本目标。”高玉树举例说,通过推广孢子数量检测技术,粮库能提前预知粮食生霉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损失。

“竞赛—产业”的模式正释放巨大效益。近年来,粮食储存损耗率持续下降,质量标准统一度不断提高,粮食产业正朝着更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记者手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守护大国粮仓的关键在于科技与人才的双轮驱动。竞赛中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正是将“十五五”宏伟蓝图转化为基层行动的缩影。通过技能比拼与标准推广,粮食行业正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让“人才兴粮”与“科技兴粮”成为端牢中国饭碗的坚实支撑。

正如一位裁判所言:“我们培养的不再是传统保管员,而是懂技术、会分析的复合型人才。”这句话的背后,是粮食行业从“汗水仓储”向“智慧粮仓”的转型升级,也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以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在基层的具体实践。年轻的学子们投身粮仓守护者的行列、老师傅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一个行业迈出了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坚定步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与东盟已建成16条跨国互联... 记者4日从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获悉,中国与东盟电力联通更加紧密,已建成16条跨...
河南平顶山港今日正式开港 平顶... 11月5日,平顶山港正式开港运营,沙河、沙颍河河南境内261公里的主干航道全线通航,平顶山也成为继周...
津门敬老扬新风 天津敬老文化... 金秋送爽,敬老情浓。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助老文明风尚,10月31日,在天津...
V观财报|华兰股份控股股东华兰... 【V观财报|华兰股份控股股东华兰机电拟增持不超2%】华兰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华兰机电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
V观财报|益诺思股东询价转让初... 【V观财报|益诺思股东询价转让初步定价为35.49元/股】益诺思公告,根据2025年11月5日询价申...
张明:中国外汇宏观审慎政策——... 张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注:本文发...
京东生鲜“1元饺子”开启立冬盛... 古语云,“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对许多人来说,立冬时节,吃上一碗热乎的饺子,是平淡生活中...
电力设备板块大爆发,15股涨停... 11月5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全线收红。板块上,电网设备概念集体异动,灿能电力...
V观财报|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 【V观财报|牧原股份10月销售商品猪收入同比降22.28%】牧原股份公告,2025年10月份,公司销...
V观财报|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 【V观财报|嘉元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嘉元科技公告,公司(乙方)与宁德时代(甲方)于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