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领导不好当,更是复杂。
10月25日,据新华财经报道,张德芹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职务,另作他任。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
这一消息距张德芹10月20日率队调研茅台酒2026年度下沙生产仅隔5天。
穿透君认为,对于张德芹来说,这应该是比较突然的。

这又是一个跨领导来茅台的任命。
近年来,贵州茅台集团频频“换帅”,先后经历了袁仁国、李保芳、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时代。
袁仁国之后,除了张德芹,贵州茅台集团掌门人均并非酒业人士出身。
相比之下,穿透君对张德芹,具有更多好感。
无论是其多年茅台工作经验,还是低调务实的风格,还是顶住白酒深度调整,砍掉茅台冰激凌,推动直销渠道占比提升至45%,废除争议政策如“拆箱令”,修复与经销商关系,都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从业绩上,贵州茅台也稳住了双位数增长,非常不易。
在业内看来,张德芹的务实风格是其鲜明标签。一位习酒经销商评价其“谦虚低调,不标新立异”,而独立评论人肖竹青则认为他“敢做敢当,熟悉茅台发展逻辑”。
一年半的任期显然不足以扭转局面。
在如此短时间里换帅,无非几个原因,第一是不满意,可能是业绩、可能是对省里支持不够、对省里要求没做;第二就是有个人问题。
有些分析认为,张德芹的离任更大可能与业绩压力、战略分歧筹安排有关。
陈华的到来,是否意味着茅台将更深度融入贵州省的经济战略布局?
作为贵州最重要的万亿国资救命稻草,茅台从来不能单独的看,要把其放在整个贵州国资、贵州政府负债来看。
穿透君梳理数据发现,至少近年来,贵州茅台占贵州国资总额的比例是下滑的,与此同时,贵州政府负债还是升高的。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茅台占贵州省国资的比例走势并非线性,而是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驼峰”形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 首次冲高与回落(2015-2018年)
2015-2017年:随着白酒行业从调整中复苏,茅台股价开始第一轮牛市,市值从0.25万亿猛增至0.88万亿,占比从12.8%迅速拉升至37.4%。
2018年:受宏观去杠杆和贸易摩擦影响,A股市场整体大跌,茅台市值回撤至0.64万亿。同时,省级国资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导致占比回落至22.1%。
2. 巅峰时刻(2019-2020年)
茅台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在核心资产抱团和流动性宽松的驱动下,茅台股价一路飙升,市值在2020年末达到惊人的2.51万亿元。
相比之下,省级国资总额的增长相对平稳。此消彼长之下,茅台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在2020年底达到了贵州省全省国资总额的67.8%,堪称“三分天下有其二”,凸显了其在贵州省经济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3. 占比快速回归(2021-2022年)
2021年起:茅台股价进入高位震荡和回调期,市值稳定在2.5万亿左右后开始回落。
关键因素:贵州省国资开启了“狂飙”式增长。随着全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和国资重组,省级国资总额从2020年的3.7万亿迅速膨胀至2022年的5.45万亿。茅台的“存量”与省级国资的“增量”形成巨大反差,导致占比在两年内从68%的高峰迅速回落至40%以下。
4. 占比稳步下行(2023-2024年)
这一趋势得以延续。茅台市值在2.2万亿左右徘徊,而贵州省国资总额在2023年突破6万亿,2024年预计将达到7万亿左右。
因此,茅台占比持续稳步下行,预计至2024年底将降至31.3%左右。这意味着,茅台的体量依然巨大,约占全省国资的三分之一,但其重要性相对于全省整体国有资本的“大盘子”来说,正从2020年的异常高点回归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
贵州茅台绝对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整个观察期内,贵州茅台始终是贵州省国有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比最低时也超过十分之一,最高时接近七成,是贵州省财政和国资体系的“压舱石”和“顶梁柱”。
2020年是一个历史性拐点。
在此之前,占比变化主要由茅台市值的波动主导;在此之后,占比的下降主要得益于贵州省整体国有资本的快速壮大。
预计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例如25%-35%之间)保持稳定。
茅台的业绩和市值增长将是稳定器,而贵州省其他国资的增长速度将是决定占比方向的关键。
国资要用到实处,经济支持、社会发展、民生问题都需要国资。对于贵州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化债。
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贵州省历史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传统支柱产业为“烟、酒、煤、电”,经济增长对上述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依赖程度较高,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贵州省财政实力处全国下游水平,地方财政对中央补助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
为拉动经济增长,贵州省在民生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入力度较大,而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形成了依靠债务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因此积累了较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和城投带息债务。
贵州省债务压力突出,是我国化债最早的省份之一。
在“一揽子化债”政策推出前,贵州省主要通过茅台化债、省属企业增信、贷款展息等多种手段化债,从2023年4月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刊发《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靠自身能力已无化债方法》来看,贵州省当时化债整体成效并不显著。

自“一揽子化债”政策推出后,贵州省纳入12个重点化债省份,化债政策向重点省份倾斜,特殊再融资债券、统借统还、债务置换等化债举措持续落地。
2023年7月以来,安顺市融资平台实现债券统借统还,遵义市融资平台实现非标本金兑付打折;2024年全年,贵州省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达3,888.79亿元,占全国同期发行总额(约1.47万亿元)的26.4%,发行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
整体看,随着“一揽子化债”举措持续落地,贵州省整体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缓释,不过贵州省债务仍然处在较高水平。
2024年末,贵州省政府债务余额1.75万亿元,债务规模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全省政府负债率77.37%,全国排名第2位仅次于青海省,政府债务负担重。
从债务率来看,全省显性债务率及广义债务率在全国均处于偏高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第4位和第11位,过快的债务增长与区域实际财政实力并不匹配。
能看到的现象如此,也不难推测国资需要给贵州扛起多大责任,而作为贵州最重要国资的茅台,更难抽身,茅台的事情,也并不是茅台自己人说了就算,他归国资委管。
上一篇:2家业绩大涨公司,获180多家机构调研! 业绩暴增30倍的上市公司 12家业绩大增公司名单
下一篇:四年内第二位能源局长空降茅台,“能源+白酒”能碰撞出怎样火花? 四年内第二位能源局长空降茅台,“能源 白酒”能碰撞出怎样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