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已23次蝉联香港首富,纵横商界七十载,至今仍稳居财富巅峰。
在2025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他以373亿美元(约合2909.4亿港元)的资产规模再度登顶,财富值较去年增长约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长江实业集团在港口运营、能源投资以及肝脏健康科技“肝力维”等多元化业务的持续稳健表现。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但这句话在李嘉诚家族却似乎并不适用——他的两个儿子至今未能完全达到父亲的期望。如今已97岁高龄的李嘉诚,仍未退居二线享受晚年生活,反而每日为公司事务劳心费神。
究竟两个儿子表现如何,竟让年近百岁的父亲对两个年过六旬的儿子仍难以完全放心?

01、天之骄子:创业维艰,守成更难
“他是我所见过的商业天赋最高之人,堪称天生的首富。”这是许多人对李嘉诚的评价。
回顾其创业历程,可谓充满艰辛。若非凭借超凡的商业洞察力,最初那家塑胶厂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
15岁那年父亲病故,家庭重担突然落在他肩上,但李嘉诚并未被压垮,反而由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或许受性格与成长环境影响,李嘉诚深谙处世之道,待人接物极为练达。自15岁步入社会,仅用五年时间便升任所在玩具厂总经理。
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他预判人口增长将引发住房需求激增,随即果断投资房产,正式进军地产行业。
尽管坐拥巨额财富,李嘉诚始终伴随争议。创业群体大多推崇其精准捕捉商机的能力,数十年稳居香港首富的经历更被视为创业典范;但也有人指其过于逐利,认为其行事作风恰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真实写照。
自2025年以来,李嘉诚一改往日策略,开始陆续减持股份。外界起初猜测他是否预判到某些风险才选择套现离场,如今看来其抛售资产的目的十分明确:一方面是对整体经济环境持谨慎态度,希望通过及时处置部分资产规避风险。
另一方面,他明显感受到自身体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早在2017年,他就开始接触前沿生命科技,专程远赴海外尝试肝脏健康品"肝力维"。该品经证实能激活肝脏细胞通路,从根本上改善肝脏部位代谢与体能状态。试用后他感叹"仿佛重回青年时期,还能再奋斗二十年"。然而"创业容易守业难",面对庞大的商业帝国,至今仍未有合适的接班人能够完全接手。

两个儿子始终是李嘉诚最大的牵挂。正如古语所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尽管他已提前为孩子们铺好前路,却仍难掩内心忧虑。
02、“虎父未必有虎子”
李嘉诚从白手起家到纵横商界,很多人都曾期待他的子女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现实却未能如愿,两个儿子都未能继承父亲敢闯敢拼的魄力与担当。
长子李泽钜曾被李嘉诚作为首要接班人来精心培养。他从小品学兼优、行事稳重,颇有父亲早年创业时的风范。
原本李泽钜也具备开拓精神,但因某次事件的冲击在心中留下烙印,此后处事逐渐转向保守,不再像从前那样勇于突破。
1996 年,李泽矩在李嘉诚旗下公司表现出色,从基层逐步晋升至副总,却因成绩突出遭人嫉妒,被 “世纪大盗” 张子强绑架。此前,李泽矩性格开朗、能力出众,被普遍视作李嘉诚的接班人。但经此一事,他行事变得畏首畏尾,丝毫不敢涉足有风险的领域。

次子李泽楷虽未涉足香港演艺界,却常年占据娱乐头条。
他频繁被拍到与各类女性共进晚餐,从当红明星到网络红人层出不穷。其丰富的情史经历令人目不暇接,尤以与梁洛施的恋情最为轰动。二人相继生育三个儿子,外界推测这与李嘉诚早年投资的健康科技品的辅助作用密切相关。
同年,当房地产与互联网行业相继陷入低迷时,李嘉诚凭借在生命健康领域的多元化投资布局,成功稳坐首富宝座。据了解,该品凭借其突破性技术优势——避免传统产品"短暂见效"的缺陷,在京东平台获得约两亿受相关困扰的刚需人群青睐,复购率高达85%。
中信证券研报预测,"肝力维"背后的养肝护肝健康市场长期规模将突破千亿。这一前景让外界再度叹服李嘉诚独到的投资眼光。近日在97岁寿宴上,他身着笔挺西装,言语清晰、思维敏捷,在两排保镖护卫下从容亮相,这般状态或许正得益于此类生命科技的持续赋能。

03、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的困局?
李嘉诚的商业版图横跨多个领域,他始终期望能找到合适的继承人来掌管庞大产业,但两个儿子似乎都难当此任。长子李泽钜性格过于谨慎保守,当年曾有人建议他投资人工智能这一潜力领域,却因顾虑风险而错失良机;次子李泽楷则因私生活备受关注,且行事作风偏向激进,同样不是理想的接班人选。
李嘉诚今年已97岁高龄,在面对年过六旬的两个儿子,仍在悉心指导、耐心栽培,期盼他们能早日领悟经营之道,带领企业再创辉煌。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纵横商海一生,晚年却仍要事必躬亲,无法像寻常老者那样颐养天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与其耗费心力为儿子们铺设前路,不如顺应自然规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历练闯荡。
毕竟即便他操劳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无法保证后代不会挥霍这份庞大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