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片仔癀公布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实现营收74.4亿元,同比下降11.9%;归母净利润21.3亿元,同比下降20.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下降26.3%;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这也是片仔癀交出的近10年来最差季报。
片仔癀交出近10年最差季报(资料图)
全线业务营收下滑
对于此次业绩下滑,片仔癀表示,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医药制造业销售减少、毛利率下降所致。
除主营业务外,片仔癀的第二增长曲线(化妆品与医药流通)亦表现不佳。在片仔癀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中,片仔癀的三项主营行业营收均有所下降,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营收40.16亿元,同比下降12.93%;医药流通业实现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化妆品业实现营收4.00亿元,同比下降23.82%。
而片仔癀此前布局的心脑血管用药业务,在今年前三季度也出现营收的大幅下降。2020年7月,片仔癀收购黑龙江龙晖药业51%股权,获得安宫牛黄丸产品系列,布局心脑血管用药领域。不过,今年前三季度心脑血管用药的主营收入为9343.57万元,同比下降65.20%。
纵观片仔癀近10年业绩,其在2015至2024年间保持了营收与净利润的持续双增长,净利润增速在2021年达到峰值45%。2023年,片仔癀实现营收100.5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2024年,片仔癀实现营收107.69亿元,同比增长7.06%;实现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6.32%。
不过,从历年三季报看,2015年至2024年,片仔癀的营收均为增长状态,今年三季报却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双下降的局面。此外,今年片仔癀第三季度报告中的营收、净利润也为10年来降幅最大。
依赖单品涨价保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片仔癀由成立于1956年的原漳州制药厂改制而来,并于2003年6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2006年,片仔癀成为经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目前,其主要业务涉及医药制造业、医药流通业及化妆品业等。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片仔癀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从2017年到2021年,公司净利润增速保持在20%-50%的水平,2022年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为1.66%。2023年至2024年,片仔癀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3.15%和6.32%。
具体到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在内的医药行业,近年来营收占比超过了90%。这其中,明星产品片仔癀成为支撑业绩的关键。片仔癀源于明朝末年,拥有近500年传承历史,是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有“护肝神药”之称,其处方和工艺受国家秘密保护,公司拥有片仔癀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成分及功能主治相同。
近年来,片仔癀频频提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个公司的业绩。2023年5月,片仔癀对外宣布,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创下片仔癀价格涨幅之最,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据西南证券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锭剂产品一共提价19次,零售价从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价幅度81.54%。据国盛证券发布的研报,2017年提价后,2018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8.33%,净利润同比增长41.62%。2020年提价后,即使在各项宏观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3.78%,净利润同比增长21.62%,2021年收入同比增长23.20%,净利润同比增长45.46%,呈现加速状态。
然而,过度依赖单品提价的增长模式,其瓶颈在近年来逐渐凸显。2023年至2024年,片仔癀净利润增速整体呈现放缓趋势。2025年前三季度,在核心产品提价空间逐渐收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片仔癀的业绩大幅下滑。
按照片仔癀在财报中的描述,公司已形成健康领域多业态聚集的格局,推动片仔癀化妆品产业再升级,着力打造核心系列品种爆款产品,在化妆品业打造了“片仔癀”及“皇后”等多个品牌,但远未能支撑起公司业绩,2025年前三季度,片仔癀化妆品营利双降,实现营收4亿元,占整个公司同期的营收比重仅为5.39%。
核心产品片仔癀在2023年大幅提价后,是否出现了因价格过高导致的消费需求萎缩?目前安宫牛黄丸系列的市场份额、主要竞争对手表现如何?化妆品“片仔癀”“皇后”等品牌在成分创新、年轻化营销上的投入效果如何?面对医药制造业、流通业、化妆品业全线下滑的局面,公司是否计划对业务架构进行调整?针对上述问题,10月20日,新京报记者向片仔癀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