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0月17日消息 一家头顶光环的具身智能公司突然走到了命运拐点。
近日,关于具身智能创业公司一星机器人(OneStar)解散的传闻逐渐发酵。据第一财经报道,该公司确实处于解散阶段。
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发起创立
刚拿到数亿元融资
一星机器人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吉利集团创始人之子李星星在今年5月发起创立。公司在今年8月宣布完成“亲友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相关产业的过往投资者参与。
李星星 资料图
就在上个月,一星机器人还官宣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银河通用、蓝黛科技等参与投资。
天眼查显示,苏州一星机器人法定代表人为潘运滨。
公司的股东阵容经股权穿透后,显示为李星星、潘运滨、李妮。
除了李星星之外,潘运滨也来自吉利核心圈层,曾担任吉利卫星板块总裁,现任吉利半导体公司CEO,也担任一星机器人的董事长。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知情人士称:“当前一星机器人中有吉利背景的相关人员已经基本撤出。”
目前一星机器人的微信公众号“OneStar一星机器人”已经清空全部消息。此外,当前苏州一星机器人办公室门口堆叠着一些大件未拆封物品,办公室内的工作人员所剩无几。
今年6月,一星机器人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出任公司CTO兼联合创始人。此外,公司还联合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团队,以及国际知名的FastUMI数据采集团队,组建了相当硬核的科研队伍。
目前,丁琰个人小红书账号关于一星机器人的履历介绍清楚注明为:2025.06-2025.10,结束时间与一星机器人被曝解散时间一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丁琰团队的部分人员还在。接近一星机器人的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由于创始团队出现分歧。
吉利“机器人”转型或押注千里科技
7月28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公开表示,吉利有望从一家车企转变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李传海表示,吉利在AI领域布局早、发展快、普及广、转变大,不仅是最快实现传统汽车向具身智能发展的企业,也将全力引导AI成为人类进步的得力工具。
从股东身份、公司班底、资本运作来看,一星机器人正是吉利在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布局。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应用场景的多重优势推动下,一星机器人的发展一度非常迅速。
然而,这一切都在近日戛然而止。或许是因为一星机器人与另一家“吉利系”明星公司千里科技的业务方向有重叠之处。
千里科技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是重庆满江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9.85%。而该企业的合伙人是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认缴出资比例为50.94%。也就是说,吉利集团间接持有千里科技的股份。
不仅如此,目前千里科技最炙手可热的智驾业务实则承载于一家名为“千里智驾”的合资公司中,这家公司正逐渐成为吉利体系内统一且独立的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平台,也被视为“吉利自己的车BU”。
9月28日,千里科技正式发布品牌“AFARI”,董事长印奇与吉利掌门人李书福同台亮相。印奇解释,千里的新定位,正是“AI+车+机器人”。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李书福表示:“我当时在全国寻找聪明人,偶然有一次见到印奇,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希望印奇“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这一使命就是带领千里科技走向无限广阔的明天”。
同样把机器人作为未来重点发展业务的千里科技,已经获得了吉利重金投入、集中资源支持,一星机器人的业务方向,与其产生了重叠。
而李书福这样的表态,或许已经向外界清晰地传递了最终的战略选择。
10月16日,千里科技公告,当天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
有市场分析认为,具身智能前期需要的巨大的投入,为了确保长远的战略统一,集中资源至千里科技,塑造一个强大的AI科技公司,这才是吉利押注的未来。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孙志成 综合第一财经、中国经营报、新京报等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