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鹤翔、唐广华(薛鹤翔系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摘要
10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PPI环比继续持平;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数据点评
核心CPI归1%,物价结构藏内需韧性。CPI呈现“环比微涨、同比收窄、核心回暖”的结构性特征,表面数据平淡下暗藏内需改善信号。环比由平转涨0.1%,主要依托食品(鲜菜、肉蛋等)季节性上涨与工业消费品(金饰品等)拉动。但暑期结束与中秋错月导致出行服务价格下滑,叠加国际油价拖累能源价格,使环比涨幅弱于季节性。同比下降0.3%仍受翘尾因素主导,食品能源价格持续下拉是直接原因,猪肉、鲜菜等供应充足加剧拖累。但核心CPI同比升至1%,连续5个月扩大且近19个月首回该水平,工业消费品与刚性服务价格稳步上涨,印证扩内需政策下消费内生动力正在修复。整体看,短期扰动未掩核心需求韧性,物价向温和回升轨道靠近。
PPI降幅收窄,结构优化显工业韧性。PPI呈现积极态势,工业领域供需改善与结构升级的信号愈发清晰。环比连续两月持平,源于内外因素的动态平衡:国内供需结构优化带动煤炭、黑色金属等传统行业价格连续回升,光伏设备等新动能领域价格由降转涨,而国际油价下行导致石油相关行业价格承压,两者形成对冲。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政策发力与结构转型成为核心驱动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产能治理与竞争秩序优化;同时,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双向发力,飞机制造、电子材料等高端制造领域,以及工艺美术、营养食品等消费升级相关行业价格逆势上涨,印证制造业向高质量转型的韧性。整体看,工业价格正逐步摆脱下行压力,结构优化为经济回升注入实质动能。
后续物价展望。展望后续物价,CPI有望借消费复苏与政策支撑稳步上行。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叠加旅游、住宿等服务消费旺季常态化,服务价格或维持较高水平。PPI方面,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行业竞争秩序,宏观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叠加新兴产业需求释放,将进一步收窄工业品价格降幅;同时,国内调控能有效平抑国际大宗商品波动的影响,助力PPI逐步向合理区间回归,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筑牢价格支撑。
风险提示: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