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家装行业不平凡的一年。
曾被誉为家装行业“黑马”的装修平台住范儿(由4名清华毕业生创立)、知名连锁整装品牌靓家居、曾经颇有热度的好好住,还有贝壳旗下的圣都整装等装修品牌,接连被曝出关店、资金困难等新闻。
家装行业怎么了?
实际上,早在2024年,“家装行业第一股”东易日盛(*ST东易,002713.SZ),就已经掀起了家装行业风波的第一场风雨。2024年,市场上不断出现关于东易日盛多家门店“跑路”的消息,随之,公司债务违约、诉讼等新闻不断浮出水面。
2025年,家装行业的“雷”集体爆发,多家家装企业资金链断裂,并出现了闭店潮现象。
作为中国家装行业第一股,东易日盛的发展历程折射着中国家装行业的缩影,如今其面临的局面,从中也能窥见不少家装品牌的影子。从1997年创立到2014年登陆深交所,这家以整体家装设计为核心的企业曾缔造过行业传奇,但其近年来的连续巨亏与战略转型却使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2024年,东易日盛营业收入同比腰斩,亏损规模扩大至11.71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 157.89%,在资不抵债的边缘,预重整成为这家老牌企业最后的救命稻草。
然而,2024年公司宣布预重整至今,东易日盛仍正等待资金入账、重获新生。
东易日盛如今所面临的局面,离不开房地产下行带来的冲击。而创始人夫妇的婚变,以及公司战略管理上的调整,加剧了东易日盛的“瓦解”。
创始人夫妇婚变下的蝴蝶效应
东易日盛的发展史堪称中国家装行业的缩影。
成立于1997年的东易日盛,在房地产快速崛起的背景下,也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公司业务涵盖整体家装设计、工程施工、主材代理、自产木作产品配套、软装设计及精装后家居产品等完整产业链,形成了独特的家居综合服务能力。东易日盛创立之初,原为一家夫妻店,陈辉与其妻子杨劲,为公司创始人。东易日盛能够从一家夫妻店,发展成为家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就不得不提到这对创始人夫妇。
资料显示,陈辉,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现长安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是个科班出身的设计师;1989-1993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93-1996年在京从事公共建筑装修工程承包。创立东易日盛之前,陈辉一直从事着相关的家装工作。
杨劲,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后又获得北大管理学硕士学位,之后又不断在国内外知名高校不断进修,攻读相关管理学及金融课程,擅长管理。
因此,陈辉负责技术与业务,杨劲负责管理。不过任职上,陈辉任董事长,杨劲任总经理,二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就是在这样的配合之下,二人带领着东易日盛在家装行业中逐步发展起来。2014年,陈辉夫妇带领东易日盛,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国内家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在房地产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下,家装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整个行业沉浸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中。东易日盛的营业收入从2014年的18.80亿元增长至2018年42.03亿元,归母净利润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来看实际盈利能力良好,2018年归母净利润达到2.53亿元。
转折发生在2021年,公司创始人陈辉与妻子杨劲的离婚事件引发管理权重大变更,这场家庭风波意外成为企业发展的分水岭。
2021年9月,陈辉、杨劲宣布离婚。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陈辉和杨劲变为陈辉;杨劲卸任总经理等公司一切职务,陈辉则担任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和业务的拓展。管理层的动荡或许导致战略执行出现偏差,而此时外部市场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下行趋势。
实际上,公司经营的隐忧早在2019年就已显现。
拉长时间维度维度来看,2014年上市后,东易日盛开始了激进的扩张策略。2015年至2018年,东易日盛相继收购了山西东易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集艾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长春东易富盛德装饰有限公司、北京欣邑东方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同时还买下了电子城IT产业园C区B座办公楼。持续收购让东易日盛的业绩和现金流出现下滑,2019年,东易日盛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2.49亿元。
尽管2020–2021年短暂回暖,但2021年公司创始人夫妇离婚后,公司治理层面出现动荡,随后经营急转直下。2022年起,东易日盛陷入连续亏损,2022年、2023年分别净亏损7.44亿元和2.08亿元,到2024年亏损急剧扩大至11.71亿元,营收同比腰斩,仅实现12.96亿元。(图表1)
由于家装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特征,与房地产市场高度关联,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家装需求造成显著冲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东易日盛内部治理失衡与战略决策失误,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未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反而维持高成本扩张模式,最终在市场寒冬中遭遇重创。
预重整下的不确定性
2024年以来,东易日盛出现了闭店潮。公司解释称,门店的关闭系为适应市场变化、优化内部经营结构,因此出现了有序整合、关停了部分门店,如将小面积店面陆续整合到同城大店、关停部分低效店面。但因前述战略性关闭店面引发负面舆情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公司大规模被动闭店。市场上,也出现了东易日盛“跑路”,债务违约等消息。
严峻的财务压力下,东易日盛于2024年10月进入预重整程序,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启动,并指定临时管理人开展债权申报与投资人招募工作。
2025年3月19日,公司与中选产业投资人北京华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重整投资协议》,4月17日,公司披露《关于与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暨预重整进展的公告》,经产业投资人与意向财务投资人磋商,确定12家财务投资人并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然而,到了8月,公司预重整计划出现变动。8月15日,公司公告显示,部分财务投资人发生变更,四名自然人投资者退出,由原有机构投资人承接份额,重整投资协议也相应做出调整,总投资额约8亿元,每股定价3元。
尽管重整计划正在推进,东易日盛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易日盛作为被告形成的重大未决诉讼标的金额为9858.76万元。
除此之外,东易日盛的财务状况堪忧。2025年上半年,东易日盛营业收入为3.60亿元,净亏损0.51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为3.2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仅为509.31万元,应收账款高达1.96亿元,流动性资产合计为6.94亿元。流动负债方面,短期借款为9891.42万元,应付账款为7.13亿元,合同负债为7.11亿元,远高于公司目前账上仅存的现金,流动负债合计高达23.42亿元。其中,东易日盛净资产为-11.59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70.34%,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目前,公司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重整失败或未能按时执行,公司可能面临破产清算和终止上市的风险。
定制家居入局,家装行业加速洗牌
东易日盛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家装行业深度调整的集中体现。2025年以来,家装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暴雷事件频发。贝壳旗下的圣都整装、住范儿、好好住、靓家居等知名企业相继陷入经营困境,被曝出大面积停工、拖欠员工工资与供应商货款等问题,行业信任危机加剧。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需求萎缩的背景下,资金链率先断裂,导致诱发一系列问题。
与此同时,行业头部企业呈现战略分化态势。近年来,伴随着定制家居行业竞争的激烈,欧派家居、尚品宅配、索菲亚、志邦家居等定制家居头部企业,纷纷加大整装业务投入,试图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竞争力。
然而,在家装行业的深度调整下,定制家居企业的整装模式的推进也并不顺利。以尚品宅配为例,2017年,尚品宅配就已经开始布局整装业务。虽然定制家居企业集体涌入整装大家居,但是不同企业的合作模式又不尽相同。
尚品宅配整装业务可以分为两部分:HOMKOO整装云和自营整装,其中,HOMKOO整装云平台可以提供整装销售设计、虚拟装修、施工调度和供应链管理在内的服务,可为中小企业赋能。从某种程度来看,尚品宅配在科技赋能家居方面,十分出色,也具有前瞻性。但是,模式虽好,能否在产品交付、质量保障以及服务等各方面,让消费者满意从而提升业绩,才是最终归宿。
圣诞鸟整装则是尚品宅配的自营整装平台,它从设计、硬装、定制家具、软装乃至于施工交付均由公司负责。当然,公司允许本地的装修公司进行加盟。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尚品宅配或将遇到与直营渠道一样的问题。类似“重资产模式”的自营整装业务,经营成本、专业性等问题,将会受到严峻考验。在拓展整装业务的前几年,尚品宅配整装业务表现良好,例如2018年整装业务同比暴涨8401.91%。但近两年,2023年-2024年,公司整装业务收入分别3.38亿元、2.63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6.28%、22.17%。
如今,在家装市场中,头部企业面临信任危机,定制家居企业的入局,他们凭借着定制业务的支撑以及资金上的支撑,能否改变行业发展现状,带来新的变化?这仍是未知数。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如图表2所示,近两年家装市场规模确实有所下滑。2024年家装市场规模约为3.5万亿元,同比下滑16.8%,主要受新建端下滑以及消费信心下降影响。2024年家装需求中,与存量需求相关的占比高达63%,且从变化趋势来看,家装需求中来自二手房装修的韧性最强。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5月全国十二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2%,二手房表现明显好于新房,随着新房销售的触底,新建B端对需求的拖累将会逐渐减弱,而存量需求的拉动效应将更明显,二手房成交带来大量重装需求,在家装补贴等消费政策刺激下有望迎来加快释放。
基于不少家装企业不断出现闭店的新闻,唱衰家装行业的市场论调也不断出现,但这并非行业整体衰退的证明,而是市场对早期粗放扩张、同质化竞争、交付能力薄弱等问题的“洗牌筛选”。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二手房、存量房的装修需求,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企业应该聚焦存量房装修核心痛点,如老房整体翻新、局部功能升级、适老化改造、存量精装房二次优化等。在家装行业深度转型期,企业应该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优化供应链、压缩中间成本、提升交付效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东易日盛而言,面对当前困境,重整成为了它的救命稻草。然而,从2024年预重整至今,东易日盛仍未正式迎来新的突围。伴随着行业的加速洗牌,东易日盛不断出现闭店、欠薪、债务违约等负面信息,在定制家居以及家装同行等企业对家装市场份额的蚕食下,东易日盛未来还能否重获市场信任?
留给东易日盛的时间,不多了。